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商学院2007届毕业生论文答辩会侧记(二)

2007-05-28 15:03:00


      5月27日下午,商学院07届毕业生李岩,王艳,杨慕云,颜谨,田刚等五位同学在C125进行了硕士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平新桥教授,龚六堂教授,朱武祥教授,于华教授,魏炜副教授和朱东明副教授组成,海闻教授任委员会主席。精彩的答辩陈述和教师提问质询过程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以下是关于各位同学论文内容的简单介绍。
      杨慕云同学的论文题目为《关于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及消费信贷违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指导教师是平新乔教授,论文是关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研究。他基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验数据,做了关于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及消费信贷违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信用贷款的利率更低,而抵押贷款的利率更高,而且抵押贷款的事后违约率高于信用贷款的违约率。所以道德风险模型预测的信贷市场均衡与信贷市场真实的均衡更一致。
      田刚同学的指导教师是龚六堂教授,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实证研究---泰勒规则检验》首先论述研究了我国的货币政策利率规则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性,然后介绍泰勒规则的含义、基本模型和理论框架及其扩展,我国适用泰勒规则的可行性以及在估计反应函数的实证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再使用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进行估计并结合货币政策历史对估计结果进行解释,最后讨论本文的不足和待改进之处。
      王艳同学的指导教师是龚六堂教授与于华教授,论文题目为《主成分分析与Logistic模型在信用风险度量中的研究》,她告诉我们信用风险一直以来都是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的度量经历了三个阶段,我国尚处于第一阶段,尚不具备使用第三阶段度量方法的条件,所以可以探讨第二阶段方法的使用。论文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企业违约率度量模型,并在指标体系中引入现金能力的变量,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辅助变量分析,得到影响违约率的主要指标。
      李岩同学论文题目为《定向增发股价效应的实证研究》,他的指导教师是海闻与朱武祥两位教授,论文对中国资本市场定向增发前后股价变化情况做了详细研究,解释了股价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颜谨同学论文题目是《耐用消费,生产性消费和储蓄》,指导教师是龚六堂教授,她首先描述我国消费储蓄以及耐用品消费的现状,指出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然后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做简单综述,指出论文的创新之处;接下来重点介绍两个理论模型的构建与求解过程,解释所得结论的含义并与实际经济中的情况作对比,最后做出总结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答辩委员会对每位答辩的同学都提出了提问质询,找出了论文中的一些问题,使答辩同学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论文的不足之处,并明确了以后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
      精彩的论文陈述过后答辩委员会进行了集体讨论评审,在朱东明老师对各位同学的论文进行点评和指出不足之后,五位同学的论文均获得全票同意通过答辩,最后,各位指导教师和答辩同学们合影留念,此次答辩会圆满结束。

(笔录/张雯雯  供稿/欧阳明 审稿/林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