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商学院学子观看回顾高考30年纪录片(续)
2007-12-20 22:47:00
12月17日晚22:00,商学院的同学们自发组织在大学论语咖啡厅观看了CCTV-2《中国财经报道》录制的回顾高考30年系列记录片――《“生”于1977》的第二集。该片在本月10日晚播放的第一集中介绍了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的特殊求学经历。期间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在片中回顾了自己在恢复高考前后的心路历程,给同学们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激励。于是在第二集播出时同学们再次聚集在一起来观看。
这一集主要介绍了当时通过1977年高考的部分学子日后留学海外、学成归国的经历,以及他们如何在后来的工作中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与报国之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腾飞贡献力量的事迹。
其中海闻教授回顾了自己如何在当时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抓住时代机遇,怀揣梦想远赴重洋的留学生涯,讲述了自己在国外如何克服困难学习与之前所学的政治经济学截然不同的西方经济学知识的过程。海老师表示自己出国时就立志归国,因此在美国留学期间尽管学业繁忙,他仍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中国改革问题,并与钱颖一、杨小凯等著名经济学者在当时成立了中国留美经济学会。
大时代的背景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年轻人。邓小平南巡讲话后,顺应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在国外留学人员中涌起了一轮归国浪潮。海闻教授认识到国内改革开放的良好大环境,带着满腔的报国热情回到母校北大,与林毅夫等著名学者一起创办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旨在普及经济学的前沿知识。同时他还意识到中国作为如此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没有跨国企业,因而必然需要国际化的企业家,于是在他的提议下北大开办了国际MBA项目,与美国26所商学院合作,致力于在中国本土培养商界精英。
而今,这些当年留学归国的学子依旧站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不懈奋斗。面对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海闻教授再次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应该到达的最高境界是要让对方分享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只有这样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观看记录片《“生”于1977》,同学们对那个时代的有志青年所具有的高瞻远瞩的眼光与学成报国的赤子之心深感赞叹,同时也认识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良好的学习条件,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以上一代人为楷模,今日奋发学习,来日报效祖国!
(供稿:07级 李晓蕾 摄影:07级 华欣 审稿:06级 饶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