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北大汇丰金融论坛:龙永图先生演讲

2010-11-12 11:38:00


 

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

龙永图:破除中国出口导致世界经济不平衡的伪命题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北大汇丰金融论坛,而且起了一个很好的题目。因为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关于全球经济的平衡问题一再被提及。其中和中国有关系的观点就是,造成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全球经济的失衡,而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出口太多。但我认为,中国出口太多造成了全球经济的失衡,这是一个伪命题。在当前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之下,中国出口太多造成了全球经济的失衡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于中国经济的过分排挤,是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国际贸易对全球影响力的一个不合适的做法,说的再严重一点,可能就是背后隐藏着中国威胁论。所以我们要破除这样一个伪的命题,我想从两方面讲讲。

    第一,中国的外贸出口增长并不是近年的事情,改革开放那么多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有两位数以上这样高的速度增长,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增长得更快。在2001年中国入世,那个时候中国整个外贸量在5千亿美元。过去那么多年,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所以一年一个台阶,到了2008年的时候达到了25800亿美元。那么多年来很少人质疑中国经济增长会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更不用说造成全球经济的失衡,一直到这次金融危机。其实。众所周知,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因为美国整个社会的过渡消费和美国金融的所谓过渡创新。在这个时候,美国和其他一些人就开始来寻找这场危机的替罪羊,结果把中国的出口当成了替罪羊。这是很不公平的。

    第二,我想讲讲中国的出口和中国的经济实力真的有这么大的力量可以提升全球经济的失衡吗?我觉得不行,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的进出口占全球贸易7%,当年美国最高的时候它的进出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6.7%,更不用说英国在更早时期贸易额曾经超过了全球贸易额的22%,当时谁也没有讲他们的国际贸易造成了全球贸易的失衡;第二,中国的GDP只不过占世界的6%,一个只有GDP总量6%的国家怎么能够撼动GDP占全球超过20%的美国的经济呢?而且造成美国经济全面失衡而引起金融危机,这是不可能的。即便贸易失衡造成了美国国内经济失衡从而引起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必须指出的是,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不是中国,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如果从贸易失衡引起经济失衡,从而引起金融危机的角度来看,他们应该找欧盟或者是加拿大,或者是墨西哥。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结论,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和贸易的实力,现在还不可能达到能够创造一个所谓全球的经济不均衡的理论,也没有能力使全球经济不失衡实现再平衡,要实现再平衡必须要通过全球通力努力,特别是美国的作用。

    我觉得对于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出口太多造成全球经济的失衡,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从来就是他们非常方便的一个替罪羊,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个。但是我今天想特别强调的是,在出口的问题上我们国内也有很多误读,必须澄清这样一些观念,这不仅仅可以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也可能对中国今后进一步扩大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目前来讲,我认为我们国内对中国的出口有以下的一些误读或者是误解。

    第一,因为出口太多增加了中国对外依存度。我认为所谓的对外依存度是一个模糊的不准确的概念,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过时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在国际经济政治关系比较紧张,特别是在冷战时期才能出现一种所谓进出口太多就会形成过大的对外依存度,就会造成国家的经济安全。在冷战的时候确实有这样的情况,比如说今天有大量外汇流向俄罗斯,美国可以联合所有的国家制裁当时的苏联,不给他出口,这样俄罗斯过度依靠国外肯定会形成巨大的依存度,所以依存度的问题只是在过去存在的一个概念。所以今天我特别欣赏论坛组织者所提出的题目,让我们讨论开放条件下的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平衡,这样在开放条件下就不存在所谓的对外依存度问题。因为在开放的条件下我们对外的出口依靠国外的市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外的市场同样依靠中国。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对外依存度可以讲是相互依存度。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当中,我们曾经在纺织品配额问题上做了一些让步。当时因为世界上很多的纺织品出口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他们谈判最后时刻找到了我们,希望在中国入世以后继续保持纺织品配额对中国的限制。当时考虑发展中国家的要求,我们同意,中国入世以后,依然保持五年的纺织品配额。根据这个条款,中国入世以后,美国、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依然保持了对中国纺织品的配额,所以2002年欧盟对纺织品配额施加很大的限制,大大限制中国纺织品向欧盟出口。但是过不了几个月,很多欧洲国家市场出现了纺织品的稀缺,很多国家市场货架都空了,这个时候欧洲才不得不派出它的贸易委员来中国,就是要重启纺织品配额的谈判,大大增加中国对欧洲纺织品配额的数量,以缓解欧洲市场的紧张。这就说明在出口的问题上,不仅仅是我们依靠别的国家的市场,别的国家也依靠中国稳定的工艺。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所以我们现在之所以相信这样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因为那么多年来全球化的结果,使得全球的经济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像美国、欧盟这样一些国家,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消失了或者是基本消失了,所以他们形成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依赖。这种依赖是一种依存,当然我们也依靠欧盟的纺织品市场,但是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在开放的条件下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中国出口太多会提高中国对外依存度,从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这也是一个伪命题。

    在开放的条件下不存在所谓对外依存度的问题,可能从统计学上有意义,但是从国际贸易上没有实际意义,况且我们今天的国际贸易不仅出口,也进口,而且进口越来越多,我们基本政策就是稳定出口,扩大进口。我相信中国将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那个时候整个国际贸易将出现一个全新的形势。所以我讲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在开放的条件下不存在所谓对外依存度太高而引起国家安全的问题。

    第二,有些同志认为中国出口太多影响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调整。现在大家讲“三架马车”拉动经济的发展,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一个是出口,所以很多人认为调整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就减少中国经济的出口,我认为这是片面的。

    我有一个观点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或者是各位经济学家同不同意,按照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说只有两架马车,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消费包括对外消费和对内消费。我们的出口就是依靠国外的市场进行消费,我们的内需依靠国内市场进行消费,不能说依靠国内市场的消费就是好消费,依靠国际市场的消费就是坏消费,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把出口当成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然,我们在调结构的过程当中,在消费过程当中,要逐步增加内部消费,以减少依靠国内消费的比例对于依靠国外市场消费的比例,但是这是一个比例的问题,从绝对数量来讲我们要不断的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出口,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依靠两个市场,两个资源。我们不可能放弃国际市场,英国、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充分利用了国际市场,当我们中国才刚刚开始利用国际市场的时候,就抱怨我们中国出口太多,有些人特别是国内的人认为要调整积极增长方式,减少出口,我认为这是片面的。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我们的出口只要不是破坏稀有资源,不是破坏国内的主体,这样就是一个公平的贸易,出口的越多就越好。

    所以从历史上来看,没有一个国家是刻意的去减少出口,特别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还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不能因为国际上指责我们出口太多而采取一些所谓的措施限制中国的出口,所以要调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力量,这个力量包括国际市场的消费。这样的理解才可能适合我们整个宏观调控的目的。如果要减少出口,比例上可以减少,但是在绝对量上绝对不能减少,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的规律,能出口多少就出口多少。一个人愿打一个人愿挨,天经地义。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减少一点模糊的观念。

    第三,有些人认为中国出口太多了,就容易引起贸易保护主义,国际上就会针对中国出口采取各种不公平的措施,这是一个误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根源在于某些国家和某些领导人因为政治因素所采取一些贸易保护措施,所以对中国出口来讲,出口多也好,出口少也好,只要有些国家在国际政治上需要,他就会对你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并不是因为你刻意减少出口就会对你手下留情,如果这样认为的话就太幼稚了。

    实际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我们一是不怕,现在已经不是30年前了,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跨国公司都在中国有投资做生意,我们中国出口的一半以上都是由外资企业生产的。所以如果他们现在对中国实行全面的贸易保护措施,他们打击的不仅仅是中国贸易对外出口,打击中国就是打击他们在华的利益。这个就是我多次强调要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我们是不怕的。所以这一点就根本决定了对贸易保护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的。包括和美国谈判了多少年我深知一个道理,如果想让他让步,跪在他面前也没用,但是一旦涉及他的利益,他会做出让步。所以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我们不要怕,现在你中有我的局面,他们不可能对中国下狠手。再说世界贸易组织那么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法规和措施,所以谁明目张胆贸易保护主义谁就会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罪人。我想任何国家都会顾及在国际社会上的信任,所以我也不相信哪个国家有贸易保护主义。所以我们对贸易保护不怕,当然我们也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因为贸易保护主义毒化了全球背景下的合作,而这个团结最重要。我们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就是要维护全球合作的气氛,使得全球在一个宽松的,和平的的环境里解决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总之,我刚才讲的是我们要对中国所谓出口太多的问题在国内大家统一一点思想,不要认为我们出口太多了就会造成过多的对外依存,依存始终是相互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不可能是单方面的中国依存;第二,我们出口是整个消费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也应该是我们在调整我们经济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当中必须做的一件事情。第三,我们不怕贸易保护,我们不会因为出口太多而影响国际上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多也好,少也好,只要他们国内需要就搞贸易保护主义,这是铁定的定律。

    我希望在讨论国际经济的平衡和中国经济平衡的时候,不要拿出口说事。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个穷国,中国利用国际市场这是天经地义,我们从改革开放的第一天起就提出了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的问题,这样一个大的战略不会改变,我认为只有实施这样一个大的战略才能形成中国经济的平衡,从而对全球经济的平衡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