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北大汇丰2009级校友许银川: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2020-02-14 00:00:00


许银川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009级校友,2017年加入光源资本,负责企业服务和科技行业的财务顾问业务,主导了竹间智能、滴普科技、非码科技等项目的融资。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通讯社对许银川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其求学与工作期间的经历。

“在富有活力与天赋的同学中间发现自己的独特”

被北大汇丰新颖而独特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吸引,一直生活在北方的许银川带着热情和活力来到深圳,攻读北京大学经济学-香港大学金融学双硕士学位。总结在北大汇丰的三年,他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在于分析思考能力和对事情的判断力有了很大提升,并且受老师和同学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思维的活跃度更高了,视野和格局也更开阔了。

聊到在北大汇丰的感受,许银川坦陈来自同伴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尤其在学习和考试方面,同学们都很“拼”。但与此同时,许银川也意识到了自己有着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发现了差异化的存在。

正如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许银川建议认清自身优势,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去找能把这一点发挥到极致的方法,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个过程会是艰难而漫长的,许银川说自己差不多工作了四五年之后,经过了多次尝试,不断深化对自己的认识,才最终确认了FA是自己热爱的方向。

“眼界提供判断,细节决定成败”

在校期间许银川一共经历了三份实习,分别在信托、投行和公募,并因此确定了一级市场卖方的就业方向。毕业之后,许银川首先加入申银万国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参与了多个IPO项目,接着先后在绿领资本和以太资本担任私募融资财务顾问。

谈到实习,许银川认为实习的作用更多在于看看行业中的人在干什么,这个行业现在怎么样了,以及什么样的人更合适。实习经历本身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培养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见解和思维方式。“实习真的不着急”,许银川说在校期间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多上一些课”。

谈及现在的工作,许银川说他每年要看600-700个项目,接触之后不仅要深入了解,还要持续跟踪,而这些项目中最后真正成为客户的只有10个左右。FA需要看过足够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积累大量经验,“只有看到过100分的人,才能知道判断标准”,这是许银川从亲身经历中提炼出的宝贵经验。

光源资本在投资经理和分析师刚进入公司时鼓励跨行业学习,虽然各个行业框架上有所类似,但细节方面会有许多不同。目前许银川专注于企业服务和科技行业。企业服务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互联网公司的崛起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把成熟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带出来,就能服务与改造其他公司。迄今光源资本已经完成超过110笔私募融资交易,累计交易金额超过90亿美元,客户总估值超过650亿美元。

“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东西,和不断成长与创新的人在一起,感觉非常有活力”,许银川最后分享了自己在这份工作中的感受。

“和同学们的联系在,和北大汇丰的联系就不会断”

再次回到学院,许银川的感触很深,最难忘的还有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在许银川的印象里,每到期末,学习扎实的同学会自愿为其他同学补习。正如许银川所说,“建立联系的核心是人”,同学们直到现在仍然会经常交流观点。

许银川还特别提到了一件令人动容的事:一位师弟在毕业两年后不幸离世,数十位同学迅速和这位师弟的父母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微信群里每天都有人问候“早安”、“晚安”,大家在生活中有想要分享的也都会发送到群里,有人来到这位师弟父母的居住地一定会去拜访;直到现在,这个微信群已经保持了两三年的高频互动。许银川说,“我们都变成了他们的孩子”。

采访:陆雨田、刘嘉颖、姚沁雪

文字:姚沁雪,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