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实务系列讲座4——《解读保险本质:另类金融》
2015-04-16 16:05:02
【汇通社讯】4月14日晚7点,生命人寿副董事长、被业界誉为“中国保额分红之父”的杨智呈做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为北大学子带来题为《解读保险本质:另类金融》的精彩讲座,与同学们畅谈他对保险行业现状的认识和未来趋势的思考。

杨智呈先生是北京大学数学系本科83级校友,曾供职于新华人寿担任总精算师等职务。他于2009年底加盟生命人寿,历任总精算师、总经理,兼任生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副董事长、中国精算师协会常务理事、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等职务。现在担任生命人寿副董事长一职。杨智呈先生是我国第一批认证的中国精算师,曾赴哈佛大学学习商业管理,并于瑞士苏黎世保险集团积累工作经验,他开创了中国大陆保额分红机制,被业界誉为“中国保额分红之父”。
杨智呈先生首先对保险行业当今出现的“冰火两重天”现象进行了阐释,让同学们对保险业当今的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杨智呈先生指出,供需错配导致了保险销售出现了诸多问题,然而,另一方面,保险资金在市场上又受到了热烈追捧,保险资金在股市的动作受到各方的积极关注。导致销售端和投资端的形象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销售队伍的草根性,保障型产品不易被接受,造成保险市场口碑较差。
接下来,杨智呈先生详细介绍了保险业的多重属性,让同学们对保险行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角度。杨智呈先生介绍到,保险业是交叉性行业,我们应该“三位一体”地认识保险业。所谓“三位一体”,就是指保险的职能定位是风险保障、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个方面。保险业既在做储蓄投资、财富管理等金融服务,又通过企业年金、健康管理、养老地产等参与社会管理,同时又与社保体系交叉,与社会保障密切相关。杨智呈先生还特别突出了保险业的文化属性,指出保险是与人们的生命观、风险观、金钱观、价值观紧密相关的,而这又有着显著的文化差异。

随后,杨智呈先生运用“冷钱”和“热钱”的理论将保险行业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了对比和区分,揭示了保险行业的本质。保险行业是冷钱为主导,强调的是保障和远期回报,强调财富对生命的意义,然而其他金融机构则主要以金融事件为触发,强调财富的绝对积累和当期的绝对回报。当谈到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时,杨智呈先生引用了巴菲特模式和“护城河”理论,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保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巴菲特模式是以财险为核心的控股模式,对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是低成本甚至负成本的浮存金,保险公司可用于做长期投资。而 “护城河”理论主要是针对寿险而言,寿险可以实现“一次销售,多次收入”,从而积累巨额资金,产生续期滚雪球效应,再加上筹资成本越来越低,所以保险行业具备其长期的投资优势。
在演讲的最后,杨智呈先生描述了保险行业在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指出中国家庭资产重新配置的空间巨大,并鼓励更多同学未来抓住保险业的发展机遇,参与到保险行业中来。此后,大家针对讲座内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气氛十分热烈,杨智呈先生一一作了解答。深入的交流让大家对保险行业又有了更新的认识,此次讲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杨智呈先生是北京大学数学系本科83级校友,曾供职于新华人寿担任总精算师等职务。他于2009年底加盟生命人寿,历任总精算师、总经理,兼任生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副董事长、中国精算师协会常务理事、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等职务。现在担任生命人寿副董事长一职。杨智呈先生是我国第一批认证的中国精算师,曾赴哈佛大学学习商业管理,并于瑞士苏黎世保险集团积累工作经验,他开创了中国大陆保额分红机制,被业界誉为“中国保额分红之父”。
杨智呈先生首先对保险行业当今出现的“冰火两重天”现象进行了阐释,让同学们对保险业当今的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杨智呈先生指出,供需错配导致了保险销售出现了诸多问题,然而,另一方面,保险资金在市场上又受到了热烈追捧,保险资金在股市的动作受到各方的积极关注。导致销售端和投资端的形象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销售队伍的草根性,保障型产品不易被接受,造成保险市场口碑较差。
接下来,杨智呈先生详细介绍了保险业的多重属性,让同学们对保险行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角度。杨智呈先生介绍到,保险业是交叉性行业,我们应该“三位一体”地认识保险业。所谓“三位一体”,就是指保险的职能定位是风险保障、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个方面。保险业既在做储蓄投资、财富管理等金融服务,又通过企业年金、健康管理、养老地产等参与社会管理,同时又与社保体系交叉,与社会保障密切相关。杨智呈先生还特别突出了保险业的文化属性,指出保险是与人们的生命观、风险观、金钱观、价值观紧密相关的,而这又有着显著的文化差异。

随后,杨智呈先生运用“冷钱”和“热钱”的理论将保险行业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了对比和区分,揭示了保险行业的本质。保险行业是冷钱为主导,强调的是保障和远期回报,强调财富对生命的意义,然而其他金融机构则主要以金融事件为触发,强调财富的绝对积累和当期的绝对回报。当谈到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时,杨智呈先生引用了巴菲特模式和“护城河”理论,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保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巴菲特模式是以财险为核心的控股模式,对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是低成本甚至负成本的浮存金,保险公司可用于做长期投资。而 “护城河”理论主要是针对寿险而言,寿险可以实现“一次销售,多次收入”,从而积累巨额资金,产生续期滚雪球效应,再加上筹资成本越来越低,所以保险行业具备其长期的投资优势。
在演讲的最后,杨智呈先生描述了保险行业在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指出中国家庭资产重新配置的空间巨大,并鼓励更多同学未来抓住保险业的发展机遇,参与到保险行业中来。此后,大家针对讲座内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气氛十分热烈,杨智呈先生一一作了解答。深入的交流让大家对保险行业又有了更新的认识,此次讲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撰稿人:张睿 摄影:郑非、郑哲 编辑:王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