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北大汇丰创讲堂|张翀:鳍源科技的创业故事

2022-06-27 08:27:52


6月20日晚,创讲堂——时代创业故事迎来了一位老朋友,她曾参加2021北大汇丰-剑桥嘉治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她是鳍源科技的创始人兼CEO,张翀。跳出大平台自主创业,女性创业者如何带领团队在水下机器人行业拔得头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张翀的创业故事。

 

01

职业起点:八年富士康,三次职业转变

图片

 

张翀的第一份工作在富士康,一待就是8年。在这样的平台上,可以接触到世界500强的产品,跟海内外大公司建立合作,她当时做了30多款量产产品。在富士康的前3年,张翀担任射频RF工程师;之后驻派日本,往用户前端又进一步;后来回到富士康带领研发团队,成为一名管理者。虽然是在同一家公司待了8年,但也经历了三次职业转变。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创新创业中心主任陈玮教授就此问道,8年间有没有印象深刻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张翀回答,每一段都各有挑战。刚开始作为职场小白的时候,隐约感到老板的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工程师实力不如男性,兄弟们已经开始上手项目,自己却只能做跑单、申请料号这些非常基础的工作。好不容易拿到第一个项目,由于制程上的问题,最终效果不好,初出茅庐以惨败告终。“作为一个研发工程师,我还没有做到自己想要的研发工程师的样子,怎能就此放弃?”,她下定决心,那些别人挑剔的、不愿意做的事,自己能做好的就主动承担。公司内部的六西格玛比赛对当时的她来说是一个转折点。此前研发部总拿最后一名,团队里上六西格玛课的只有张翀一人,最后就由她带队参赛,结果第一次拿到了第一名!总决赛评委称赞“这是我见过的所有六西格玛比赛中最好的报告”,张翀几欲落泪:加入富士康后一直得不到肯定,此次比赛之后,才逐渐获得老板和同事的信任。

 

第二段职业转变,缘起于内部筛选派驻日本的机会,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有六西格玛的黑带、经历过最多的产品线、在产品生产、品质管控体系都有一定累计的人,非张翀莫属,所以她被选派去了日本。驻日经历中,张翀最记忆犹新的,是就PCB板的设计问题,自己一个人迎战客户的七个工程师,彻底说服对方,赢得对方尊重。张翀提供了成本更低的设计方案,但对方质疑其可靠性。张翀就从原理上介绍,并展示实验数据,反复验证其可靠性。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最终用扎实的数据争取到客户的信任,采纳了设计方案。陈玮教授将之总结为“极致的准备真的能打动人”。

 

回国后,张翀在富士康开启第三段职业转变,开始管理研发团队。不同于单打独斗,人员庞大后,信息沟通如何对称,多个环节如何协调,第一次变身管理者的张翀逐步摸索。最开始,张翀贯彻富士康对专业度的严格要求,同事发来报告有低级错误,她就不屑于看;后来才发现,好的管理者要帮助同事成长,引导大家形成更好的工作习惯,最终复刻到每个人,才能有很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面对活生生的人,如何体察到大家的情绪,达人达己,亦是挑战。

 

回首八年富士康生涯,张翀认为,第一个收获是产品力。亲身见证产品从无到有,几十次反复打磨,完整经历从客户需求、设计、研发、制造全部环节,培养了很好的产品嗅觉,使张翀在后续创业过程中受益匪浅。有时候客户根本不知道想要什么,我们跑到了客户前面,先想好了一些功能去引导,客户受到启发,这就是产品力的体现。我们推的不是最终的产品,而是一个把功能变成产品实现的过程,这倒逼我们从产品角度思考更多此外,优秀的客户本身也带来许多灵感,对焦于一个产品时,要了解该公司在行业的地位和想法,不断探讨,天马行空再加以收敛。第二个收获便是职业素养。从工程师变成独当一面的领导者,秉持的价值观就是极致的追求、专业和严谨。

 

02

创业:挺过至暗时刻,再探水下智能

图片

 

离开大平台、自主创业的缘由为何?张翀笑称,“就是手痒”,平台太强掩盖了很多问题,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验证自己到底几斤几两。时值2013年,智能硬件市场火热,张翀从创业比赛开始探索,认识了想做硬件孵化平台的太火鸟,多方交流,用一年时间想清楚到底要做什么。富士康的经历使张翀坚信,世界大品牌的创新想法也能来自中国乙方,中国制造可以走向食物链上游,定义行业标准。筛选行业的标准是“是否让自己有价值感”?张翀认为人工智能才刚刚开始,可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围绕这条技术主线,结合她的爱好和价值观,想用技术改变行业,具体就落地到了水下机器人领域。

 

鳍源科技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来改变水下生产和生活方式。鳍源科技研发了水下机器人系列产品,在C端,有针对水下拍摄、海钓、游艇娱乐等方向的产品,举例而言,用户可以戴着鳍源的VR体感操控眼镜,身临其境地看到机器人传来深海350米的景象,此深度足以覆盖民用领域。在B端,有视觉维护、水下作业的机器人,应用于渔业、应急救援、风电、水务、水利等行业。水下机器人可以给工业应用提升效率和降低风险,比如风电行业,以前一个潜水员下水深度为40米,一天只能下水一次,每次停留15分钟,再加上航船出海,平均油耗是20万/天,作业受限且费用高昂。而鳍源科技的水下机器人,一天可以下水十几次,一天做七次海缆穿桩,参与搜救也只需3天半即可找完定位点。鳍源在标准化场景中提供解决方案,未来还会不断扩大这个闭环解决方案的纬度。

 

陈玮教授问及创业过程中是否有至暗时刻。张翀说,2018年,公司成立第三年时,在倒闭边缘。创业前三年更多是“自嗨”过程,从自我出发去定义产品,投放市场后未达预期。融资已烧完,下个月工资都发不出来了;恰逢经济下行周期,投资人是止损心态,难以及时融到新钱。张翀心想:产品投放市场后虽说不理想,但仍获得了不少客户的认可,包括微软创新研究院的院长、奥巴马的科学顾问、很多BBC的专业摄影师,假如公司不做了,对这些客户是一种辜负。还有,团队的兄弟姐妹不断在技术上进行突破,此时放弃格外可惜,对他们的家庭也是伤害。因此,张翀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犹豫,两天就办好了房产抵押,筹措到750万。

 

筹到钱后,团队从此前心灰意冷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充满干劲。有一回,同事飞往美国参会,人抵达后,装着宣传物料的行李却不知所踪,他着急地和机场柜台大吵:飞这么远就是为了参加展会,你知道这个展会对我们公司意味着什么?物料没到就参加不了。他的激动震撼到了工作人员,对方承诺今晚一定送达行李到住处。还有一次,公司参加CES展会,张翀的外婆过世了,匆匆回家告别后飞往美国汇合,三个人挤在1.5米的床上,白天讲哑了嗓子,晚上还要回来写新闻通稿,连续数天,疲惫不堪。展会结束后,亲人离世的伤心和终于卸下重担的感慨一起迸发,张翀放声大哭。“这些经历使得创业真的很美好,它让我对很多东西的感受、理解,超出平常均值很多倍”,张翀总结道,公司差点死掉的际遇,让我首次领略到使命感,总有那么多奇怪的事情让你最后没有死,反而有越来越多人加入一起前进,这种凤凰涅槃就是使命”。

 

抵押房子续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公司真正转危为安是依靠2019年的新品,全球首款360视角的水下机器人V6,颠覆整个行业。传统的水下机器人,平移都不是标配,很多运动纬度上是受限的,而鳍源从空间矢量概念做出一个算法,V6能实现在空间任意点运动纬度不受限,而且其价格比第一代产品便宜了一半,体积大小近似于13.5寸笔记本电脑,因此备受关注。V6满满硬科技,水下摄像头、水下控制、水下自带电功耗、水下定位等,一个都不能少。既要技术突破又要价格便宜,显然不能依赖传统供应链,要靠算法来精准控制,包括流体力学的设计、视觉上的配合。

 

做透这件事一定会有诸多困难,鳍源除了比别人多坚持一步,还秉持打开视野、不惧犯错的心态,多维度、跨领域地解决问题。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水下机器人的USB接口,要保证不显露口、接插件不漏水,鳍源除了解决电子和结构的问题,还跨学科引入化学视角,优化硫化配方,把成本从几千压低到十几块钱。当然,获得灵感需要抓住线索、不停找人聊,带着问题看其他行业是否可以迁移应用进来,看到地毯,会思考它里面的胶是什么工艺,能否应用到水下机器人?鳍源科技在全球已有150多项专利,水下拍摄的视觉锁定、水下AR测量,是鳍源独有;360视角、水逆接插件,是鳍源第一个做成。实现了一个功能,但不以其为终点,仍然用发现的眼睛,汇集方方面面的思考,大胆创新,不怕犯错,在水下机器人行业做新的整合和突破。

 

03

心路历程:专业工程师,创业修行者

图片

 

谈及至暗时刻,张翀说当时在情绪上是前所未有的不甘心,愤怒夹杂悔恨,短时间内被挤压到快要窒息的状态,真的突然长了白发。抵押房子的决定,家人倒是很平静地接受了,那个时刻张翀突然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此前难以衡量的、感受模糊的爱,变成了身体力行、明确可感的支持。创业者终归会把亲近的家人、周遭的朋友,也带入创业的状态,需要主动出击,不能固守工程师“默默做事不爱多说”的想法,需要更多表达让别人理解你,用感染力,告诉团队为什么这件事可以坚持做下去,告诉家人为什么要支持你。

 

从工程师转型为创业者,张翀认为首要是心态开放,拥抱遇到的难题。从最开始不知所措,到现在应付自如,用团队力量和资源来构建有效的体系,然后不断向前探索。“过往的野蛮成长,已经内化成了我的方法论,经验是必经之路,开放地看待历练的过程”。

 

最后,陈玮教授总结说:从张翀的创业经历中,感受到了她创业的激情、探索的热忱,还有工程师“用技术改变世界”、“为行业创造价值”的情怀。我们也学到了“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才能在某些重要节点脱颖而出。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产品和技术的融会贯通、极致追求,遇到问题触类旁通、跨界尝试,寻求突破。祝愿张翀能带领鳍源科技,壮大水下机器人这一行业,为深海探索创造价值!

 

【嘉宾招募】创讲堂——时代创业故事将持续招募优秀的创业者来分享,欢迎您联系北大汇丰创业君(微信号:PHBScie)自荐或推荐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