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戴天宇:新商学的崛起,旧商学的衰落

2021-01-04 00:00:00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 戴天宇

 

  疫情期间,辞旧迎新,万千感慨都化为一句话,也是中国老百姓最具创新气魄也最具创新智慧的一句俗语:“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2020年10月25日,三星电子会长李健熙逝世,这位传奇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反其道而行之,打造了半导体产业的“全价值链”模式,一手缔造了“三星商业帝国”。他留在人间的最强金句,也是三星集团走向辉煌的起点,那就是:“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已经成为常识,无须赘言。问题是怎么变,向前变还是向后变?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肆虐,许多企业家和管理者都翘首以盼,盼望着疫情早点结束,盼望着企业运营早日回到过去的正常状态。然而,逝者如斯夫,一去不复返,过去的美好时光还回得去吗?回不去了!疫情之后,企业外部的商业生态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都再也回不到疫情之前了,当下其实已是未来。

  回不去,就只能向前走,怎么走?与时俱进,当然是思想先行,对思维做清理,给知识做减法,将脑子里那些与新的时代明显不符的管理学理论和知识做个“断舍离”。首当其冲的,便是早已名存实亡、并不“现代”的现代管理学,这个由线性、确定性和可预测性主导的机械思维体系,经过一百多年来慢悠悠的传承与发展,根本无法应对不确定的商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以说,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变化莫测的走势,加速了以现代管理学为代表的旧商学的衰落。

  其次需要清理的,是已经变得老旧的知识,即便是曾经的管理学经典,也要精简。知识越普及,就越不值钱,百度上能查到的管理学知识,网络上兜售的通用型方案,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家喻户晓的知识带来的只会是平凡,路人皆知的知识造就的只能是平庸,企业要想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就必需拥有与众不同的认知和见解,这份与众不同,来自于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发展战略、商业模式、业务流程、管理机制、组织生态等各个方面进行的独到思考和创新设计。

  从自身实际出发,意味着企业向哪变、怎么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需要量体裁衣,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每一个企业都是独特而美丽的,正如每一朵玫瑰都是独特而美丽的。当然,企竞天择,适者生存,充满不确定性的大变局时代,能活下去的企业一定是具有“生态适变性”,即随着商业生态环境变化而快速变形、变异和自我进化的能力。通过科学而精巧的设计,赋予企业这种能力,正是企业设计学的核心目标,商业大变局时代的来临,将加速以企业设计学为代表的新商学的崛起。

  2020年,必将作为里程碑的一年载入商学史册,在疫情催化下,以管理为中心的旧商学开始衰落,以设计为中心的新商学慢慢崛起,新旧商学的迭代进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启动了。世事从来如此,虽然旧的结束总是难舍难离,但新的开始往往不知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