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圣火护跑手张四维同学谈护跑感想
2008-05-12 08:17:00
奥运第一次在中国,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也是最后一次。所有的火炬手和护跑手,最先想到的描述可能都会是“激动”和“荣幸”这两个词汇。一天的兴奋与激动之后,我又体会到了另外两个词汇:“民族”和“责任”。
民族:我坐在火炬手的采集车中,完整的经过了火炬传递的每一个接力点,208名火炬手依次点燃了208只火炬,也用奥运圣火点燃了整座城市,也点燃了我们民族的激情。在6个多小时、42公里的传递路线上的每一点,都站满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无论职业,无论年龄,所有人都在不停的喊着“中国加油”,每个人的眼中都流露着真诚,流露着一种仿佛从未有过的信心,流露着一种积蓄已久却未曾燃起的一份冲动,仿佛要告诉世界,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想说的话,做我们想做的事,这一切都在这一天被点燃了。我忽然意识到,这是一种民族的力量与团结,这是一种民族的振兴与强大,这是一种民族的自豪。我之前真的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人,没想到42公里的路线上会没有一点空隙;许多参与者事前甚至事后也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人群中的一分子,但这一切都真的发生了,我们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一种民族的骄傲被一把来自雅典的圣火点燃,释放出了我们自己都不曾想到的巨大的能量。中华民族,我们的骄傲。
责任:在报名护跑手的时候,我的责任是代表商学院;荣幸的被选中之后,我的责任是代表北大深研院;在等待传递的时候,我想我的责任是完成使命;在完成使命之后,我坐在采集车中,看到窗外的人真心的呐喊,我看到他们在期待我们的回应。当我向窗外招手的时候,我看到他们看到我们的回应,眼中绽放的激情变成了成就,进而又变成自豪和更大的激情。我意识到,我的责任已经远远不是传递圣火那么简单,我们的回应传递给他们的是一种回报和信心,我们用我们对他们的回应,传递了更能留在心底的信心,点燃他们的心灵,圣火会熄,心灵之火却是永恒。车上所有的火炬手和护跑手都在不停的向窗外挥手,6个小时,同一个挥手的动作,手虽然酸疼,但看到一个个新的、不同的、但洋溢着同样激情的面孔,映照出他们被我们的回应点燃的心灵,我意识到,这6个小时同一个动作就是我此刻的责任——点燃心灵。
圣火传递结束之后,人们久久不散去。火炬手和护跑手们在体育场中等待了几个小时,很晚才回到宾馆。身体是酸疼的,手中的火炬已经熄灭,但心灵之火却仍在燃烧,因为这一天,我感到了一个民族的强大与信心,我完成了我的责任,我感到了这一天我存在的意义。



供稿:张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