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铧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发表论文探讨共享经济对传统行业的影响
2019-10-30 00:00:00
各类共享平台正在全球快速扩张,也从多个垂直领域冲击着传统行业。滴滴作为国内共享经济在网约车平台领域的独角兽,将乘客与私家车司机连结在一起,一方面为乘客提供了一种更便捷的用车出行服务,降低了他们买车的需求,另一方面则为车主提供了灵活的工作机会,增加了他们买车的价值,因此网约车对新车购买同时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影响,而当多个平台竞争的时候,这种情况会更复杂。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曾小铧教授在管理类核心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JMIS)就此现象发表论文,题为《共享经济中的平台竞争:网约车服务对新车购买的影响》(Platform Competition in the Sharing Economy: Understanding How Ride-Hailing Services Influence New Car Purchases)。JMIS是《金融时报》评选出的50本商学院顶级期刊之一(简称FT50),论文合作者为南方科技大学的Guo Yue博士和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Li Xiaotong博士。
该论文旨在研究在有不同平台竞争的情况下,网约车平台对传统的汽车销售行业的影响。平台的竞争策略受到双向市场中的网络效应驱动,司机希望平台有更多乘客以提高车的利用率,乘客也希望平台有更多司机以将候车时间减至最少。为吸引更多消费群体,提高市场占有率,各网约车平台不论对乘客和司机都进行了大量补贴,但关键问题是平台应该更侧重补贴市场的哪一方。根据补贴的重点,平台竞争可能会增加新车的购买(如果对司机补贴)或减少新车的购买(如果对乘客补贴)。
论文收集了2013至2015年新车牌照的面板数据,在此期间,两个主要的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和优步)陆续进入中国部分城市。我们的样本包含了100个地级城市,分析比较了平台已进入的城市和尚无网约车平台的城市的销售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网约车平台的进入,相对于对照城市,平台进入的城市的新车销量明显下降。但当有两个平台同时进入时,新车销售的负面影响会被减缓。虽然一种简单解释是第二个平台进入时市场的需求在递减,但我们发现更主要的原因是平台在竞争时努力补贴司机从而有更多的人购买汽车加入平台。为支持这一解释,我们进一步比较了不同的城市,发现竞争更激烈的城市,减缓效应更强,说明该效应确实和平台竞争有关。其次,我们比较了不同的品牌,发现平台竞争其实会增加网约车司机常用的那些品牌的销量,印证了新车购买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司机(而非乘客)。相比之下,豪华汽车品牌的销量基本不受平台竞争的影响。
该研究从一个方面揭示了共享经济对传统行业的影响,对共享平台的竞争策略也有一定的启示。例如,前段时间崛起的房屋长租市场,也存在着大量的市场竞争,以及对租客和房东的补贴,长期来看是否对房屋租赁市场甚至买卖市场存在影响,尤其对经济型住宅与豪宅市场的影响是否存在类似的相关性。研究此类问题有助于政府决策部门在某一共享经济发达的垂直行业中,对整个行业发展做出前期预判,并在有关政策制定中考虑更加全面。
本文作者曾小铧教授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市场营销系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涵盖社交网络、共享经济、用户生成内容、定价和竞争策略。
(撰文:曾小铧 鞠諃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