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院长出席2018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并致辞
2018-05-07 09:43:42
时值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2018年5月6日,“2018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

本届论坛主题为“规范发展 合作共赢”,来自海内外学界、政界和金融实务界的一千余名北京大学金融校友和嘉宾齐聚燕园,共议全球和中国金融业的机遇和挑战。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校友会主办,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承办,并获得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纽约、新加坡、多伦多、伦敦等15个城市北大金融校友组织的支持。

海闻教授致辞
论坛伊始,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金融校友联合会会长海闻教授代表论坛的东道主与主办方,对到场的嘉宾表示欢迎。他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党和政府换届以后的开局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中间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纪念年。对于2018年这一关键年,海闻给出了“规范、发展、合作、共赢”四个关键词。前两个词针对国内金融市场,后两个词针对国际金融关系。同时,这四个关键词也作为了今年论坛的主题。他认为,我们应该在关键之年坚定信心;各经济体应以合作的方式继续推动金融改革,提升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和韧性。最后,海教授对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的发展壮大寄予了充分期待,并明确了全体金融北大人努力的方向:在踏上新的征程中,继续积极发挥和利用金融的优势,凝聚校友力量,为母校发展建设提供持续不断的支持。

王宇秘书长主持活动
开幕式和主论坛由北京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金融校友联合会秘书长王宇主持。王宇回顾了四年来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的成立与发展,并对所有在母校120岁生日之时回归聚首的金融北大人表示热烈欢迎。

嘉宾合影
本次论坛包括上午的主论坛和下午的分论坛。在主论坛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兼办公厅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闻发言人、研究员余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教授,第一前海金融董事长、原摩根大通(JP Morgan)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主席龚方雄,前汇丰集团主席范智廉(Douglas Flint,CBE),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经济管理与技术学院教授,全球金融危机监测站主任迪迪埃·索内特(Didier Sornette)等分别就“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技术创新需要有耐心的资本”、“改革开放新时代与国际贸易新格局中的资本市场展望”、“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科技机遇与金融发展”、“经济与金融市场中的不稳定风险及启示”展开了演讲。

余斌主任演讲
在题为“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演讲中,余斌主任结合十九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等对我国当前经济从六方面进行了解读。他认为,我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本质是以从数量扩张为主向以质量提升为主的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在不断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加重视公平,从收入、财富差距扩大转变到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此外,我国要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从全球经济金融的被动接受者到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提高话语权和影响力。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进程中,我们还需要解决实体经济供求失衡、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与其他实体经济失衡等三大失衡;同时,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黄益平教授演讲
黄益平教授在题为“技术创新需要有耐心的资本”的演讲中指出,我国面临新旧经济的博弈、中等收入陷阱等挑战,过去赚快钱、挣暴利的日子已经结束了。中国经济增长何时真正触底反弹,根本上取决于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但是目前金融产能过剩、供需不匹配,资本市场的短期逐利性非常明显,这些已经成为产能升级与新旧动能的转换的阻碍。他指出,我们需要金融创新,需要培养资本的耐性,通过外国直接投资,鼓励更有利于技术进步的投资机制,优化政府、科研与市场之间的分工等更好的支持技术创新。

龚方雄先生演讲
在题为“改革开放新时代与国际贸易新格局中的资本市场展望”的演讲中,龚方雄先生从贸易战、金融开放、有效的资本市场三个层面讲述了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他认为,中美贸易战将极大地影响全球经济的走势,我国在“缺芯少魂”的阶段要以尽量避免贸易战的态度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同时,我国要在金融和资本市场方面,更好的互联互通,打造发展高效的资本市场,成为真正的资本大国。他认为,经济能否转型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接融资,取决于是否存在健康的资本市场——既是一个投资的市场又是一个融资的市场。

范智廉(Douglas Flint,CBE)教授演讲
范智廉(Douglas Flint,CBE)教授在主题为“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科技机遇与金融发展”的演讲中指出,科技在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激烈的竞争、洞察大数据、更好的风险管理、促进金融融合等机会的同时,也造成了网络犯罪、隐私保护、道德风险等多方面的威胁。他认为,更好的利用新技术需要支持性的监管环境、对创新试错的包容,促进专业知识的交流等。

迪迪埃·索内特教授演讲
在题为《经济与金融市场中的不稳定风险及启示》的演讲中,迪迪埃·索内特教授讲授了经济模型中的限制,他认为经济增长是有周期性的,人们往往因为前期的增长,而对未来增长给予过高的预期。他认为过去对劳动边际产出无限增长的理解是错误的,他给出了自己对劳动边际产出的定义,并对管理者提高劳动边际产出提出了建议:包括提高透明度、建立自上而下的激励机制和自我审查的习惯、推进技术研发、对问题进行预处理、分布式检查和模块化运作等。此外,他提出了有益的社会泡沫假设,有益泡沫会使得正面情绪大范围传播,以至于人们减少了对成本的关注,有利于推动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是创新的加速器。
当天下午,“交易与投资”、“上市公司治理与产融结合”、 “新金融发展”、“创新创业投资”等四个分论坛分别举行。 东方证券资管公司前董事长、君和资本创始合伙人王国斌,桥水基金中国区总裁王沿,前东方汇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纪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导何小锋,资本市场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金立扬,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宏,北大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雷鸣,China Ledger总负责人、上交所前总工程师白硕等40位北大校友分别就相关主题进行了演讲和讨论,并同与会嘉宾围绕各分论坛主题展开了圆桌讨论。

交易与投资

上市公司治理与产融结合

新金融发展

创新创业投资
自2014年首届论坛举办以来,每届论坛聚焦经济金融形势和重大发展议题,邀请海内外北大金融校友会代表,以及活跃在各金融行业的千余名北大杰出校友代表参加。作为中国经济金融界颇具影响力的论坛之一,北大全球金融论坛由北京大学校友会、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UFAPKU)共同发起,旨在进一步整合北京大学的金融校友资源,促进行业创新、交流与合作,助力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论坛的发起方和主办方,UFAPKU成立于2014年5月,最初由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纽约六地北京大学金融校友组织联合开展活动,后陆续吸收长沙、南京、成都、西安、新加坡、苏州、多伦多、杭州、伦敦金融校友组织加入。同时,UFAPKU设有创业投资、产业金融、银行保险信托、交易与投资、新金融、投资并购、上市公司七个专业委员会。
目前,UFAPKU已经与全球15个城市的金融校友组织建立指导合作关系,内部设立7个专业委员会和1个金融家协会,对外合作有1支金融校友支持基金和1个“北大金融club”(北京金融客咖啡),拥有“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北大金融校友系列讲座”、“金融下午茶”、“闭门圆桌会”等品牌活动,注册会员超过8,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北大人”最重要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是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在2014年发起的年度金融行业盛会。本次论坛既是一次金融行业盛会,又是全球金融北大人对母校百廿华诞的贺礼,具有特殊的意义。为此,2018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将分两次召开,除本次作为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献礼的上半年场外,下半年在广州还将进行一次全球金融论坛。
媒体合作:新华社、第一财经、腾讯财经、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日报、新京报、和讯网、中国证券报、经济参考报、中国财富网、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新浪财经、搜狐财经、凤凰网、网易财经、北京商报、华夏时报
记者:韩雪、张歌、叶静 摄影:李林、张晓辉、叶静
来源:金融北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