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北大汇丰创讲堂LIVE | 陈玮:你的中年危机提前到来了吗?

2020-03-16 19:58:17


  2020年3月13日晚,第二期北大汇丰创讲堂LIVE迎来北大汇丰管理实践教授、创新创业中心主任陈玮带来关于“中年危机”主题分享,陈玮教授是心理学出身,长期从事管理顾问工作,接触过很多生活、工作中纠结的人,所以针对这个话题,陈玮教授有话要说。

中年危机与年龄无关

  在这个“VUCA时代”,看清楚世界的走向固然重要,审时度势的的同时我们也要看清自己,“修身、齐家“。提到中年危机,通常想到的是中年,那么,你的中年危机提前到来了吗?

  陈玮教授首先解释了由Elliott  Jaques在1965年首先提出的“中年危机”这个概念,它是指成年人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对现状的不满,对生活的厌倦,甚至质疑生命的意义,Elliott  Jaques提到中年危机通常发生在40岁左右,且时间跨度可为20年。

  现在很多年轻人已进入一种职业倦怠(BURNOUT),尤其是当一个人对事业或关系的投入未能产生预期的结果时,缺乏动力与能量,所以中年危机与年龄无关。

  职业倦怠(BURNOUT)在当今社会已是普遍现象。根据Gallup数据显示,23%的员工经常感觉“被掏空”,这类员工更可能请病假或者寻找新的工作机会,44%的员工偶尔也会有同样感受。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7年发布报告称“全球抑郁症患者人数已经达到3.22亿”,2005-2015十年间全球抑郁症总人数增加了18.4%。相比其它的国家,中国人的心理跟精神类疾病对于中国人的寿命长短的影响是全世界排名第一位的。15%的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问题。陈玮教授还从婚姻关系角度分析了压力、挑战对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中国民政部公报显示,中国离婚率自2002年以来连续16年上涨。

如何避免“中年危机”状态

  陈玮教授从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第一,提高自我觉察。上面提到的极限状态的出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利用情绪日记、定期自测或者用专业的工具测评帮助自己规律识别危机状态并及时调整心理及身体的状态。一位著名精神学家David  Haukins通过大量经验做出量表,可以帮助自测痛苦指数。陈玮教授提到,中国很多管理者最普遍的负能量情绪是内疚,也有很多组织以恐惧为管理手段,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及幸福感。

  第二,全面五项精进。重塑自己很重要,从身体、认知、情绪、社交、精神五方面开展自我滋养计划。从锻炼身体开始,真正突破自己的舒适圈。不断的进修,保持认知上的好奇心,不同系统的思考方式,然后去探索新的问题。管理好“三老一小”(老板、老婆/老公、老爸/老妈、小孩)的关系尤为重要。

  第三,建立支持系统。陈玮教授推荐两本书: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以及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找到自己的天赋并从中持续地得到快乐”。

  陈玮教授还分享了他人生中的下一场使命和目的,重点围绕“重塑”二字。“做一个持续的探索者,自己探索对自己有好处,也帮助别人探索,给别人带来好处”。陈玮教授提到人生的三种境界:一种是每天充满着期待,做有意义的事情;第二种境界是像巴菲特那样,不在于经济上的富有,而是九十多岁仍然每天连续坐六小时,股东会上还能幽默、风趣、清醒地回答问题;第三种境界如王阳明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个人离开世界的时候内心仍然充满光明,不留遗憾。

  “如果把人生当成游乐场,那么跌倒了也不会哭”。

点击【此处】观看直播回放视频

  北大汇丰创讲堂是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举办的公益性系列讲座。自 2018 年 9 月创立以来,已经邀请了包括王石、毛大庆、王强、刘自鸿、冯唐等各界一线大咖分享。 受疫情影响,从3月6日起,创讲堂开设线上直播,每周五晚8点都会以直播的方式和大家见面。欢迎持续关注! 

撰稿:张雅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