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另类投资系列讲座第十一期 | 紫砂壶器VS主观交易

2019-08-22 09:32:22


  2019年8月17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中心(RMIRC)与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中期)合作,成功举办了第十一期北大汇丰中国国际期货另类投资系列讲座:紫砂壶器VS主观交易

 

 

  嘉宾介绍:

  于富春

  1957年4月出生于北京,祖籍天津。1976年起就职于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专家、中国美术馆委员会特聘专家等,是一位资深的文物研究者。1985至1988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物馆专业,期间任《紫禁城》杂志编辑;师从著名文史学者暨文物鉴定学家朱家溍先生,并协助其研究工作至2003年。2004年后在故宫博物院科研处从事古代书画鉴赏研究,及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项目、课题的申报、研究、管理等工作,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及学术讲座。在研究明清书画过程中,结合明清文人画家的文化背景,文人情趣,立足于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清时期紫砂器,研究明清江南文人画家对紫砂陶艺的影响。对宜兴的地质地貌及紫砂矿层的分布、宜兴古窑址等做过多次实地调研考察,并在国内知名博物馆多次展示宜兴紫砂的研究作品、举办紫砂壶艺鉴赏讲座。

 

  黄宇

  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1993年开始专职股票、商品期货交易,历经国内股票、期货市场的主要事件及风波,逐渐形成了独特有效的交易理念和严谨的风控准则。 2002年组建职业交易团队,从事股票、期货、外汇的组合性资产管理, 在国内期货市场至今实现连续16年绝对正收益。2009年开始探索量化交易与主观经验交易的结合。2011年孵化华西期货资管平台上的“同锦”量化交易团队,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该团队参加央视证券资讯频道实盘比赛,获量化组冠军。2015年至今,创建期货高中频交易、CTA、股票T0三个独立的量化交易团队,组合管理机构金融资产,追求高夏普率的稳健资产回报。目前,除一线交易之外,积极探索MoM(Manager of Managers)的持续发展模式。

 

  RMIRC主任雎岚教授、RMIRC学术主任涂志勇教授和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国际期货(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李宗平先生出席了讲座。

 

 

  讲座内容:

  讲座第一部分,由于富春老师为大家解析“宫廷紫砂器”与黄金争价的投资价值。她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到宫廷紫砂器为何如此珍贵。正所谓,“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她讲到,中国宜兴紫砂器有着东方明珠,国中瑰宝的美誉。它发端宋代,兴盛于明清,弘盛于当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宜兴紫砂是指,江苏省宜兴丁蜀镇,黄龙山及周边地区,矿物组成特别,是富含铁、石英和云母的粘土矿。宜兴紫砂器则是,具有功用属性和艺术属性的紫砂陶艺术品。

 

 

  迄今为止有年代可查的最早的紫砂壶,是在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司礼太监吴经墓中发掘的--吴泾提梁壶。从而可知紫砂壶,不仅以贡品进入皇宫,而且得到官宦文人的珍藏和青睐。于老师以展示书画的方式,讲述明清文人画家对紫砂壶的喜爱。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凝聚了哲学思想,文人精神,自然意趣,书画造诣于一体。

 

 

  接下来,于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宫廷紫砂器”的超高标准,从到宜兴定烧素胎,到由宫廷造办处奉行严格的工艺制度及样稿装饰素胎,最终在宫中烧制而成。整个过程必须完完全全按照皇家的意旨(清代康、雍、乾三朝),在极其严密的工艺制度和超高艺术标准之下,才可确保宫廷紫砂器其纯正的“皇家血统”。

 

 

  有趣的是,不同时期的宫廷紫砂器,彰显着历代帝王独一无二的风采。康熙皇帝独爱紫砂胎画珐琅彩,画艺虽借鉴西方,但却兼具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在雍正时期,这位帝王追求艺术格调高古巧拙无痕,对艺术品的审美要求“文雅”“秀气”“素静”“精细”,可谓是追求完美主义者的典范。到了乾隆皇帝,他既崇尚华美风格,又颇具有文人精神,一生爱茶的他在八十五岁那年说出了“君不可一日无茶”的感慨。

 

 

  通过实物展示,于老师谈到,宜兴黄龙山紫砂矿材质与其他地域的类紫砂有着天壤之别,被誉为“五色富贵土”。她基于红皮龙纯矿,紫泥,底糟青,黄金芝麻泥,本山绿泥,降坡泥,黄龙山朱泥,谈到宜兴黄龙山纯矿紫砂的鉴别。用真正的紫砂壶泡茶,还具有独特的养生功效,它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很多种矿物质元素,对健康大有裨益。正因紫砂是一种具有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具有较强的透气性,一把紫砂壶,轻轻松松可以泡出一杯“香不涣散”的好茶。

 

 

  最后,于老师回归主题,点明了艺术品资产化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意义。震古烁今的“宫廷紫砂器”,以其极高的价值性和保值性成为家庭优质资产的最佳配备之一,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器以载道”,帮助更多人唤醒审美觉悟、成就审美愉悦。紫砂壶作为贡品跻身于皇宮,深受明清皇家的青睐,使品茶融入艺术与精神內涵,传递中国茶文化的理念,“以茶雅集、以茶廉政、以茶代酒、以茶静修”。不仅是中国皇家的雅致生活,也是当今人们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在场听众,无不深深沉浸于宫廷紫砂器图片展示所带来的美轮美奂之中。每一把壶背后的故事与历史感更是引人入胜,不禁意犹未尽。

 

 

  

  讲座的第二部分,由黄宇先生为大家带来“一个主观交易者的量化之路”。黄老师的讲述风格诙谐幽默,并处处蕴含哲学思维,让整场讲座既有趣又丰富。

 

 

  首先,他介绍了自己在期货市场中的上下求索之路,这也是一条试错之路。面对大数据日新月异的发展,以黄老师为代表的传统交易者遭受到越来越多量化手段的挑战,他也带领大家一起思考了很多问题:人与计算机的PK,到底谁胜谁负?如果说计算机是在过去分析领域的王者,那么它在预测未来方面也是真的有效吗?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看待林林总总的指标,信与不信之间的度又该如何把握?

 

 

  接下来,黄老师为大家介绍了量化交易这个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理工门派、沈大师派、归纳派、演绎派、苹果派等等。他也再次强调了做投资不能做综合派,而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随后,黄老师为我们总结了几种最常见量化交易策略的类型和特点。趋势策略最简单,时势造英雄,顺势而为最易成功;震荡策略最宝贵,专门用来平滑趋势策略的波峰波谷;套利策略最迷人,但流动性带来的风险其实很大,不要过于乐观。他还介绍了最近正在专注研究的MoM(Manager of Managers),这也是他基于长期一线量化交易经验做出的全新探索。

 

 

  问答交流:

  整场讲座中,听众们完全沉浸于两位嘉宾所带来的精彩分享。

 

 

  在互动环节中,听众们对投资之道在期货市场中的理解,对紫砂壶在市场上的定价和选择等提出问题,嘉宾们一一详细解答。

 

 

  讲座的结尾,雎岚教授和李宗平先生为嘉宾们赠送礼品,表达对他们的真诚感谢。在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讲座之后,大家热情交流,嘉宾们合影留念。

 

 

 

  (摄影:王一帅;撰稿:周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