EN
海闻教授为“胡适图书馆”题写匾额

2025-11-14 15:15:56 来源:上庄学堂;编辑:木南


11月3日上午,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的“胡适图书馆”正式揭牌。这座由上庄胡氏宗祠和上庄小学旧址改建而来的文化场所,是集 “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主题图书馆、徽商研究研学基地、北大校友精神家园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教授应邀为图书馆题写匾额,并在揭牌仪式上发表了题为《纪念先生风范 传承北大精神》的致辞。以下为致辞全文。

揭牌仪式现场


纪念先生风范 传承北大精神

——在“胡适图书馆”揭牌仪式上的致辞

海闻

2025年11月3日

非常高兴和荣幸来参加“胡适图书馆”的揭牌仪式,衷心祝贺“胡适图书馆”的建立。

胡适先生是北京大学最著名校长之一。他当校长时继续强调学术自由和科学精神,推动了北大的哲学、文学、考古等人文社科的发展和研究所的规范建设,启动了北大博物馆的筹建,也参与了《大学组织法》等规章制度的制定。北大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自由民主、开放包容之文化与传统的建立,主要靠蔡元培、蒋梦麟、胡适、马寅初等几位校长几十年的持续努力,其中胡适校长功不可没。

胡适先生去台湾后仍然对北大怀有深厚感情。1957年6月4日,他在纽约立下遗嘱,将其留存于中国大陆的102箱藏书信件全部捐赠给北京大学图书馆。今天,我们作为北大学子,在他的家乡为他建立一个图书馆,既是对老校长的纪念,也是对他在北大贡献的缅怀。

胡适先生不仅仅是北大曾经的校长,更重要的,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和核心领导人。众所周知,20世纪初,他与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知识分子发起了思想解放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礼教,推崇白话文和新文学。他虽然没有亲自参加五四运动,但事后积极营救陈独秀,声援学生运动,为中华民族的变革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胡适先生也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之一。他有大量的文学、诗歌、翻译、戏剧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兰花草》作为享誉台湾的校园歌曲,也传唱到了大陆的校园。这首歌曲以其轻快的节奏和朗朗上口的歌词赢得了青年的喜爱。由于当时报刊和歌集在刊登《兰花草》的词曲作者时都署名为“佚名”,因此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词作者是胡适先生。我确实没想到,胡适先生这样一位文学大师,竟然会成为现代校园流行歌曲的作词者。昨天晚上的聚会上,安然校友为胡适先生的《秘魔崖月夜》谱曲并演唱,我希望这首歌曲也能流行开来。

胡适先生还是一位成功的外交家。作为抗战时期的中国驻美大使,他在民族危亡之际,在美国做了百余场演讲,努力让美国人民了解中国,争取美国的援助。他极力阻止当时美国企图通过的“中立法案”,反对美日之间的妥协,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在胡适先生的家乡建立“胡适图书馆”,有利于传承近代新文化运动精神,弘扬北大科学与民主传统;有利于推动乡村教育与文旅活动,促进乡村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与海峡两岸的交流。‌

昨天,为了准备这个发言,我专门去网上搜了“胡适图书馆”的信息,居然有不少,北京、上海等地都有。但是,点进去发现这些只是跟胡适先生有关,都称不上“胡适图书馆”。最后还有一条,是“胡适图书馆”的地址,打开一看,原来就是在这里:安徽绩溪上庄村。可见,我们今天揭幕的是目前国内首家也是唯一的“胡适图书馆”。

胡适图书馆之所以能建成并启动,首先要感谢北大校友张永宏。我们曾经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他有北大情怀,做事也非常执着,能够克服困难、锲而不舍地把胡适图书馆建起来。同时,我要感谢地方政府的支持,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胡适图书馆是不可能建成的。昨晚聊天时,我发现这里的政府官员思想非常开放,做事非常踏实,不愧是胡适先生家乡的官员。

我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参加胡适图书馆的揭牌仪式,也特别感谢永宏校友邀请我为“胡适图书馆”题字。这是我的荣幸!对我而言,北京大学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1977年恢复高考,我有幸从一名在黑龙江农村下乡九年的杭州知青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在北大读书的四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北大的历史和前辈们的经历中了解了北大的精神和传统。

北大的精神,概括起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心系家国,肩负社会责任;二是追求卓越,不断改革创新。从即使牺牲也要维护开放、“反对攻杀使臣”的许景澄,到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到以“科学之精神”“社会之自觉”为教育目标的蒋梦麟,到主张“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胡适,再到追求真理、无私无畏、“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的马寅初,这些北大校长们用实际行动在诠释北大精神。

从这意义上讲,胡适图书馆也是传承北大精神的一个场所。除了官方渠道外,也可以通过胡适图书馆这样的民间渠道来传承北大精神。我们希望,更多的学子和民众通过这里来了解胡适,了解北大,了解新文化运动,了解中国近百年来追求自由、民主、和平、发展的历史。

最后,我再次祝贺胡适图书馆揭牌,感谢当地政府、胡氏家族、北大校友的支持!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胡适图书馆办好!

海闻教授题写的“胡适图书馆”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