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院长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并主持“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重塑”单元
2020-11-17 09:00:33
2020年11月11日至1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于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本届论坛以“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与国际合作”为主题,旨在促进各方更好了解中国经济复苏和相关政策远景目标,传递支持多边主义、共同推进世界经济复苏的理性声音。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出席论坛并于13日晚主持“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重塑”单元。联邦快递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施伟德,中国银行副行长郑国雨,米其林集团首席执行官孟立国,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纽约时报》外交评论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刘遵义参加本单元研讨。
施伟德先生指出,展望后疫情时代,应建立稳定且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放宽市场准入,这将有助于继续提升生活水平,帮助各国和企业实现共同繁荣;郑国雨先生认为,未来的产业格局将会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趋势,由此催生的新型服务贸易市场潜力巨大,服务贸易有望成为全球化新引擎;孟立国先生表示,对话交流是发展多边主义、解决逆全球化挑战的最好方法,跨国企业通过其人力资源和国际影响力,能够实现全球化的重塑;刘元春教授指出,加强疫情方面的国际合作是修复全球化的重要一步,同时还应重启G20的宏观协调功能,并在结构性政策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在托马斯•弗里德曼先生看来,过去40年里,中美之间货物、资本、技术和人员的连接与融合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未来,如果不能基于信任来修复和发展中美关系,全球化将面临危险境地;刘遵义教授表示,在全球化中有“赢家”和“输家”,正因为“输家”没有被合理补偿,所以才导致全球单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兴起,一个比较容易做的方法是在不影响进出口相对贸易的基础上,增加对“赢家”的国际贸易税收。
海闻院长在总结中指出,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引人深思。后疫情时代,全球化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在国际合作和跨国贸易中,政府需要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如何通过制定合理规则来协调各方利益,寻求一个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自2000年举办首届论坛以来,每年举办一次,已经连续举办20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坚持“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的宗旨,形成了专业化、高层次的鲜明特色,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
(撰文:都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