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 H.Koger教授新书《资产估值原理(中文版)》出版
2018-09-26 11:02:49
我院教学副教授Frank H.Koger新著《资产估值原理(中文版)》日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为图书简介,以及作者所写《前言》及各章节介绍。
内容简介
▪内容涵盖股票估值、债券理论、期权等资产估值原理的核心内容,涉及B-S模型、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等重要理论模型。
▪注重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并包含了详尽的理论阐释、结论分析和相关图表。无论对于有深厚微积分、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的学生,还是数学基础较浅的学生,本书都颇具参考价值。
▪适合作为金融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金融从业人员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以及参加CFA考试的参考书籍。
目录
第1篇 基础知识
第1章 金融学基础知识
第2章 历史收益
第2篇 风险、回报、组合理论和资本市场均衡
第3章 未来(下一期)收益
第4章 寻找最优组合
第5章 资本市场线、市场模型和证券市场线
第6章 套利定价模型
第3篇 股权估值
第7章 财务报表回顾
第8章 财务报表分析与相对估值
第9章 绝对估值:现金流折现法
第10章 盈利乘数模型
第4篇 债券理论
第11章 债券导论
第12章 到期日收敛与马尔基尔结论
第13章 价格—收益率关系的近似计算
第14章 付息日之间的债券定价
第15章 利率与收益率指标
第5篇 期权
第16章 到期日期权的回报与收益
第17章 期权定价:单期二叉树模型
第18章 期权定价:多期模型
第19章 美式期权二叉树定价模型
第20章 期权定价:Black-Scholes模型
作者简介
弗兰克· H. 科格三世(Frank H.Koger,III),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学副教授,拥有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南卡罗来纳大学国际MBA学位及杜兰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投资学。
前 言
Frank H.Koger
我非常高兴能够在这样一个大家普遍感兴趣的领域提供这本教材。我撰写本教材的目的不仅在于为学生传授相关的金融知识,也希望借此提高他们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我还希望能够提升读者对这个学科和领域的热情。本教材不仅与金融领域的工作相关,还与个人的财富管理联系紧密。因此,学生应当有很大的动力与兴趣来学习本书。
本教材将提供一种数学的、严谨的资产估值方法,但并不意味着,本教材会过于技术化,我们并不会为了数学本身而提供数学方法。我们提供数学论证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学会资产估值的技术方法 ,并且能够将其应用于本教材涵盖范围以外的资产。本教材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资产估值理论,很少涉及当下的热点和话题。因此,我希望本教材能够不受时间的影响,保持长时间的有效性。
因为本教材更强调理论,所以对于数值例子的使用会比较审慎。它们将主要被用于向读者阐释相关的直觉推断以及其他教材中没有涵盖的概念。然而,为了满足那些更希望专注于应用的读者的需求,本教材的章后习题将主要提供数例。大量的图表让本教材更具吸引力,我认为它们能够很好地展示直觉和推断。同时,对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自由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取价值及其驱动因素之间的重要关系的能力。
比较静态分析中将用到多变量微积分,因此对于多变量微积分知识的了解对学生大有裨益。同时,对于概率和统计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本教材的理解,而关于随机过程的内容则超出了本教材的范围。
本教材是由我所讲授的“资产估值原理 ”这门课程的讲义衍生而成的。因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金融硕士和数量金融硕士具备较好的学术素养,所以我能够在这门课程中使用比当下大部分教材更高阶的数学处理方法。在这门 36学时的课程中,我讲授了本教材的大部分内容;但实际上,本教材或许应该安排在两学期的课程中讲授。同样 ,因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研究生具备较好的学术素养,而且已经学过诸如金融经济学等先修课程,所以我才能够使用快速的节奏讲授本课程。这门课程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很多先后通过 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的学生认为本门课程对获得 CFA证书很有帮助。
目标读者
本教材适合具备较好数学基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适合那些正在寻找工具和技能以增强应对新挑战的能力的从业者。正如前面所述,相较于许多其他金融教材,本教材会更多地使用严谨的数学方法。具备微积分、概率和统计知识的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结论的推导过程,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受益。然而,即使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弱的读者,本教材对结论的全面阐述和细致讲解以及相关图表的展示对他们仍然有所帮助。
主要特色
资产估值的知识不仅对于想要在金融领域工作的人士至关重要,在个人财富管理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本教材为资产估值及其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 1篇复习金融学的基础知识,例如现金流贴现、现金流的终值和价值可加性;并介绍一些特殊的情况,例如增长型永续年金和增长年金。本篇还展示了衡量资产回报历史表现的常用指标。
第 2篇讨论风险的衡量指标,以及这些指标如何影响投资者可能期望的相应回报。未来的资产收益率通过随机变量来模拟,而投资者的偏好则通过效用函数来模拟。本篇介绍了基于风险资产组合的投资者最优投资边界,以及在引入一个无风险资产之后的资本市场线的识别和确认。本篇还介绍了证券市场线的一种直觉的推导方式,并且引入市场模型。套利定价模型也将在本篇出现,并通过具体的数值示例得到演示。
第 3篇主要聚焦于股权估值。在本篇,我们介绍了财务会计报表和许多用于分析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比率。我们讨论了公司股票的相对估值方法,以及几种基于贴现现金流的绝对估值方法。我们还详细介绍了结合这两种估值方法(基于市盈率的相对估值和基于贴现现金流的绝对估值)的估值模型,即收入乘数模型。
第 4篇主要探究固定收益证券的估值,主要聚焦于固定票息债券。我们把债券的初始定价拆分为不同的价值组成部分,探讨不同的收益度量方法,使用比较静态的方法确定债券的价值驱动因素。基于这些关系的探讨,我们随后介绍了非常有用的、简化的、基于收益率的债券价格的近似计算方法,相比其他教材更详细地讲解付息日之间的债券定价。最后,我们讨论了在给定一组基础利率(例如美国国债利率)时,有用的隐含未来周期利率(例如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的确定。
第 5篇介绍期权。本篇介绍期权、期权组合、包含期权的证券投资组合的到期日回报,以及利用至关重要的无套利原则推导出的买权–卖权等价理论等。本篇还利用二叉树股权定价模型,推导了基于复制组合、基于 delta套期保值和基于风险中性定价理论的期权定价。多期二叉树模型在美式期权和路径依赖期权定价中的灵活性也会得到论证。本篇还展示 Black-Scholes模型的简要推导过程,以及相对应的比较静态分析结果。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编辑: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