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北大汇丰党委召开骨干党员交流座谈会

2019-04-16 20:53: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2019年4月12日,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党委召开骨干党员交流座谈会,特别邀请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校常委副校长、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汪家镠与来自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骨干党员40人交流座谈。座谈会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主持。副院长李志义出席座谈会。

  90高龄的汪家镠在座谈中回顾了自己参加和领导党务工作70多年的经验。她强调,作为党员,要坚信党。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能“站得住”。高校党员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和引导广大师生。要想团结和引导他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表率。只有自己足够优秀,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才能影响和团结他人,才能有效地宣传党的主张。

  

  作为“老北大”和“老党员”,汪家镠指出,自从17岁进入北大,面对当时内忧外侮、民生凋敝的局面,自己和当时的大批有志青年一样,投入了救亡图存的时代大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每一位北大学子都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她希望每一位北大学子,在学好专业的同时,都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挑得起“担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合汪家镠的发言,海闻院长指出,虽然每一代共产党员面临的历史任务不一样,但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是一致的。共产党员就像种子,不仅要自己成长,还要开花结果。这就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时刻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随后,教工党支部书记王晴等学院党员骨干与汪家镠围绕“进一步调动高校党员积极性,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高校的战斗堡垒作用”等话题做了深入交流。

  汪家镠,1946年在北京大学文学院教育系学习,任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1949年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1950年任青年团北京市委大学部部长、副书记。1966年-1972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下放劳动。1977年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1981年后,相继任中共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等职务;1993年7月-1998年2月任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