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北京大学商业关系协会成功举办“走近基金”讲座

2013-09-30 17:25:33


    2013年9月27日晚7点30分,由北京大学商业关系协会(CRS)主办,北京大学基金研究协会(FRA)协办的“走近基金--透析基金核心业务,踏上基金职业之路”讲座成功举行。来自鹏华基金有限公司的研究员周恩源先生与到场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关于基金行业工作的一些见解,就基金行业的就业情况以及目前基金行业的热点时事为同学答疑解惑。
 
    周先生首先介绍了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他从90年代中期基金行业发展开始起步,讲到2007年开始在股市的带动下基金行业的爆炸式增长,再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国家信贷宽松的背景下,大资管业务的逐步崛起以及基金地位的变化。周先生还就今后基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谈到,基金有着规范性强、监管强的特点,在未来遭遇市场风险的时候具备较好的过渡和控制能力。 
    随后周先生介绍了基金行业目前的工作状况。他讲到基金行业的工作主要分成投研、市场以及后台三个部分。投研部分有基金经理、研究员以及交易员三种工作岗位,基金经理负责投资组合的决策,研究员为基金经理的决策献言献策、提供依据,交易员则需要熟悉交易流程,完成基金经理下达的各种指令。市场部分的工作主要负责设计和销售产品,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积累人脉关系。后台工作关注产品的运行,进行估值计算,相对压力较小。周先生还介绍了研究员转向基金经理的一般过程,以及基金经理工作中所面对的压力。
   随后,作为一名债券投资研究员,周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他一天的工作情况。周先生谈到每天早上首先要开晨会,把握新闻热点,掌握宏观经济动态。基金行业的工作是全天候的,需要随时进行交易以及关注。债券投资又与股票投资不同,询价交易的方式导致交易价格异常,交易时段后要进行定价估值确定基金的份额,需要每天做隔夜拆借,做平交易头寸,根据当天市场及新闻调整交易策略。

    在最后的提问与回答(Q&A)环节,同学们提出了对于基金行业的众多问题,包括对基金行业人员的具体要求、第四季度宏观经济预测、调整投资策略的具体情况、新闻获取的渠道以及公募基金人员跳槽现象等,周先生都一一做出了解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在职业规划方面,周先生建议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做出不懈努力。周先生引用巴菲特投资理论,建议同学们首先要做好自我价值的提高,再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会后,周先生与商业关系协会的成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并合影留念。


(供稿:相姜 摄影:施超轶 张云升 编辑:肖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