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在我院举办讲座
2007-11-30 13:57:00
11月29日,下午两点三十分,在同学们的热切地期待中,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陈晓升总经理、黄燕铭副总经理及资深高级分析师李慧勇先生走进了北大C-203教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深刻、精彩的演讲。
此次讲座由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与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主办,北京大学深港经济金融协会协办。讲座的主题为《 证券分析师的职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展望》,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陈晓升总经理向大家介绍了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基本情况: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是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中国内地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性证券研究咨询机构,在中国内地证券研究咨询业处于领先者的地位,拥有强大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2004-2007年连续被中国内地的基金经理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第一名。
随后,由黄燕铭副总经理就“证券分析师的职业认识与发展”展开了演讲。黄先生首先对证券分析师进行了分类,即卖方、买方与独立证券分析师,并分析了各类分析师的特点,指出作为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在上市公司眼里,我们是资本市场专家;在投资者眼里,我们是行业的专家”。基于这种双重身份,黄先生接下来具体分析了作为证券分析师的能力要求,包括全面的知识结构,公关与推介能力,认真踏实、勤勉刻苦的作风与良好的价值观及合适的性格等。
在提到知识结构问题时黄先生对深圳商学院的办学方针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经济与金融是相通的,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联合培养的方式是非常前瞻和值得提倡的。而商学院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国际化理念也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定位十分相似。在申银万国研究所今年的招聘中,最终进入复试的四十多人里就有六名深圳商学院的同学,他们之所以能在七百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与商学院一直以来经济金融相结合的培养方法与英文授课的教学模式密不可分。
鉴于此,黄先生强调“书本知识仍然是分析师最主要的知识来源”,希望同学们在校期间能够努力学习课堂知识,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构成,同时培养沟通、表达等多种能力,学会团队合作下的自我经营。
此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资深高级分析师李慧勇先生从“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改革下的中国经济”的角度对2008年的中国经济进行了展望。他认为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了进一步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有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这一事实表明2008年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问题应当得到广泛关注。其中资源和资源品价格、提高居民收入、加快利率和汇率正常化、税收制度改革等方面尤其应当引起重视。
讲座的最后进入交流环节,现场气氛活跃,提问踊跃。同学们纷纷就中国改革空间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得到了以上三位详细深入的解答。会后,同学们都表示,此次讲座令大家受益匪浅,并对演讲者优秀的口才与专业的知识水准深表赞叹。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三位演讲者也表示欢迎深圳商学院的同学积极投递简历,并愿意与北大深圳商学院展开长期良好的合作。
供稿: 李晓蕾 摄影:华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