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游学Day6&7 | 走出牛津,体验英伦

  在经历了精彩纷呈的一周课程内容学习之后,北京大学财经传媒英国工作坊的同学们利用了周末的时间,走出牛津小城,在周边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短途旅行。同学们分别在布伦海姆宫(丘吉尔庄园)、温莎城堡、伦敦以及巴斯等地进行了游览,感受了纯正的英伦风情。

  下面附上我们游览的部分景点以及美图~

  一、布伦海姆宫(丘吉尔庄园)

  布伦海姆宫是英国唯一的一座既非王室所有、也非宗教建筑,却被称为Palace(宫殿)的建筑。这座乡间宅邸属于马尔伯勒公爵(丘吉尔家族的封号)所有,是全英国占地面积最大、也是最豪华的私家庄园。布伦海姆宫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布伦海姆宫始建于1705年,当时的安妮女王为了表彰约翰·丘吉尔(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祖先)击败法国军队的赫赫战绩,将牛津郡附近数百公顷的皇家猎场赐予了这位公爵。数百年过去了,这个庄园仍然属于丘吉尔家族所有,目前有一部分对外开放。庄园工程浩大,总共花了17年才全部竣工。

  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于1874年诞生于此,死后葬于附近的布雷顿教堂。目前丘吉尔庄园内有专门的房间展览跟丘吉尔相关的物件。丘吉尔是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二战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

  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议院会议,发表了著名的讲话:“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下议院最终以381票对0票的绝对优势表明了对丘吉尔政府的支持。由于丘吉尔的坚定信念,在得知法国将要投降和美国不介入二战的表态后,仍然顽强地坚持战斗,使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终赢得胜利,维护了日不落帝国的荣誉。
  丘吉尔的伟大还在于:当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领导英国人民顽强战斗取得二战胜利后,立刻在1945年的大选中被人们抛弃了。此时,斯大林十分得意地对他说:“丘吉尔,你打赢了仗,人民却罢免了你。看看我,谁敢罢免我”。对此,丘吉尔不以为然地回应:“我打仗就是保卫让人民有罢免我的权力”。

  二、温莎城堡

  温莎城堡位于英国东南部区域伯克郡温莎-梅登黑德皇家自治市镇温莎,目前是英国王室的家族城堡,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

  与伦敦的白金汉宫、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宫一样,温莎城堡是英国国君主要的行政官邸。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很多周末仍在这里度过,远远的可以看到城堡圆塔上的米字旗,便知道女王在不在城堡内居住,如圆塔上插的是女王旗,说明女王正在城堡内居住。许多皇家重要活动也在这里举行。

  古堡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面的“上区”为王室私宅,包括国王和女王的餐厅、画室、舞厅、觐见厅、客厅、滑铁卢厅、圣乔治堂等。这里以收藏皇家名画和珍宝著称。滑铁卢厅是为庆贺滑铁卢战役胜利而建的,在宽敞高大的长方形大厅内,墙壁上挂满在滑铁卢战役中立下战功的英国战将的肖像,屋顶上悬挂着巨大的花形水银吊灯。

  西面的“下区”,是指从泰晤士河登岸进入温莎堡的入口处,这里有座著名的教堂。圣乔治教堂在西区中部,始建于1475年,是一座当时盛行的哥特式垂直建筑,其建筑艺术成就在英国仅次于伦敦市区的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自18世纪以来,英国历代君主死后都埋葬在这里。

  三、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位于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是世界上第一个国立公共博物馆,免费对所有“勤奋与好奇的人”开放。

  大英博物馆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著名的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去世,其遗留下来的个人藏品达71000件,根据他的遗嘱,所有藏品都捐赠给了国家。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馆于蒙塔古大楼成立并对公众开放。此后,全球各地的英国人源源不断地为博物馆贡献珍贵藏品。1840年,由于空间限制,大英博物馆从蒙塔古大楼移至今天的位置,随后又在里面建了圆形阅览室,供公众参观。

  目前,大英博物馆内藏品多达800多万件。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漫漫历史的厚重,体会到多种文化交相辉映的壮美。下面就来看看我们财经传媒英国工作坊的小伙伴们pick了哪些展品吧!

  (一)刘易斯棋子

  想必大家都不会对这些姿态迥异、表情有趣的小棋子感到陌生,坐在王座上惊讶的国王、托着腮忧愁的王后……这些棋子由海象牙和鲸齿雕刻而成,其历史可追溯到1150年,1831年于苏格兰的刘易斯岛被发现。

  (二)巴特农神庙

  作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物,巴特农神庙大理石总是被游客围得满满当当。据说,这些大理石雕刻对英国与希腊的外交关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希腊政府每年都强烈要求博物馆归还它们,但无一例外次次遭受拒绝。

  (三)复活节石像

  进入“生与死”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尊呆萌的Hoa Hakananai石像。围绕着雕像走一圈,可以看到其背后复杂神秘的雕刻,包括三条横纹、两个半人半鸟的形象、一只飞鸟等。

  (四) 埃及木乃伊

  大英博物馆中,人气最旺的展区非埃及馆莫属,而在埃及馆中,最受欢迎的便是木乃伊。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早期埃及人用干燥滚烫的沙土来保存尸体、制作精美的棺木,还能看到丰富多样的陪葬品、猫咪木乃伊等。

  (五)大卫花瓶

  大卫花瓶是世界上现存的最重要的青花瓷器物,出自于江西景德镇。根据其瓶颈上的铭文,可将其历史追溯到元朝。1935年,珀西瓦尔•大卫爵士分别从两个收藏家手中买下它们,令这对花瓶重聚。

  四、格林威治

  周六下午,伦敦观光小分队从市区乘坐游船到达了格林威治。

  格林威治拥有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它以本初子午线和格林威治时间闻名于世。格林威治从15世纪起是王宫所在地,是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等多位君主的出生地。王宫在英国内战中荒废,此后改建为皇家海军海员医院。1873年海军医院院址改为皇家海军学院,并且作为军事学院使用到1998年。

  事实上,格林威治海军学院与我们北大汇丰英国校区也是有不小的渊源。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严复先生以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所在庄园的原主人Lord Randal Thomas Berkeley先生,都是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的毕业生,且在校时间都很相近。在这样的连接指引之下,我们对于面前的海军学院又增添了一分崇敬。

  格林尼治公园之前是狩猎园,是伦敦南东区最大的单一绿地,也是格林威治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站在格林威治天文台之前的小山上,伦敦金融城的风光尽收眼底。

  小分队随后进入格林威治天文台进行参观。这里是国际科学界确定的计算地理经度和世界时区的起点。一条宽10多厘米、长10多米的铜线嵌在大理石中,笔直地在花园的地上延伸着,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线”。

  格林威治初建之时,目的在于精确地观测月球和恒星,解决在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以为迅速发展的航海事业提供帮助,小分队成员也在里面观察到了大量的仪器以及展示天文知识的展品。

  当然,免不了的就是和本初子午线合照啦!为了和世界知名的本初子午线同框,小分队也是用尽全力了~

  五、泰晤士河

  夜幕降临之时,小分队来到了塔桥附近。伦敦塔桥是一座上开悬索桥,位于英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因在伦敦塔(Tower of London)附近而得名,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也是伦敦的象征。该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

  相信大家都对于这个著名景点有所耳闻吧,下面就跟着小分队的脚步欣赏一下我们在塔桥边观赏到的从昼到夜的美景吧!

  结束了周末的行程,目前小分队已经回到牛津,进行第二周的课程啦~请继续关注我们后续的精彩课程哦~

文字:陈佳鑫 桑隽漾 戴安娜

图片:陈佳鑫 桑隽漾 陈雪 马斯琴 戴安娜

指导老师:孟婧 余树彬

编辑:都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