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教师】新生开学营“诞生记” ——专访活动总指挥丁嘉辉老师

2016-10-27 00:00:00


  为期两天的新生开学营嘉年华,别开生面,独具一格,2016级新生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南燕,并快速融入南燕。开学营嘉年华活动对新生来说是一个“惊喜”,新生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南燕产生了温暖如家的感情。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很多人的协调与配合,辛劳和汗水。

  如今开学营嘉年华活动已圆满结束,但其背后的故事还在继续。今天我们走进了通识教育中心主任丁嘉辉的办公室,深入采访了作为新生开学营总指挥的丁嘉辉主任,探索新生开学营从创意、策划、准备到调动、实施的全过程。

  南新社:以下简称“南”

  丁嘉辉:以下简称“丁”

  南:新生开学营的这个创意是怎样想出的?

  丁:开学营的创意其实是吴云东院长为首的院领导班子和两办、学生工作处及通识教育中心等工作层面同事集体创作的结果。吴云东院长曾经明确地指示:要充分利用开学营的活动的平台,“展现深圳研究生院特色,传递南燕校园文化价值,突显国际化校区建设”。据此,结合传统新生教育的内容和目的及我多年在深圳研究生院从事教学工作对同学们的了解,我将2016级新生开学营的主题定为“不一样的南燕,不一样的精彩”,并将“We Are a Family”作为了英文副标题,中心思想是要让同学们感受到南燕的不同之处,感受到南燕这个大家庭的文化和别样的亲情。而要让新生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温暖”的南燕新环境,“打破”就成为了核心价值:我们要让同学们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打破老生和新生界限,打破是否来自北大本科的界限,打破北大北京和北大深圳的地理界限,为此,我们所有活动都是围绕这点展开,并采用了随机构建训练团队的模式,让同学们在开学营活动中“更多地交朋友,加强沟通,建立友谊”。除此之外,由学生工作处团队设计的各院系的T恤,组合起来代表了“I LOVE PKU”,是开学营的一大亮点,也体现了南燕处处充满的关怀,亲情,亲切!

  此外,我们在方案设计时还突显了“扁平化学生工作及管理”、“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身体素质建设”、“彰显富于活力和国际化的校园文化”、“重视教师、行政人员及学生三位一体的校园和谐关系建设”等南燕特色核心价值的传递。

  南:担任新生开学营的总指挥面临着其他人想象不到的压力,准备阶段您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丁:说实话,此次开学营的活动从开始策划到顺利完成,几乎每一个时间节点都让所有参加策划和组织各位老师和同学感觉到极大的压力。首先,意义重大。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次全院性的活动,我们呈现给同学们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将决定同学们对深圳研究生院的“第一印象”,不容有失;其次,没有先例。第三,风控难度极大。由于涉及近千名新生的大规模户外拓展活动,活动内容还必须具有挑战性并且还要兼顾“促进融合”、“增进价值传递”等要素的考量,科学的组织和高效的风险控制就成为了我们设计整个活动的最大挑战。天气变化情况、气温、医疗、学生身体耐受性、运动强度、训练项目自身安全系数等等要素都要求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科学性,对各种突发情况必须做到应对自如,预案完整。

  南:新生开学营活动项目的设计是出于什么考虑?

  丁:此次开学营的活动由“破冰融合-团队凝练-师生情谊-继往开来-开心嘉年华”五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的目的都不一样而又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主线是按照新生入学时的心理状态变化来构建的:陌生感需要用沟通和了解来融化的;融化引领着新生融入新的小团体中,挑战让友谊沉淀;老师和老生加入战队,带领新生认识南燕的过往,感受南燕的现在,展望南燕的未来;南国沃土孕育无限希望,但北大使命不能忘怀,继往开来,走向未来;最后,全新的南燕人以最活力的方式表达着快乐,憧憬着新的开始。

  南:从创意、策划、准备到调动、实施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丁:整个过程应该说都不容易,真的不容易,特别是我们中心在这个活动前还要准备汇丰商学院七天的封闭式军训工作。人力资源有限是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当然还包括训练条件有限,天气不稳定,保障能力有限等等。

  训练方案确定后,我最终发现硬件和环境方面的不足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解决的,但是人力资源有限则几乎是无法克服的。我们没有足够的带队教官!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曾经计划向解放军征调现役干部来院组织训练;我们跑遍了深圳广州的素质训练基地,面试和挑选教官;我们向广东省警官学院政治部求援,请求他们派出高年级学生参加训练,诸如此类,但最终发现都无法确保我们的训练目标的达成,保证训练的效果。为此,我们最终在汇丰商学院新生军训开始就重点训练了他们的新生班长,并对这些新生班长进行了培训,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协助教官训练的能力,最终得以完成训练!同时,我们大胆地依靠了我们户外教育中心的户外课程骨干,让他们担任志愿者,协助我们完成各项工作。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也证明,经过户外训练的同学们具备了很强的纪律性和组织能力,完全是可以依靠的团队资源,这点让我们深感欣慰和倍感满足。

  南:您认为是哪些关键因素促成了此次活动的圆满落幕?

  丁:在我看来,此次大规模的户外活动能够圆满落幕,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前期院领导班子论证工作做得扎实,中期工作团队执行到位,各部门协同有力,后期组织严密,贯彻方案坚决。因此,开学营活动是全院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深研院师生奉献给16级新生的一份小小的“惊喜”。期间,无论是院领导班子还是工作层面的具体负责同志,都在活动准备阶段多次就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和讨论,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导和组织保障。在项目的准备阶段,我们重点依然是在项目论证上,反复构思和讨论活动立意、组织形式及组织架构等“顶层要素”的构建,同时,我们还花大力气搜集训练场地自然环境变化数据,讨论训练强度、设定的可行性等训练要素方面的问题。我们中心的全体教官先后5次集体到训练场地进行现场讨论,亲身感受现场气温变化,观察周边树荫利用率,并对训练方案做了三次重大修改。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作为训练当日的核心组织力量,包括以通识教育中心李明、覃峨为首的教官团队、以左藤为首的学生工作处嘉年华晚会组织团队,以及以在校老生为核心的学生助教和志愿者团队,他们的艰苦付出最终成就了这次活动的圆满,也让北大2016开学营活动由“不可能的任务”转化成为了新生同学们心目中“不一样的精彩”,因此,掌声更应该属于他们,这是一次完全属于深圳研究生院师生自己的“精彩”!

  南:开学营圆满结束了,您如何评价这次开学营呢?未来还将有什么可以期待的吗?

  丁:当看到航拍的深研院院旗图案放置在由组成的“动力活动圈”中央并结合背景旋律出现在画面中央的时候,我在办公室落泪了!其实结束那一刻虽然因为剪辑短片没有赶上吃饭,但我还是觉得很幸福,因为我到现场时看到同学们很高兴!不过说实在的,这次活动虽然受到了很多老师和领导的好评,但是作为组织者,我认为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总结。总体上,我对这次的活动给分是70分,比及格稍好,而按北大标准则刚及格!

  户外教育是我们通识教育中心的重点发展方向,因为我认为它最能满足我们实现我们“立德树仁,强体健心”的通识教育目标,所以我们今后会加大这方面的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这个学期我们还将组织深港穗澳台五地高校定向越野邀请赛,让定向越野这项深研院的传统项目成为促进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的平台;同时,我们还将组织深圳研究生院航海训练课程,让同学们有机会走向深蓝。我们将对今年的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反思和改进,从而让今后的活动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