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汇丰教我的事——建院十周年返校全日制校友专访
2014-10-26 19:31:53
【汇通社讯】2014年10月25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迎来了10周岁生日。十年砥砺前行,这个北大最年轻的商学院,一路走来不断完善和进步,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为北大又增写了光荣一笔。而在这十年发展路上,最突出的成就便是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知识扎实、责任感强的商界精英。他们有的已毕业七年,早已在业界打拼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有的刚刚进入职场,正满心抱负发挥所长,但是他们共同不变的是对汇丰商学院的鼎立支持和埋藏在心中的那段难忘的汇丰岁月。于是,他们来了,在建院十周年之际,带着对汇丰的感恩,带着对青葱年华的怀念。那么,汇丰商学院究竟为他们带来了什么?他们又如何回忆那段在汇丰的日子呢?
吴显勇:踏实勤干,创业先锋
身为投哪网的创始人,吴先勇师兄通过短短数年的奋斗,便在P2P领域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刚过而立之年的吴显勇师兄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005级的校友,2008年毕业后就职于申银万国证券投资银行部,后又自主创立深圳大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在债权、融资方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
回忆起汇丰的生活,吴现勇师兄感慨万千。2005年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原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招生的第一年,在师兄的回忆中,当时学院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是比较艰苦的,“现在的学生生活可幸福多了!”2005级校友入学时,既没有现在气派的大楼,也没有如此强大的师资力量,双硕士项目也是在入学之后几个月才批下来。更艰难的是,在创始初期,深圳商学院在业界的名气远远比不上北大光华或者清华经管,“海老师当时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他就好像一个导演,指挥着我们这群演员在打造一个精品的节目。”在条件艰苦和资源匮乏的压力下,吴显勇师兄将主要精力都投入了学习中,并且在经济学、金融学的专业知识方面收获颇丰。更重要的是,在汇丰的三年让他收获了一份心态,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这得感谢学院给我们的好机会,让我们可以跟老师们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老师们的人生经历和他们看待事情的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 在汇丰的三年让他更加成熟和历练了,更加期待新的机遇和不一样的人生。
吴显勇师兄将三年汇丰生活带给他的心态概括成三句话: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这其实也是创业需要的心态。在创业初期最困难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你,但是心理上也不能浮躁,不能溃败,要坚持下来,心理上能承受多少磨练是一个人未来能走多远的衡量标准之一。”金融行业的诱惑是很多的,要想成功必须要抵得住诱惑。汇丰商学院对学生实习有着明确的规定,在研究生阶段的前一年半不允许实习,吴显勇师兄认为这对学生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沉下心来扎扎实实打好万丈高楼的基础,才能“来日方长”。师兄用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在短期来看貌似是很大诱惑,但是将目光放长远一些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作为汇丰品牌的开拓者之一,吴显勇师兄对学院未来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也给新一代汇丰人提出了建议,希望师弟师妹们不论在学习、实习还是工作上都能“踏踏实实地干”,初入社会,勤勉和付出很重要,也要拥有长远的目光,豁达的心态和勤奋的态度,相信眼前的远没有未来美好。
季圣智:汇丰教会我对权威、纪律的敬畏
季圣智,来自09级管理学-金融学双硕士班,现在是康达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康达尔前海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么年轻就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很多人对他的职业路径充满好奇,其实,他并不是一毕业就去掌管公司了,相反,在那年毕业季,他选择了投资银行,在香港的招银国际,他开始了金融之路。然而,一年的投行工作,让他更加清晰地认清了自己未来的发展路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投资银行,找准自己的方向才是关键。于是,离开香港,回归实业,带着投行的实践经验,他渐渐找准了自己的路。他以职业经理人身份加入康达尔公司,正赶上公司转型的重大机遇,靠实践经验和所学知识,他成功帮助公司实现转型。
谈到在汇丰的生活,季圣智十分感慨。本科的学习生活习惯让他习惯了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而刚到汇丰时大大小小的规章纪律让他觉得十分难以接受。为什么研究生要这么严格,那时的他很难理解,甚至因为这些小事与老师发生过很多次争辩。在汇丰读书时,用他的话说,他就是这样一个自由的、叛逆的同学。然而,汇丰“商界军校”的风格,大大小小的纪律多多少少还是让他体会到了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研究生生活,一个不守陈规的随性青年开始变得相对守纪律起来,汇丰慢慢培养起他对权威的敬畏感。而正是这种纪律性和对权威的敬畏,让他在职业生涯中获益匪浅。商界沉浮,面对巨大利益的诱惑,很多人可能会慢慢失去底线,蔑视规则,而这很容易导致犯大错。正是汇丰“商界军校”的培养,这种军人精神的灌输,让他守住底线,保持端正的态度。
魏国兴、钱争彦:爱情事业双丰收
见到魏国兴师兄和钱争彦师姐的时候,他们正在09级校友座谈会上和昔日的同窗好友回忆当年的美好岁月,两人中间坐着他们2岁大的爱情结晶。魏国兴师兄是管理金融双硕2009级的校友,目前就职于天图资本, 在研一时认识了同班同学钱争彦师姐,两人从相识相知到恋爱结婚再到后来有了“汇丰BABY”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魏国兴师兄本科毕业于北大生科,他认为在汇丰商学院的三年是非常有收获的,学院开设的课程很实用,能够使他从一个“理工男”很快转变为对行业有所了解的“金融男”。作为汇丰商学院更名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09级的校友们已经享受到了“老三届”师兄师姐创下的汇丰品牌效应,丰富的校友资源使得汇丰的学生眼界更加开阔,找实习、找工作也相对轻松了,但是汇丰的学生也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断刻苦学习,追求上进,提升自身素质,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当时大家都有着一种拼搏的精神,我也是这样的,想着要在金融领域好好干一番,特别有动力。”
师兄给师弟师妹们提出的建议是多跟老师和长辈交流。“和老师的交流能够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毕竟他们是长辈,眼界更加开阔,心态更加豁达。他们虽然不会就某一个问题对你进行特别具体的指导,但是却会影响你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态度”当时,魏国兴师兄从研一开始做David Ong老师的助研,在两年半中与David Ong老师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在科研学习和毕业论文上,David Ong老师都给了师兄非常大的帮助。
对于目前的生活,师兄师姐都表示稳定的工作,美满的家庭,健康的身体让他们很满足,也表达了对汇丰商学院的祝福和期望,希望新一代汇丰人多学习,多看书,好好珍惜在汇丰的三年。
或感恩,或感动,汇丰的三年,每个校友都可以说出许多精彩的故事,难忘的经历,这段求学岁月注定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中留下重要的一笔。而离开汇丰,他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期待各位校友带着汇丰商学院的热切期望,奋力前行,在各行各业中发挥所能,为母校增光添彩!
吴显勇:踏实勤干,创业先锋
身为投哪网的创始人,吴先勇师兄通过短短数年的奋斗,便在P2P领域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刚过而立之年的吴显勇师兄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005级的校友,2008年毕业后就职于申银万国证券投资银行部,后又自主创立深圳大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在债权、融资方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
回忆起汇丰的生活,吴现勇师兄感慨万千。2005年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原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招生的第一年,在师兄的回忆中,当时学院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是比较艰苦的,“现在的学生生活可幸福多了!”2005级校友入学时,既没有现在气派的大楼,也没有如此强大的师资力量,双硕士项目也是在入学之后几个月才批下来。更艰难的是,在创始初期,深圳商学院在业界的名气远远比不上北大光华或者清华经管,“海老师当时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他就好像一个导演,指挥着我们这群演员在打造一个精品的节目。”在条件艰苦和资源匮乏的压力下,吴显勇师兄将主要精力都投入了学习中,并且在经济学、金融学的专业知识方面收获颇丰。更重要的是,在汇丰的三年让他收获了一份心态,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这得感谢学院给我们的好机会,让我们可以跟老师们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老师们的人生经历和他们看待事情的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 在汇丰的三年让他更加成熟和历练了,更加期待新的机遇和不一样的人生。
吴显勇师兄将三年汇丰生活带给他的心态概括成三句话: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这其实也是创业需要的心态。在创业初期最困难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你,但是心理上也不能浮躁,不能溃败,要坚持下来,心理上能承受多少磨练是一个人未来能走多远的衡量标准之一。”金融行业的诱惑是很多的,要想成功必须要抵得住诱惑。汇丰商学院对学生实习有着明确的规定,在研究生阶段的前一年半不允许实习,吴显勇师兄认为这对学生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沉下心来扎扎实实打好万丈高楼的基础,才能“来日方长”。师兄用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在短期来看貌似是很大诱惑,但是将目光放长远一些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图1:吴显勇师兄回忆汇丰生活
汇丰商学院自建院之初就非常重视班集体建设,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不仅使吴显峰师兄收获了一份平和的心态,更收获了一份同学间的情谊。师兄回忆到,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当时班里同学为了争一份实习闹得不愉快,肖耿老师教育他们:“你们现在这些眼前的利益从长远看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同学之间的情谊。”这件事对师兄的触动很大。毕业至今,虽然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各地的不同行业、不同岗位,05级经济金融班的三十多位同学对这个班集体仍然有非常高的认同感,定期组织聚会,交流感情。这种永不磨灭的同窗情谊是汇丰送给所有校友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作为汇丰品牌的开拓者之一,吴显勇师兄对学院未来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也给新一代汇丰人提出了建议,希望师弟师妹们不论在学习、实习还是工作上都能“踏踏实实地干”,初入社会,勤勉和付出很重要,也要拥有长远的目光,豁达的心态和勤奋的态度,相信眼前的远没有未来美好。
季圣智:汇丰教会我对权威、纪律的敬畏
季圣智,来自09级管理学-金融学双硕士班,现在是康达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康达尔前海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么年轻就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很多人对他的职业路径充满好奇,其实,他并不是一毕业就去掌管公司了,相反,在那年毕业季,他选择了投资银行,在香港的招银国际,他开始了金融之路。然而,一年的投行工作,让他更加清晰地认清了自己未来的发展路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投资银行,找准自己的方向才是关键。于是,离开香港,回归实业,带着投行的实践经验,他渐渐找准了自己的路。他以职业经理人身份加入康达尔公司,正赶上公司转型的重大机遇,靠实践经验和所学知识,他成功帮助公司实现转型。
谈到在汇丰的生活,季圣智十分感慨。本科的学习生活习惯让他习惯了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而刚到汇丰时大大小小的规章纪律让他觉得十分难以接受。为什么研究生要这么严格,那时的他很难理解,甚至因为这些小事与老师发生过很多次争辩。在汇丰读书时,用他的话说,他就是这样一个自由的、叛逆的同学。然而,汇丰“商界军校”的风格,大大小小的纪律多多少少还是让他体会到了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研究生生活,一个不守陈规的随性青年开始变得相对守纪律起来,汇丰慢慢培养起他对权威的敬畏感。而正是这种纪律性和对权威的敬畏,让他在职业生涯中获益匪浅。商界沉浮,面对巨大利益的诱惑,很多人可能会慢慢失去底线,蔑视规则,而这很容易导致犯大错。正是汇丰“商界军校”的培养,这种军人精神的灌输,让他守住底线,保持端正的态度。

图2:季圣智师兄接受采访
提到在汇丰的学习,他以一个过来人的体会告诫师弟师妹们要平静对待学业,千万不要太在意在团队合作中的得失。特别是要注意心态的调整,保持快乐的心态,对平衡学业和生活十分有利。另外,要广交朋友,多多运动,为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魏国兴、钱争彦:爱情事业双丰收
见到魏国兴师兄和钱争彦师姐的时候,他们正在09级校友座谈会上和昔日的同窗好友回忆当年的美好岁月,两人中间坐着他们2岁大的爱情结晶。魏国兴师兄是管理金融双硕2009级的校友,目前就职于天图资本, 在研一时认识了同班同学钱争彦师姐,两人从相识相知到恋爱结婚再到后来有了“汇丰BABY”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图3:魏国兴师兄、钱争彦师姐和“汇丰BABY”
在钱争彦师姐的回忆中,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时汇丰的硬件、软件条件远没有现在这么好,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学习的热情,同学之间的感情也非常亲密。在当时,每个月管理金融双硕班的班委都会组织集体生日,有一次是圣诞夜的时候在莲花山的山顶上过的。“当时可冷了!但是大家都在一起还挺有意思的。”师姐笑着回忆。魏国兴师兄本科毕业于北大生科,他认为在汇丰商学院的三年是非常有收获的,学院开设的课程很实用,能够使他从一个“理工男”很快转变为对行业有所了解的“金融男”。作为汇丰商学院更名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09级的校友们已经享受到了“老三届”师兄师姐创下的汇丰品牌效应,丰富的校友资源使得汇丰的学生眼界更加开阔,找实习、找工作也相对轻松了,但是汇丰的学生也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断刻苦学习,追求上进,提升自身素质,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当时大家都有着一种拼搏的精神,我也是这样的,想着要在金融领域好好干一番,特别有动力。”
师兄给师弟师妹们提出的建议是多跟老师和长辈交流。“和老师的交流能够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毕竟他们是长辈,眼界更加开阔,心态更加豁达。他们虽然不会就某一个问题对你进行特别具体的指导,但是却会影响你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态度”当时,魏国兴师兄从研一开始做David Ong老师的助研,在两年半中与David Ong老师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在科研学习和毕业论文上,David Ong老师都给了师兄非常大的帮助。
对于目前的生活,师兄师姐都表示稳定的工作,美满的家庭,健康的身体让他们很满足,也表达了对汇丰商学院的祝福和期望,希望新一代汇丰人多学习,多看书,好好珍惜在汇丰的三年。
或感恩,或感动,汇丰的三年,每个校友都可以说出许多精彩的故事,难忘的经历,这段求学岁月注定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中留下重要的一笔。而离开汇丰,他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期待各位校友带着汇丰商学院的热切期望,奋力前行,在各行各业中发挥所能,为母校增光添彩!
(供稿人:梁爽 张睿 摄影:郑非 王楚 编辑:王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