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汇丰师生参加第二十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
2023-12-07 16:31:22
2023年12月1日至3日,第二十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王鹏飞教授率团参加年会并主持“海闻讲座”,7位师生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海闻讲座”
王鹏飞
“海闻讲座”是中国经济学年会为感谢创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教授的卓越贡献而设立的年度重磅学术活动。今年“海闻讲座”的演讲嘉宾为达特茅斯学院文理科学罗斯家族杰出教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研究合作者、计量经济学会会员罗伯特·思泰格尔(Robert W. Staiger)教授,他以“迎接21世纪的全球化挑战”为主题展开讲座,聚焦21世纪一系列新的全球化挑战。王鹏飞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北大汇丰专场一
陈映辉
第一位汇报人是北京师范大学湾区国际商学院陈映辉副教授,他分享了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任颋副教授的合作论文Depoliticization and Corporate Risk-Taking。该研究基于中组部18号文限制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任职(兼职)这一政策背景,利用独立董事离职潮的冲击识别了政治联系对企业风险决策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离职潮使得样本企业平均减少17%的风险活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说明这一结论是可靠的。银行信贷资源和政府直接支持是可能的两大影响途径:对银行信贷和政府政策依赖度更高的企业风险活动减少得更多。此外,位于法治水平更弱、“关系文化”更突出省份的企业和过度投资的企业对这一冲击的反应也更强烈。报告人与参会者就行业固定效应、样本企业特征、影响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蔺天野
第二位报告人为2020级博士研究生蔺天野,他报告的文章为Interest Rate Auction, Bank Heterogeneity and Loan Prime Rate Pricing in China。2019年8月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宣布LPR由18家商业银行报价计算得出。但是,现有文献仍缺少对这一定价机制的研究。文章试图证实该机制的存在性,并探讨LPR与银行基本面之间的关系。文章基于全球博弈(global game)框架构建银行提供报价生成LPR的理论模型,并基于同业市场的银行高频融资成本数据检验理论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报价这一渠道,报价银行的基本面信息能直接反映在LPR中。对于与报价银行更相似非报价银行,它的基本面信息也能够更大程度间接反映在LPR中。此外,报价银行与非报价银行间存在异质性:在平均水平上,LPR仍然主要反映报价银行的基本面信息。
朱柏如
第三位报告人是2020级博士研究生朱柏如,他报告的文章为Managerial Myopia and Corporate Cash Holdings: Evidence from China,研究了管理者短视主义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文章建立了一个包含有管理者短视因素的现金持有决定模型,并使用通过文本分析构建的短视主义指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证明了管理者短视主义会通过谨慎性动机的渠道,对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使用CEO更换和ESG评级冲击等外生事件来缓解内生性的影响,并通过更换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定义,使用滞后一期自变量等方式,保证了结果的稳健性。最后,企业的产权性质和机构持股比例在管理者短视影响现金持有的过程中存在异质性作用。
黄錞子
第四位报告人是2019级博士研究生黄錞子,报告的文章为Public Data Sharing and Credit Market Competition。基于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背景,作者在一个具有异质性贷款人和借款人的模型框架下讨论了公共数据开放对信贷市场产生的影响。一方面,公共数据通过提供信息增强了贷款人对借款人信用质量的识别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贷款人数据分析能力的异质性,公共数据开放改变了贷款人的相对竞争优势和信贷市场竞争程度。公共数据开放对贷款人决策和借款人剩余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数值例子显示,大多数情况下,公共数据开放降低了不良贷款率,提升了信贷市场效率。报告人与参会者就公共数据特点、异质性边际影响、企业生产活动所受影响、政策启示等方面展开了丰富讨论。
北大汇丰专场二
王晴
第一位报告人是中山大学王晴副教授,她汇报了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任颋副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Digital Occupation and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Labor Market’s Structural Change。2022年我国职业《大典》首次增加“数字职业”标识,论文指出了这些数字职业应该符合哪些特征,同时使用某大型招聘网站2020至2022年的数据,对疫情后劳动力市场转向数字职业的结构化转型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趋势明显。从劳动力需求角度看,数字化职位空缺比例上升,数字化劳动力供应缺口不断扩大,论文还揭示了劳动力市场的数字化水平在地区以及行业层面的差异。从劳动力供给角度看,数字化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在选择工作时有着更强的竞争力,同时也能获得企业提供的更高的工资,与其他职业劳动力的工资差异不断扩大。
冯筱箬
第二位报告人是2021级经济学硕士生冯筱箬,她汇报了合作论文Residential Segregation in Chinese Cities。论文基于百度地图的数据,首次量化了中国城市居住隔离的程度及特征,并探究了可能的影响因素。作者发现,不论是根据受教育程度还是收入水平来划分,中国城市的居住隔离程度相对而言并不高。同时,对比不同衡量维度的居住隔离指数,发现教育隔离程度平均上高于收入隔离;当关注市辖区或都市圈定义下的城市范围时,收入隔离的程度明显提高。从影响因素看,城市层面的特征如人口规模、流动人口占比、高受教育人口占比、城市路网总长和道路网格性等都和该城市的居住隔离程度显著相关。
何贺敏
第三位报告人是2018级博士研究生何贺敏,合作论文题目为Hospital Run under Imperfect Information。该文研究了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出现的一种被称为 "跑医院 "的现象。在这一事件中,不确定病情的感冒和流感患者大量涌入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导致医疗资源严重紧张。该研究引入了一个静态模型来研究这一现象,重点关注跑医院现象的严重程度、相关福利损失以及影响因素。该模型概括了有症状的病人所面临的困境,即不确定自己是患了流感还是新冠:去医院可以获得诊断治疗的同时,也伴随着经济成本和潜在的感染风险。该模型确定了“跑医院”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新冠严重程度、治疗能力、新冠与流感发病率的比率、疾病症状概况和医疗费用。值得注意的是,医疗资源的可用性会影响“跑医院”的发生。“跑医院”事件造成的福利损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患者无法准确诊断病情造成的信息损失和不堪重负的医院资源稀缺。本研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阐明了每个因素是如何造成这些损失的。
张嘉宇
第四位报告人是2023级博士生张嘉宇,报告的合作论文为Labor Market Shocks, Work from Home, and College Major Choice: Evidence from COVID-19 Pandemic。疫情的爆发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为阻止疫情蔓延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大大改变了人们工作的方式和地点。文章探究了疫情导致劳动力市场转向远程工作的趋势如何影响学生对大学专业的偏好和选择。通过使用中国各高校专业招生分数以及某高校学生录取分数两个层面的数据,文章发现,在疫情爆发后,与能够在家工作的职业相关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显著增加,两个层面的数据展现出相同的结果。并且即使在疫情结束后,这种影响依然持续,这表明更加有能力的学生更有可能选择这些与在家工作的职业相关的专业。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对那些可能面临工作机会更少、就业市场更狭窄的学生来说更强。这种影响在男性之间更加明显,表明男性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更加敏感,可能有助于解释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
陈紫颖
第五位汇报人是2020级博士研究生陈紫颖,她报告的合作论文题目为Pollution Abatement Investment and Asset Pricing。研究表明,高污染公司相对于低污染公司有较高的平均报酬率,这一溢价可以使用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解释。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污染溢价的新解释:溢价部分是由于公司减排投资所引致的信息冲击产生的,并探讨了这种效应是由投资者的行为变化所驱动的可能性。文章结果表明,污染溢价只存在于高减排投资的公司,不存在于低减排投资的公司。投资者对高污染企业折价,在新的信息冲击后,投资者由于前期对公司减排投资信号的反应不足而产生的行为变化,是产生该研究结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污染溢价的计算中应该对外生冲击予以考虑。此外,文章还探究了融资约束与公司减排投资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引入融资约束的外生冲击,文章证实了融资约束的放松能够提高公司的减排投资。
贾盾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贾盾助理教授主持了分会场,并对学生汇报做出详细点评,提出修改建议。
本届年会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承办,共设有76个分会场,以及院长(主任)联席会议、理事单位会议、图书展、学术期刊论坛等活动。北大汇丰曾于2007年、2014年和2020年三次承办中国经济学年会,并连续多年在年会设立专场,为中国经济学教学与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北大汇丰师生的贡献。
来源:公关媒体办公室
编辑:子菁、木南、小半
图片:子菁、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