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创客校园系列报道之三】“创业”服务“创业”

2015-07-30 09:26:53


  编者按:为了展示汇丰学子的创客风采,弘扬创新创业的时代精神,学院官网特推出“鲲鹏展翼创客校园”专题报道。相关文章将陆续更新,敬请关注。

 
 “创业”服务“创业”

  在由《互联网周刊》发布的“中国创客TOP1000”中,北大汇丰商学院2013级北大金融学——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双硕士杜雨榜上有名。但是,他却对别人说,自己的创业是个“美丽的误会”。
 
  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的杜雨,当过学生会主席,发表过学术论文,参加过创业比赛,按他的话说:“在武大的生活很丰富多彩。”抱着想换个环境试试的想法,杜雨在众多保送机会中,选择了北大汇丰商学院。“因为在面试中,我就感觉到汇丰最看重的是把我培养成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人。”
 
  从江汉之畔来到南海之滨,杜雨很快感受到了这座特区城市的冲击力。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他发现,深圳很多教育背景很好的年轻人,并没有选择大公司的高薪工作,而是都选择白手起家,自己创业。“这给我很大的震撼。”杜雨回忆道。
 
 
  也是在那时,一位研究可穿戴设备的朋友找到他,希望他能够运用自己的金融学知识把他找到融资的渠道。由于朋友的盛情难却,更因为看重这个产品可以防止老人和儿童走失的社会意义,杜雨决定一试。
 
  从初期的市场调研到最后商业计划书,杜雨全面着手。他将商业计划书投到了GSVC(Global Social Venture Competition)-——一个有风投参加的全球社会性企业大赛,并进入了最后全国决赛。“第一单业务”的成功极大的提高了杜雨在圈内的知名度,一个单接一单的“生意”纷至沓来。
 
  面对汹涌而来的市场需求,杜雨想到了自己的同学,“我相信我能做的,我们汇丰的同学也能做。”于是,2014年3月,杜雨和的同班同学叶梦真在深圳注册了因诺威创业管理咨询公司。这家以帮助创业公司梳理创业计划,推荐融资投资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刚一开业,生意就火爆起来。
 
  现在,公司一共有15名成员,全部为北大汇丰商学院的学生,用业余的时间来做。接到的项目,小的需要一周,大的需要两个月,有时甚至需要同时做5个项目,“我们的人手真是忙不过来呀!”杜雨笑着说。
 
  杜雨的公司管理有序,项目管理部制定了非常细致的流程。项目开始时,公司会把项目的信息发到每个成员,根据大家的背景组建最匹配的项目管理部。每个项目结束后,还会进行回顾总结。
 
 
  在公司的官网和微信平台上,最大的主题就是“创新”,这也是公司名称的来源。“目前国内类似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而且,北京的FA都是从财务顾问的角度进行的,只相当于我们的第二部分,更多的是在融资环节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广州、深圳这方面的服务还不多,市场很大。” 杜雨敏锐的看到了值得创新的“缝隙”。
 
  “但是,目前FA的专业度和用心程度都很欠缺。”杜雨补充道。“这个行业很新,没有一个规范的行业标准。过去一年,这个行业的钱太容易挣了,有很多VC要去投钱,只要有人投钱,就可以获得可观的分成。没有危机意识,之后,屹立不倒的还是专业的公司。”
 
  回顾来路,杜雨总是强调,他的创业故事完全是市场作用下的“水到渠成”。他一直期望能够将公司打造成一个“社团”,除了挣钱之外,更多的帮助学弟学妹认识自己。
 
  本周六,杜雨要去接洽一个有很多风投资源的创业“孵化器”公司。“公司只是个形式,重要的是把我们的思考和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杜雨强调。

  未完待续…… 

​ 
 (撰稿:绳晓春)

  点击查看

  点击进入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新创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