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讲座

    中国与全球经济第五讲:中国内地、香港及国际金融市场漫谈

    2006-10-11 00:00:00


     
            2006年9月27号下午4点30,南国燕园迎来了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女士和深圳政监局局长张云东先生。史美伦女士和张云东先生与北大师生热烈探讨了中国内地、香港及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是时,秋高气爽,贤主与良宾齐备。在海闻博士的主持之下,两位嘉宾和同学们热烈的互动交流,在轻松的氛围之中,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史美伦女士从美国、英国以及日本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开始,一点点切入中国内地、香港的金融问题。鉴古而知今,它山之石亦可攻玉,结合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创立、发展的历史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史美伦女士非常深刻的点出了中国金融市场的一系列问题。多年参与改革的经验使她的观点非常的有说服力,也更为发人深省。她从上市企业退市难的问题谈到了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主体的错位和不成熟问题。除此之外,史美伦女士还很尖锐的提出了中国内地的金融产品单一的问题。此外,史美伦女士也很乐观的看好中国金融市场的前景。虽然相比于美国、英国、日本的金融市场,中国的金融市场的规模小得可怜,但是中国的金融市场毕竟才发展了十几年。随着市场主体的素质的提高,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中国内地的金融市场会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吸引更多的企业来上市。
            然后,张云东先生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热点的人民币升值问题切入阐述了他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的一些看法。一方面,张先生认为开放金融市场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张先生也强调了开放金融市场的金融安全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张先生以英国的金融开放为例,说明虽然伦敦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的金融市场,这是其开放金融市场的结果。但是,英国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开放其金融市场后10年内,其国内的五大投资银行全军覆没。原因就在于其没有经受过国际金融市场的历练,一下子开放,根本就无法和已经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滚打多年的同行竞争。当时,这些英国本土的投行甚至连最基本的风险控制机制也没有。从英国的问题张先生提到了我们开放金融市场可能遇到的金融安全问题。他认为中国的投行只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发展起来,对国际市场的产品等缺乏经验,内控混乱且规模很小。所以,张先生认为中国应该尽快建立相应的法规,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并首先对内开放。
            接下来,同学问问了很多的问题,有的问题严肃深刻,有的问题轻松诙谐,史女士和张先生都很高兴的和大家探讨了这些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最后海闻博士不得不打断了热烈的探讨。这场极富意义的学术讲座就这样结束了,但是这场讲座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