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校友】同道相与谋 ——记北京大学创意创业协会及马车轮学生活动中心创始人李冰

2016-10-27 00:00:00


  北京大学创意创业协会(Creativity& Entrepreneurship Association,CEA)成立于2013年10月,这个年轻的学生社团在短短两年内迸发了无限活力:2014年6月被评为北大深研院“新锐社团”,2015年5月参加“鲲鹏汇”首届深港青年创新创业节,获赠“鲲鹏汇青年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牌匾,2015年底荣获北大深研院“十佳社团”称号。CEA专注于创意创业的交流和创业项目的发掘及实践,并且拥有自己的实践平台——马车轮学生活动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CEA独辟蹊径地采用公司制管理学生社团,填补了南燕“创业性社团”的空白点,目前已经开展了创意创业沙龙、大型创业论坛、创业项目的实践以及创业相关知识的讲座培训等活动。

  “Wagon Wheel原是维尔山的一间酒吧,被喻为‘半导体工业’的源泉,当时人们在那里交流,碰撞思想,才促成了硅谷的繁荣发展。”李冰就读于汇丰商学院2012级数量金融班,虽已毕业工作一年,但谈及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创意创业协会和马车轮学生活动中心,却依然如数家珍:“广泛的合作和信息共享,马车轮酒吧的理念与我们创意创业协会以及马车轮学生活动中心的初衷是一致的。”

·创始

  “放弃这个念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办协会虽然艰难,但是却很快乐。”

  南燕新闻社(以下简称):你是什么时候想到创办CEA的?

  李冰(以下简称“李”):最初的想法萌生在研一暑假。当时和几个在创业的师兄闲聊,他们提出如果有个平台能把热爱创业、喜欢创业的人聚在一起就好了,我对这个想法特别认同,因为创业者就应该多交流,思想的碰撞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南:那又是怎样着手实施的呢?

  李:实施则是在研二上学期。因为那个暑假在实习,没来得及做这件事情。进入研二后,便着手向团委申请建立协会。

  南:你是单枪匹马还是有小伙伴一起?

  李:其实成立协会并不复杂,准备好协会章程等材料,有足够的发起人即可。最难的是在创立初期,当时协会的第一批骨干成员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包括设计协会logo、讨论活动方案等等。

  南:201310CEA成立,之后为什么又筹办了马车轮学生活动中心?

  李:马车轮的想法是和CEA同时诞生的,因为创业的协会与其他协会不同,一是CEA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需要有一个平台可以让大家聚集在一起。前期为了找到这样的场地花了很多工夫,先找了深研院团委老师,又找了大学城办公室,最后找到汇丰商学院。特别感谢海闻老师和李志义老师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将学生活动中心交由我们打造。

  南:你在创办CEA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

  李:困难很多,从最初召集会员、举办活动,到筹建马车轮时的寻找场地,再到后续的团队建设。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协会的第一场活动是一个创业沙龙,当时找了三位创业师兄作为嘉宾,然后那场活动只来了一个同学,她也是我们协会的第一个正式会员

  南:这个时候有没有想要放弃?

  李:放弃这个念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办协会虽然艰难,但是却很快乐,我们协会的第一批成员,每个人都很享受这个过程。

  马车轮最初开始运营时,我们大家轮班值守,谁都没有抱怨过。相反,大家互相帮助,谁比较忙就在群里说一声,立刻就有人顶上。我们还经常一起过生日Party,特别开心。我还清楚的记得,马车轮试运营的前一晚,我们准备到晚上11:00,然后大家一起拍照的样子,笑容无比灿烂。

  我回答的是不是太正经了?

  不过这真是心里话,无比怀念那段奋斗的时光。

  南:为什么选择公司制呢?这是一开始就确定的么?

  李:是的,一开始就确定采用公司制。因为创办CEA时就有考虑到需要运营一个平台以支持协会更好发展,那么平台和协会属于两个班子,一套人马,在制度上应该保持一致。而且公司制运作有很多优点,第一是很有效率,我们甚至考虑过分配股权以达到最大化激励;第二是公司制运作才符合我们协会的定位,学以致用,学习在创业公司中是一种怎样的运行机制。

·品牌

  “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协会的每个会员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并且收获自己想要的,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感情。”

  南:你现在毕业了,工作肯定很忙,还在持续关心CEA么?

  李:是的。我一直在协会核心群里,一直持续关注着,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

  南:从创建、发展壮大到现在成为品牌,你觉得CEA最有价值的点在于哪里?

  李:每一个加入CEA的小伙伴都能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现在协会15级和16级加起来大概有45人左右,我相信他们的感觉也是如此。

  南:你自己从创始、见证到现在幕后有什么心路历程的变化?

  李:一路走来,收获很多,感慨也很多。感觉自己很幸运,有一群支持自己的小伙伴;也感觉很艰难,但回头再看感到很值得。总之,非常感谢这一段宝贵的经历。

  南:北大是常为新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在文化很多样的商界军校大汇丰,CEA打响社团品牌有什么秘密武器呢?

  李: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是CEA对人才的定位不同。在很多协会将能力、学识放在首要位置的时候,CEA将性格、人品放在首位。只有一个人有强烈的责任心,有知难而进的勇气,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当协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具备这样素质的时候,就不难明白为什么CEA能够披荆斩棘,获得今天的成功了。

  同样的,这样的素质也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

  南:我们知道CEA自创立之初,就受到了学院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及支持,你认为他们的帮助最使CEA受益匪浅的地方在于?

  李: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学院对我们的信任和社会适宜创新创业的大环境。学院放心放手地让我们自己折腾,让我们每个人都尽情发挥自己的能量,同时给予我们很多支持

  南:这很北大,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一个社团也是如此。CEA发展至今,你最希望的大方向是什么?

  李: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协会的每个会员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并且收获自己想要的,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感情。

  南:感情?有内部解决的嘛?

  李:有啊!很幸福的一对,几个月前还和他们一起聚呢。希望越来越多。

·超我

  “这是一件有趣的事,而且是很有意义的事,值得去尝试。”

  南:最后聊聊师兄自己。你本科就读于哪里?

  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南:为什么本科读了工科专业,然后读研转到了金融专业?

  李:我本科的时候辅修了经济双学位,权衡之后,觉得经济和金融是自己更感兴趣的领域,所以现在在北京的工作也是金融行业

  南:你觉得跨专业困难么?很多同学都是有心没胆,你对此有什么建议么?

  李:跨专业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做好面对全新领域的心理准备,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就没有问题的。很多事情,之所以难,只是因为自己夸大了困难。

  南:CEA在师兄择业是时起到了怎样的帮助?

  李:经验——在学生期间要敢于试错。作为商学院的学生,更容易比较成本收益比。因此大多数同学在做每一件事时都会计算是否划的来,但这样往往让自己失去了尝试的勇气。很多事情是好是坏并不是最初就确定的,可以衡量比较,但不要将成本收益作为唯一的尺度。比如我在最初建立马车轮时,我并不确定这件事对我将有什么收获,甚至这件事情会占用我很多实习与考证的时间。那我还要不要做呢?我当时就想,这是一件有趣的事,而且是很有意义的事,值得去尝试。而且我将这件事情作为检验我实践能力的一次机会,尽全力去做。事后证明,马车轮的确占用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也的确是我宝贵的一生的财富。甚至在我最终求职时,这成为我非常靓丽的经历,帮助我收获了很多offer。学生期间试错成本是最低的,因为不会有太多的代价,可能牺牲了一些游玩聚会的时间,但是却能收获最精彩的体验。

  南:仿照《艺术人生》,最后一个问题是师兄对师弟师妹的一句寄语。

  李:借用海闻老师的一句话,祝愿每一位师弟师妹都能像海老大所说的那样“满不在乎又全力以赴”,达到理想的彼岸。

  (作者:郭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