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校友圆桌会议在北大汇丰英国校区圆满举办
2019-01-14 07:55:29
2018年12月9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的学生与北京大学两位杰出校友——国家开发银行(CDB)驻伦敦代表处首席代表徐燕女士,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驻欧洲代表处首席代表金梅女士,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圆桌讨论会。
徐燕女士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英国分行的成立历史。英国分行是国开行在西方发达国家设立的第一个官方机构,也是习近平主席英国国事访问的主要成果之一。她的演讲主要探讨了习近平主席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而率先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她特别强调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建设适当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极大改善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同时,其企业和贸易也将得到蓬勃发展,从而带来积极的经济信号。
徐燕女士继续介绍了与中国开发银行建立伙伴关系将如何为如此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持。中国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旨在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措施。有别于普通的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能够在无需顾虑商业风险的情况下执行国家政策。除了管理各种海外投资组合,国家开发银行还充当中国与其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中介。除此之外,国家开发银行还担任着促进国家发展的重任。
随后,中国人民银行的金梅女士发言。她的演讲主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人民币,主要探讨了两大问题:第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重要性和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作用;第二,人民币如何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外汇储备货币,以及人民币将如何继续在世界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金梅女士首先为学生介绍了1945年中国与其他34个国家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历史,阐述了中国在全球金融舞台,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发挥的作用。她指出,中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系的重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和特别提款权(SDR)。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为全球金融体系改革打开了闸门,中国在这一改革中的战略目标是双重的:首要目标是确保中国国内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外部经济环境,其次是促进其自身的能力建设,以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从而建立一个强劲、平衡和可持续增长的全球经济增长系统框架。
金梅女士谈话的第二部分集中在人民币和特别提款权的意义上。针对人民币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一事件,金梅女士讲解了什么是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如何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以及拥有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和维护的补充外汇储备资产的利弊。
圆桌会议讨论最后的问答环节中,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嘉宾们通过这些问题进一步充分阐述了各自观点。此次圆桌讨论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丰富的学术交流营造了一个轻松和引人入胜的讨论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嘉宾和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撰稿:马志悦;摄影:刘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