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互联网金融与中国的弯道超车 -----未名湖论坛之“颠覆性创新时代与新金融观”

2014-12-11 10:17:30


       【汇通社讯】金融创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互联网金融的盛宴既为我们带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投资和创新空间,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乃至颠覆也发人深思。在12月6日举行的“颠覆性创新时代与新金融观”的论坛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松禾资本董事长罗飞以及其他北大各级校友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图1海闻院长开幕致辞
        首先,著名经济学家、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为本次论坛开幕致辞。海院长首先回顾了北大深圳金融校友会的渊源,同时也指出了北大在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中取得的卓越贡献。紧接着,海院长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征进行了阐述:一是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三是宏观政策的新常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最后,海院长对深圳金融界的北大校友之间以及和其他地区的金融界校友的交流与合作表达了期待。

图2陈鸿桥先生主题演讲
       接下来,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先生为大家带来了《颠覆性创新与观念变革》精彩的主题演讲。陈鸿桥先生指出,互联网的越来越快速、便捷、简单使得普通大众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城市乡村,无论高知阶层还是草根文盲,都被互联网裹挟其中,都将像喝水、吃饭一样应用互联网,给传统行业造成了猛烈冲击乃至颠覆。陈鸿桥先生认为“颠覆”将贯穿未来十年全球,特别是中国的产业变革。“颠覆”不一定意味着一个行业的彻底摧毁,但会从根本上改变众多行业的现状、体格与基因。陈鸿桥先生分享了推动互联网发展的三条主线:一是人脑运算能力大幅飞跃,二是工具的使用延伸了人体功能,三是大规模的分工协作大幅提高效率。陈鸿桥先生认为应该重新审视传统经济学、管理学、产业学、货币学、会计学的基础框架与定义,如划分不能再用简单的传统的分类标准。互联网制造使大众成为产品的制造者和推动者。并且用破坏性技术理论、创造性毁灭论解释了管理良好的成熟企业失败的原因。陈鸿桥先生还指出了21世纪新型管理模式的三个目标:一是管理者负责的工作越来越少,二是建立起适合人类自身发展规律与本性的公司,三是能建立真正尊重、激发与赞赏人类创造性、想象力、激情与勇气的后现代管理社会。而互联网通过改变游戏规则,成为了颠覆者、主导者甚至重构者。在第三次互联网工业革命下,中国占领最大的互联网生态圈,产业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最有条件、最有优势实现弯道超车,且成为行业的重构者,重构全球商业规则与服务体系。

图3与会嘉宾主题对话
        陈鸿桥先生的演讲结束后,经过短暂的茶歇,大会迎来了“产业金融投资的创新发展”的主题对话。对话嘉宾有广东金融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汪牧青、安信证券副董事长王彦国、华融前海财富,风险总监叶晴、松禾资本董事长罗飞、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席研究员金立扬、长城证券副总裁王天广以及人人聚财CEO许建文。高朋满座,一时英杰!

图4主题对话罗飞讲话
        “松是本,永续长青;禾为用,不断创新”,松禾资本董事长罗飞回顾了过去几十年中国PE的发展,“股权分置改革”对于PE退出机制的完善。其他与会嘉宾也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的看法,指出未来我们应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图5主题对话王彦国讲话
       人人聚财CEO许建文分享了三个通过互联网创业的小故事,对话嘉宾金立扬等进一步指出互联网金融在满足微小企业融资、增加百姓投资渠道、提高社会金融服务水平、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推进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图6全场座无虚席
        总之,颠覆性创新时代下互联网金融既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和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同时也需要一个更为安全的金融环境。
(撰稿人:任鸿启  摄影:李雅莹  编辑:王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