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创新创业沙龙 | 硅谷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商业运营新实践

2018-07-16 19:01:54


  2018年6月27日,由北大汇丰创新创业中心和商业模式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创新创业沙龙第一期《硅谷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商业运营新实践》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337室成功举办。来自多家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的100余位投资人和创业者参加了本次沙龙。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由拥有30余年企业管理和顾问经验、历经多次创业的陈玮教授加入北大汇丰后创立。中心致力于培养世界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建立影响全球的创新创业理论,推动创新创业生态的持续升级。
 
  创新创业中心推出的 “创新创业沙龙”致力于打造一个创业者、投资人、创业学者以及高校学生分享与交流的平台,推动建立深度链接、互利共赢的创业生态社区。这一构想得到了中国商业模式理论创始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DP项目主任、商业模式研究中心主任魏炜教授的大力支持。应魏炜教授邀请,丰元创投(AMINO Capital)合伙人徐霄羽博士、生物科技新兴企业Apostle创始人葛东亮博士来到了北大汇丰,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科技等热门话题,从技术、创业、投资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了深度的分享。
 
 
  魏炜教授首先致词,并为大家介绍沙龙嘉宾徐霄羽博士及其所在机构。丰元创投(AMINO Capital)是2012年在美国硅谷,由大数据专家李强、谷歌中日韩语言搜索专家及《浪潮之巅》作者吴军博士、Facebook高管魏小亮博士等一众华人高管发起创办的创投基金。徐霄羽博士是其管理合伙人,她曾任世界首款智能开锁机器人Candyhouse的CEO等,拥有三项专利,并发表二十余篇专业期刊论文,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如今,她的投资领域包括数据驱动的移动健康大数据、消费电子、无人机、以及商用软件等,目前参与投资的项目超过100多家大数据驱动公司。
 
 
  徐霄羽博士对AI和区块链两大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她的精彩观点包括:
 
  “技术只能产生一些新的功能,功能本身是不值钱的。如果只是技术,把专利授权给别人用就可以了。做公司则需要很强的执行力和运营能力。如果要做平台和生态,则需要更多。
 
  “区块链技术的使命是伟大的,它有可能将互联网升级到3.0。然而区块链技术本身还需要3-5年才能成熟。
 
  “ICO 存在巨大的泡沫,没有任何资产作为支撑,也缺乏实际的应用,99%的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投资虚拟币存在巨大的风险,如果不是符合 VC 有限合伙人级别的合格投资人,不建议参与其中。区块链的先行者也应当做好自我监管,更多地主动与政府合作。”
 
  随后,在魏炜教授主持的互动环节中,来自企鹅星球等企业的听众带来了多个高质量的问题,探讨了区块链存储领域的机会、中国区块链发展的机会,以及AI 数据搜集、分析能力和产业整合等方面的问题。
 
 
  第二位分享嘉宾葛东亮博士身兼多重身份:美国硅谷生物科技新兴企业Apostle/南科征途公司创始人兼 CEO、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 国家专家,曾发表5篇 Nature、1篇 Science 论文,是一位跨越学界和产业界的创新领军人物。
 
  葛博士分享了他对世界的看法、对技术的看法,以及他和他的团队希望扮演怎样的角色。此外,他还非常开放地分享了其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创业历程。他的精彩观点包括:
 
  “精准医疗是放眼全球、联合各国的大健康图景,其中也包括了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精准医疗的关键前提是精准诊断,整个市场容量已经超过了 7千亿美金。
 
  “单纯的大数据库无法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把其中的宝藏挖掘出来,建立一个数据驱动的核心生态。人工智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便是如何把海量数据中的模式有效识别出来。
 
  “海量数据的搜集、交换、交易中,需要有政府、社区等相关方来扮演角色,提供安全性的保障。
 
  “生物科技是全球的发展方向。深圳和旧金山湾区很像,充满了创新的活力。深圳是我们的战场,希望能够在这里打赢全球的战争。汇丰商学院有很多企业家和未来的管理者,能够促进深圳这个奇迹之地诞生更多的奇迹。”
 
  葛博士还特意提到了他在斯坦福大学StartX加速器的美好经历:“StartX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融资支持、斯坦福大学和斯坦福医院系统的资源支持等。但其中更重要的是,StartX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社区,让所有创业者聚集在一起,给大家一些精神上的力量。很多人不一定能够理解创业者的痛苦,而在 StartX,创业者互相分享如何融资、搞定和FDA的关系、和投资人耍小聪明的技巧等等,这个社区给我们创业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促进像硅谷一样健康的创业生态和创业者社区的形成,正是北大汇丰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的使命之一。未来,创新创业中心还将持续推出培训、咨询、私董会、讲座、沙龙、会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创业生态中的各类群体建立更加深度的链接。
 
  (撰稿:黄波铷   摄影:黄波铷、秦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