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院长做客CCTV,第一时间解读年度经济数据
2016-01-21 10:09:35
2016年1月1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经济数据。经初步核算,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这是自1990年以来中国全年GDP增速首次低于7%。对此,国家统计局负责人称,2015年中国国民经济仍在合理区间运行,6.9%的增长速度符合中高速增长目标。
当天下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做客CCTV-财经频道,就新鲜出炉的统计数据做了解读。此外,他还就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及大家关注的供给侧改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为对话实录:
主持人:海教授您好,欢迎到我们演播室做客。
海闻教授:你好!
主持人:对于我们今天看到的宏观经济数据,GDP增长6.9%,您怎么来解读呢?
海闻教授:这个基本上在大多数人的意料之中,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在第一、第二、第三季度基本上都在下行,但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的下行还比较稳定。在这样一个转型的历史时期,能够保持6.9%的增长速度,实际上还是比较可喜的,就说明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主持人:很多人士也在观察,对2016年整个的经济发展来说,很多人说可能是最近一段时间来说最困难的一年了。那么,我们也确定7%不是我们确定要保的某一个点,其实我们宏观经济发展应当在合理区间中运行,那么我们怎么来解读合理区间?对2016年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您的判断是怎么样的?
海闻:现在很难说。所谓最困难,其实前段时间经常讲,哪一年都在讲是最困难的。我觉得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比较复杂的经济状况下,一方面它有宏观周期,周期到了低谷以后它肯定会复苏;这个复苏不仅仅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还取决于我们的产业转型能否顺利。你看我们现在服务业已经占到50%了,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率超过8.3%。这里面就要取决于,2016年我们的第三产业能不能更快的增长,来拉动和抵消第一、二产业的下行。
另一方面,我们现在困难,我觉得也取决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地区。
主持人:要差异化来解读?
海闻:因为它不是像2009年、1998年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所以大家普遍需要抱团过冬。现在是有些行业非常活跃,增长率超过20%。
主持人:比如说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海闻:对,高新技术产业。这个行业一点看不到困难的状况。但有些行业呢,可能还没度过它最困难的时期。地区也是这样的,比如说深圳或一些沿海地区发展比较快。
所以我就说,简单来讲,是不是很困难呢。如果说是最困难,反倒好了,说明我们要开始复苏了。但是这个我觉得还是要看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
主持人:中国经济非常复杂,体量也很庞大,她所遇到的内部经济结构与外部经济环境都非常复杂,需要我们来仔细分析、仔细去甄别。刚才您也提到了,我们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非常的快,第一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要稍微慢一些。过去一段时间,我知道主要是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进出口。那么现在来看,在面对复杂的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环境的时候,中央也提出供给侧改革。那您觉得,2016年供给侧改革应该率先在哪些领域开始?难点在什么地方?
海闻:供给侧呢,主要还是要提高供给能力。我们刚才讲需求方面,投资、消费、出口仍然需要一些政策来保障,比如说降低利率,增加投资、出口、消费。所以,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求就不管了。
供给方面现在的确是一个复杂的方面,因为我们一些行业是供大于求,对于这部分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是兼并重组,要关闭僵尸企业。还有一些行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它就要被淘汰。所以这些产业呢,我们需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这是三个“去”。还有一部分行业,我们称之为供不应求的,包括高科技行业、现代服务业。这些行业我们现在是供不应求,老百姓需要花钱,但是发展不够快。那么在这个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呢,是要加快改革和发展。
主持人:增加供给,满足人们的需求。
海闻:一个是要降低成本,包括政府要减税,现在提出来要把营业税改成增值税,还有一系列降低企业成本(的政策)。还有呢,就是要补住它的短板,有些高科技、服务业,我们要开放,当然不是那么容易的。有几个困难,第一,理念上,哪些行业很重要;我们不能认为只有生产物质的部门很重要,服务业不重要。另外一部分,医疗、教育等,能不能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这个也是理念问题。还有个制度问题,我们能不能在制度上深入改革,利用民营企业的力量来发展这些行业,这也是难点。还有,就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