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北京大学经济系77级毕业30周年暨北京大学商科—经济学科110周年“中国经济改革发展论坛”

2012-12-18 01:17:52


  2012年12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学经济系77级毕业30周年暨北京大学商科——经济学科10周年“中国经济改革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北京大学经济系77级作为改革开放后北大招收的第一个年级,为中国培养了许多经济学者、政治领袖和商界精英。包括海闻校长在内的北京大学经济系77级六十多名师生,以及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部分师生参加了这次论坛。在这次论坛上,77级的7位教授学者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展望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论坛在海校长的致辞中拉开帷幕,他首先指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三个重大挑战: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社会差距不断增大,以及宏观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一个月前,中共十八大顺利召开,其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计划和指示。那么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这是这次论坛将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77级两位老师代表——张友仁教授和张国有教授致辞。张友仁教授刚刚过完90大寿,他于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由胡适校长亲自聘用,是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导师。他回顾了北大商科在这110年里的发展历程以及北大商科的师生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张国有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他告诉我们如果要做一个领导人,机制比领导人更重要,领导人应该从基层做起,关注民众的就业。“无论何时何地,要首先做一个好人。”张教授的最后一句话让真个会场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论坛由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教授主持。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首先发言。他表示现在是全球经济的停顿反思阶段,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十八大为我国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希望,但是同时我们也不能低估我们将来面临的挑战:近期我们将面临中国特色的资产负债表泥坑;长期我们则将面临着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不发生根本变化下的发展瓶颈。但是石小敏表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是充满希望的,中国30年的变化积聚了很多重要的力量,社会的成长和领导人的明智决策将带领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接下来是原中国体改研究所基础研究部主任姜斯栋发言。他提出了对征地补偿提高10倍的担忧。他指出虽然在大城市该政策能够提高征地补偿,但是在比较落后的地区,土地拍卖的价格较低,如果征地补偿提高十倍,那么征地成本将大大提高。他担心在落后地区政府征地赔本,于是大量举债来配合该政策,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利。所以在制定征地补偿制度时应考虑到地区差异,适当提高征地补偿但不能过度。
  第三个发言人是摩根斯坦利华鑫基金总经理于华。他指出中国的资本市场在改革的洪流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其发展却滞后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快,交易所的交易系统、交易规模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交易方式简化,监管得力,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证券市场却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其一是为谁服务,证券市场确实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融资渠道,加速了其发展,但是,如果证券市场不为投资人谋利,不把投资人的利益作为首要目标,就不会有长远的发展;其二是怎么才能提供高的投资价值,证券市场化是重要的解决方法;其三是中国何时才能出现优秀的上市公司,这就需要公司上市不以圈钱为目的,拥有专业的管理层和优良的公司结构。

  接下来原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吴稼祥对当今中国政治格局进行了解读,指出中国需要“宽口径,厚基础,远眼光,大视野”的人才。最后北京大学财政学系主任林双林作了“如何利用公共财政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的发言,分别从投资、债务、社会保障和税制四个棉纺阐述了公共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对于这其中一些问题的深刻见解。


  这次论坛各位学者教授都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他们也对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对我们这一代人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看着77级的前辈们在台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心中顿时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未来的30年将是我们的30年,作为汇丰商学院的研究生,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任重而道远。我们现在就要为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建设富强的中国。
                                                                            (供稿:蔡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