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教学课程受到国际学生的欢迎
2015-06-16 10:51:02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中国研究》课程是在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教授的大力支持下,于2014-2015学年度春季学期开设的创新课程。该课程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机制,配合商学院的总体教学,逐步培养既具备跨文化管理能力又了解中国国情的复合型人才,帮助国际学生“从走进中国到了解中国、从理解中国到喜爱中国”,“培养一批文化使节、造就一代商业领袖、选拔一群绿色天使”。
2015年3月2日《中国研究》课程开始上课,课程责任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助理黄海峰教授亲自宣讲,向国际学生介绍了《中国研究》课程的目的意义、课程设置、未来规划等,展现该课程的精髓与内涵,使同学们对课程安排有了系统的了解。黄海峰教授将来自10多个国家的35位国际学生编排成四个小组:社会文化组、经济转型组、生态环境组和金融管理组,围绕这四个领域展开研究。该课程授课方式灵活、形式多样,教学实践相结合,总体可划分为理论学习篇、四川考察篇、企业参访篇和期末考核篇四个部分。
第一篇 聆听专家讲座 夯实理论基础
《中国研究》课程不拘泥于书本,通过开设一系列的名家讲座,让同学们在与知名专家学者的互动学习交流中,全方位的了解中国现状,快速夯实理论基础。
“生态,低碳与绿色经济”
2015年3月5日,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创院院长耿旭教授应黄海峰教授邀请,在《中国研究》的课堂上发表了题为“生态,低碳与绿色经济”的主题演讲,以工科结合商科,向同学们展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商机。

黄海峰教授还邀请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绿色经济研究中心执行秘书长吴笛同学,就当前中国的绿色经济和环保现状与国际学生进行交流,极大地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同学们积极发问,现场气氛活跃。


当天正逢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黄海峰教授为国际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并邀请大家一起共享节日聚会,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温馨的民俗体验课,让身在异乡的国际学生们倍受感动,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
“中国经济转型以及中德经济转型对比”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为了让国际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经济转型的现状,2015年3月9日,黄海峰教授特别邀请了这方面的专家——欧盟地区委员会前秘书长Gerhard Stahl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孔繁敏副教授,两位教授分别就“中德经济转型的对比分析”、“中国经济及经济转型中的劳动力市场”发表演讲,在聆听和交流中,同学们对中国经济转型有了更为深刻的见解。




“中国是否仍然为发展中国家?”
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2015年3月19日,黄海峰教授精心组织策划了一场辩论比赛,辩论主题为“中国是否仍然为发展中国家”,四个小组的同学以组为单位,积极参赛。大家准备充分,侃侃而谈,唇枪舌剑、刀光剑影,现场战况激烈。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思想碰撞、互相学习的良机。经过这场辩论赛,同学们对中国目前的发展和转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中国企业并购及交易流程”
2015年3月23日,银硃合伙人有限公司主管Steven He先生以“中国企业并购及交易流程”为主题,为国际学生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中国企业并购及流程,同时介绍了咨询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与就业,满满的干货,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好评。



“中国就业市场及职业发展和求职技巧培训”
2015年4月16日,汇丰银行(中国)人力资源总监张诗君先生应黄海峰教授的邀请,做客《中国研究》课堂,为国际学生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职业发展讲座。作为人力总监,张先生在求职招聘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讲座伊始,张先生亲切与学生分享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历程,回忆自己从澳洲求学工作一路到中国发展的过往,迅速和同学们拉近了距离。随后,他介绍了中国、尤其是银行业的就业市场,并为同学们今后的求职提供技巧。


“中国经济增长及其观点”
2015年4月20日,黄海峰教授特别邀请了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教授,为国际学生介绍中国经济增长及现有国家经济政策等问题,海院长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以及未来的预测出发,结合经济学理论和自身经历,让原本理论化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中国金融业发展及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顺利举办”
2015年4月23日下午,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19教室,一场别开生面的深圳金融国际研讨会热烈举行。
此次研讨会是《中国研究》课程联合深圳市金融人才协会,在深圳鼎宝宏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共同承办。前欧盟地区委员会秘书长、北大汇丰商学院访问教授Gerhard Stahl先生,深圳鼎宝宏集团董事长、深圳市绿色经济研究会会长洪汉忠先生,深圳市金融人才协会会长、博时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经理王红欣博士,深圳市金融人才协会副会长、平安集团组织规划部经理阮华伟先生,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先生,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资本市场部总经理潘永华先生,分别受邀参加研讨会并各自发表精彩演讲。


黄海峰教授首先致辞并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基本情况,黄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金融管理的重要性,提醒与会者关注金融风险防范。随后,Gerhard Stahl教授在演讲中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力的促进“一带一路”计划的建设,中国也将借此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金融体系。洪汉忠先生在致辞中对各界给予深圳鼎宝宏集团和深圳市绿色经济研究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期待各位同学继续积极参与研究会的各项活动。王红欣博士、阮华伟先生、潘永华先生、俞平康先生分别以“当今的财富管理与投资策略挑战”、“中国金融行业概述”、“信托公司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大周期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为题发表演讲,内容丰富多彩,为同学们全方位剖析中国的金融市场和管理。



会后,在鼎宝宏集团洪汉忠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与会嘉宾和同学前往深圳蓝汐酒店,继续就中国金融业发展、产业升级和绿色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




第二篇 深入中国内陆 四川实证考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只有结合实践才能出真知。2015年4月2日-6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中国研究》课程四川实证考察团的同学们在黄海峰教授的带领下远赴中国西南内陆——四川省,展开实地调研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调研地政府、人民以及北大校友们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更得到汇丰商学院师生的广泛好评和大力支持,其中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教授Insook Lee老师更是拿出自己的经费,为一位访问团成员四川之行的机票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四天四夜的行程中,来自11个国家的23位国际学生实地支教、调研生态、参访古镇、游览古迹,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的中国求学生涯编织了难忘的回忆。
传播绿色教育,捐建爱心智库
2015年4月3日,在黄海峰教授带领下,《中国研究》四川访问团不远千里,深入四川省屏山县锦屏镇中学和乡村开展“中国研究”为课题的绿色生态调研和支教活动。

来到锦屏中学,北大汇丰的老师和留学生们分为4个调研组,分别进入该中学4个班开展教学互动,于是,走廊边、操场上、教室里,一堂堂跨国别、年龄的开放式大课堂精彩上演。他们不拘一格、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引人入胜,让现场气氛相当活跃,不时引发学生们的欢声笑语和掌声,互动热烈。原计划40分钟的互动教学,推迟了整整20分钟,北大师生与锦屏师生们仍意犹未尽,依依不舍。




“我这么大了,还第一次与外国朋友零距离接触。北大师生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教学方式的独特,课堂的活跃气氛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这样的课堂是我向往的。”锦屏中学八年级一班学生王修平如是说。
当天,黄海峰教授还代表北大汇丰和国际生态发展联盟进行了“夏光图书馆”挂牌成立以及捐赠活动,转交了张象枢教授、王芾女士等人筹集的图书馆启动购书资金,及国际生态发展联盟陈爱青女士、北京工业大学王昕宇博士等在北京募捐获得的近1000本图书。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资深学者张象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罗红波研究员,以及九十四岁高龄的北京大学杨辛教授等一批资深专家、学者也纷纷为图书馆题词贡献墨宝。



锦屏镇党委书记陶恩来先生感动地说:“感谢北大师生给我们锦屏送来智库,办教育最重要的是理念,有了学校师生员工内因的驱动,加上北大师生及国际生态联盟的助推,相信我们锦屏的教育会锦上添花,锦屏的绿色经济会硕果累累!”
对此次锦屏中学的支教活动,黄海峰教授动情的说:“绿色天使需要绿色教育的培养,北大汇丰商学院师生本次短暂的支教送来了理念,伴随时间的推移,依托锦屏中学全体师生勤劳、刻苦的创业精神,相信绿色教育会在锦屏中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支教活动结束后,在锦屏镇党委书记陶恩来先生的带领下,国际学生们深入当地农户家庭,与当地农民进行交流,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参观当地的生态镇园区,茶场采茶,果园采摘水果,对当地的生态进行实地调研,并就当地环境资源提出自己的发展建议。





参观古今水利,弘扬绿色理念
2015年4月4日,四川访问团分别参观了世界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和离堆公园、“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两处水利工程,一处为现代刚刚建设完毕、是全国电力系统的中坚力量,另一处则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却仍在恪尽职守的发挥作用,对这两处水利工程的对比调研非常具有学习意义。
4日清晨,访问团在四川省宜宾市锦屏镇党委书记陶恩来先生的帮助带领下,驱车前往位于四川省金沙江下游河段的向家坝水电站进行参观学习。素有世界第三大水电站之称的大坝让所有人在见到它的瞬间肃然起敬,雄伟壮观、巍然磅礴,这座于2006年正式开工、于2015年6月建设完工的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改善通航条件、防洪、灌溉、拦沙等综合效益,向家坝水电站产生的巨大电能主要输往华中、华东地区,其稳定的发电功能对全国的电力系统至关重要。




据陶书记介绍,当地民众为这座水电站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牺牲,水电站的建设淹没了那里的许多城镇,当地民众离开自己的家园迁往别处,可谓舍小家、保大家。听完这一系列的介绍后,大家除了感叹大坝的雄伟壮丽,更对那里生活的民众肃然起敬。


离开向家坝,访问团一行于下午时分抵达都江堰市,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离堆公园、都江堰水利工程。


伴随着导游的介绍,中外学生走进了这座迄今为止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却还一直在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的水利工程,她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通过对古今水利工程的实证考察、对比学习,中外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了绿色水利的概念,在感叹人类伟大智慧的同时,弘扬、传播绿色理念。
寻访道教起源,聆听校友分享
2015年4月5日,春雨淅沥,绿意盎然,清晨的青城山格外的清幽静谧,四川访问团冒着蒙蒙细雨开启了道教发源地——青城山的探寻之旅,一堂生动有趣的道教文化课精彩上演。
青城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目前为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伴着导游的讲解,同学们瞻仰名胜古迹,欣赏古代建筑和古今名人诗画词赋,从欣赏优美风光和神奇传说,到聆听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道教理论,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国际学生们纷纷感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此次道教文化的学习对于许多国际学生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切身体验和学习道教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奥妙精深。伴着轻快的下山的脚步,国际学生们交流着彼此的收获和体会,道教传统文化的学习之旅完美落幕。



四川访问团于下午时分抵达都江堰市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见到了期待已久的世界珍稀动物、中国国宝--大熊猫,憨态可掬、慵懒散漫的大熊猫们瞬间虏获了所有人的爱心。



从导游的介绍中,同学们得知,虽然大熊猫已经受到国家的保护,但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大熊猫的栖息环境遭到毁坏,其生存陷入更为严峻的境地。此次大熊猫基地的参观学习让同学们更深刻的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这不仅仅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更是为了保护地球上所有物种的生存繁衍。

晚上7点,访问团抵达成都著名的历史文化中心--宽窄巷子,参加由《中国研究》课程和北京大学四川校友会共同承办的校友交流活动。

交流会上,同学们与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功校友们交流学习,听前辈们分享他们的人生历程以及经验体会,同学们受益颇多,收获满满。“欢迎北大学子们来到四川成都,北大校友会就是你们在这里的家!”北大四川校友会会长黄斌先生说。

交流会期间校友会组织同学们观看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川剧以及“变脸”等节目,国际学生们被如此神奇、如此精彩的节目深深吸引,掌声、惊叹声热烈不断,国际学生们切身体会到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神奇和伟大,交流会在变脸节目后完美落幕。

学习孔子文化,回顾正视历史
2015年4月6日,四川访问团在黄海峰教授的带领下,前往素有“中国博物馆之乡”美誉的安仁古镇,参加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中国研究课程与成都孔裔国际公学共同举办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在成都孔裔国际公学执行董事孔令东先生以及部分师生和家长的陪同下,国际学生们参观了这所与国际充分接轨、满载中国传统文化的校园,学习和体会孔子的哲学和思想教育观。



交流会上黄海峰教授为此次交流活动致辞:“此次传统文化交流活动旨在加强两校之间的互动交流,让更多的国际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孔子圣贤流传千年至今的哲学观、思想观和教育观,同时通过国际学生参访中国内陆学校,为这里的孩子们开启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



交流会上,国际学生们为孔裔国际公学的孩子们解疑答惑,分享自己的留学经历和心路历程;在与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中,国际学生们更是上了一堂儒学课。会后两校互赠礼物,留作纪念。





下午两点,访问团抵达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参观了援华美军博物馆和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对于许多留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站在中国的角度看待历史,“我们不应回避历史,应该这样正视他。”此次博物馆参观活动让国际学生们更多的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更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历史问题。


为期四天的四川实证考察活动至此圆满结束。此次四川之行带领国际学生们真正的走进中国、了解中国,进而让更多的国际友人热爱中国。Seeing is believing,国际学生们从此次实证考察学习中收获的不仅是友谊、欢乐,更是对中国全新的认识和体会,这将更好的推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国际化进程。
第三篇 参访知名企业 加强校企互动
走进华为,探访世界领先通讯企业
2015年3月12日,《中国研究》课程的全体同学在黄海峰教授的带领下,走进华为基地参访学习。

作为目前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在接待人员的陪同和引导下,同学们参观了华为公司的展厅,了解了目前最为先进的通讯技术以及华为多种多样的产品设计,随后同学们在报告厅观看了华为公司的记录片,仔细聆听了企业领导关于华为公司的介绍,同学们兴致盎然,并积极提问互动。从这一系列的交流学习中,大家感受到华为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更在互动中得知了这个企业源源不断进步的理由,那就是她的使命: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实现客户的梦想。





参访五洲龙,探寻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之路
在去年合作的基础上,2015年3月26日,《中国研究》课程的同学们再次走进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公司董事长张景新先生对参访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五洲龙集团是以传统及新能源客车(公路客车、公交客车、旅游客车、校车等)为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是新能源客车的领航者。集团总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员工7000余人,技术研发人员600多人。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地区,以及40多个国家。海外销售配有专业的国际售后服务团队对客户进行实地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都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高管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配件和实验室的配件,并带领同学们亲自体验了公司自行研发的新能源公交车,对同学们的提问做出了全面的解答。



在与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后,企业领导邀请各位到访师生共赴晚餐,进一步交流。集团董事长张先生表示,五洲龙十分重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一行到访,同时对【中国研究】的课程设置与定位表示欣赏,希望与汇丰商学院 加强交流,共同进步。
聚焦中国经济窗口——前海
2015年3月30日,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投资推广处的陶鹏主任亲自接待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中国研究》特色课程的前海调研活动,参访团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助理黄海峰教授带队,先后参观了前海展厅、理解“前海梦”和时代主题,参观完毕后参访团听取深圳金融界人士做出的一系列关于经济转型和前海发展的报告。


本次前海调研交流会议由陶鹏主任主持。陶鹏主任以“前海新机遇”作为演讲主题对在座的各位留学生进行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基本概况、主要产业、政策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等方面的介绍。在交流会议最后的互动问答环节中,陶鹏对留学生提出的现阶段前海的硬件设施、国际学生是否拥有在前海管理局的实习机会、深港之间的协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交流会议结束之后,记者对陶鹏主任进行了简短的采访。陶鹏认为:此次交流会议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北大汇丰商学院与香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深港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汇丰学院致力于经济、金融、管理的前沿学术研究,培养商界领袖。而前海更是定位于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需要吸纳国际人才为前海的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双方的交流有利于打造多方共赢的局面。

交流会结束后黄教授又带领学生走进深圳鼎宝宏集团总部进行参访交流,其董事长洪汉忠先生是北大校友,洪总对参访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希望以后能与学校加强联系、增加合作机会。
参访中国最大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腾讯公司
2015年4月13日,《中国研究》课程全体学生在黄海峰教授带队下,来到腾讯深圳总部,对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的腾讯公司进行参访学习,腾讯公司同时也是目前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参访团在腾讯公司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腾讯展厅,同学们对腾讯公司的规模、业务模式及所提供的服务有了全面的了解。在参访中,同学们兴致盎然,积极互动,就腾讯的多元化发展、微信的现状、腾讯社区和微众银行等方面进行提问,现场气氛轻松活泼。展厅参观完毕后,同学们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报告厅,大家听取了一场对腾讯公司全方位介绍的报告,以小见大,同学们对整个互联网行业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第四篇 检验知识水平 收获累累硕果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中国研究》课程已经接近尾声。经过这一个模块的学习和实践,同学们收获了多少,又领悟了多少呢?
2015年4月27日,《中国研究》课程责任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助理黄海峰教授邀请前欧盟地区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访问教授Gerhard Stahl先生,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孔繁敏副教授以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教授雎岚博士、史蛟博士和Insook Lee博士,共同组建成《中国研究》课程期末答辩评审委员会,对同学们的期末表现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

期末答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小组展示,另一部分为个人展示和回答问题。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自信满满,从每个人的展示中都能够读出他们对《中国研究》课程所注入的感情:喜爱、怀念和感激,从他们展示的内容中都会发现,每个人都收获了累累硕果,每个人都备受启发。

期末答辩历时4个小时终于结束,答辩评审委员会的老师和班里的同学们坚持到了最后。令人感动的是,同学们带着早已准备好的鲜花,献给了黄教授和在场的老师们,感谢黄教授对他们的无私付出和辛苦培养,感谢在场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国研究》课程在温馨却难舍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期待明年的课程更加精彩!
2015年3月2日《中国研究》课程开始上课,课程责任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助理黄海峰教授亲自宣讲,向国际学生介绍了《中国研究》课程的目的意义、课程设置、未来规划等,展现该课程的精髓与内涵,使同学们对课程安排有了系统的了解。黄海峰教授将来自10多个国家的35位国际学生编排成四个小组:社会文化组、经济转型组、生态环境组和金融管理组,围绕这四个领域展开研究。该课程授课方式灵活、形式多样,教学实践相结合,总体可划分为理论学习篇、四川考察篇、企业参访篇和期末考核篇四个部分。
第一篇 聆听专家讲座 夯实理论基础
《中国研究》课程不拘泥于书本,通过开设一系列的名家讲座,让同学们在与知名专家学者的互动学习交流中,全方位的了解中国现状,快速夯实理论基础。
“生态,低碳与绿色经济”
2015年3月5日,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创院院长耿旭教授应黄海峰教授邀请,在《中国研究》的课堂上发表了题为“生态,低碳与绿色经济”的主题演讲,以工科结合商科,向同学们展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商机。


黄海峰教授还邀请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绿色经济研究中心执行秘书长吴笛同学,就当前中国的绿色经济和环保现状与国际学生进行交流,极大地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同学们积极发问,现场气氛活跃。


当天正逢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黄海峰教授为国际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并邀请大家一起共享节日聚会,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温馨的民俗体验课,让身在异乡的国际学生们倍受感动,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
“中国经济转型以及中德经济转型对比”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为了让国际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经济转型的现状,2015年3月9日,黄海峰教授特别邀请了这方面的专家——欧盟地区委员会前秘书长Gerhard Stahl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孔繁敏副教授,两位教授分别就“中德经济转型的对比分析”、“中国经济及经济转型中的劳动力市场”发表演讲,在聆听和交流中,同学们对中国经济转型有了更为深刻的见解。





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2015年3月19日,黄海峰教授精心组织策划了一场辩论比赛,辩论主题为“中国是否仍然为发展中国家”,四个小组的同学以组为单位,积极参赛。大家准备充分,侃侃而谈,唇枪舌剑、刀光剑影,现场战况激烈。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思想碰撞、互相学习的良机。经过这场辩论赛,同学们对中国目前的发展和转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中国企业并购及交易流程”
2015年3月23日,银硃合伙人有限公司主管Steven He先生以“中国企业并购及交易流程”为主题,为国际学生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中国企业并购及流程,同时介绍了咨询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与就业,满满的干货,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好评。



“中国就业市场及职业发展和求职技巧培训”
2015年4月16日,汇丰银行(中国)人力资源总监张诗君先生应黄海峰教授的邀请,做客《中国研究》课堂,为国际学生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职业发展讲座。作为人力总监,张先生在求职招聘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讲座伊始,张先生亲切与学生分享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历程,回忆自己从澳洲求学工作一路到中国发展的过往,迅速和同学们拉近了距离。随后,他介绍了中国、尤其是银行业的就业市场,并为同学们今后的求职提供技巧。



2015年4月20日,黄海峰教授特别邀请了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教授,为国际学生介绍中国经济增长及现有国家经济政策等问题,海院长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以及未来的预测出发,结合经济学理论和自身经历,让原本理论化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中国金融业发展及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顺利举办”
2015年4月23日下午,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19教室,一场别开生面的深圳金融国际研讨会热烈举行。
此次研讨会是《中国研究》课程联合深圳市金融人才协会,在深圳鼎宝宏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共同承办。前欧盟地区委员会秘书长、北大汇丰商学院访问教授Gerhard Stahl先生,深圳鼎宝宏集团董事长、深圳市绿色经济研究会会长洪汉忠先生,深圳市金融人才协会会长、博时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经理王红欣博士,深圳市金融人才协会副会长、平安集团组织规划部经理阮华伟先生,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先生,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资本市场部总经理潘永华先生,分别受邀参加研讨会并各自发表精彩演讲。


黄海峰教授首先致辞并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基本情况,黄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金融管理的重要性,提醒与会者关注金融风险防范。随后,Gerhard Stahl教授在演讲中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力的促进“一带一路”计划的建设,中国也将借此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金融体系。洪汉忠先生在致辞中对各界给予深圳鼎宝宏集团和深圳市绿色经济研究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期待各位同学继续积极参与研究会的各项活动。王红欣博士、阮华伟先生、潘永华先生、俞平康先生分别以“当今的财富管理与投资策略挑战”、“中国金融行业概述”、“信托公司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大周期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为题发表演讲,内容丰富多彩,为同学们全方位剖析中国的金融市场和管理。



会后,在鼎宝宏集团洪汉忠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与会嘉宾和同学前往深圳蓝汐酒店,继续就中国金融业发展、产业升级和绿色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只有结合实践才能出真知。2015年4月2日-6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中国研究》课程四川实证考察团的同学们在黄海峰教授的带领下远赴中国西南内陆——四川省,展开实地调研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调研地政府、人民以及北大校友们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更得到汇丰商学院师生的广泛好评和大力支持,其中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教授Insook Lee老师更是拿出自己的经费,为一位访问团成员四川之行的机票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四天四夜的行程中,来自11个国家的23位国际学生实地支教、调研生态、参访古镇、游览古迹,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的中国求学生涯编织了难忘的回忆。
传播绿色教育,捐建爱心智库
2015年4月3日,在黄海峰教授带领下,《中国研究》四川访问团不远千里,深入四川省屏山县锦屏镇中学和乡村开展“中国研究”为课题的绿色生态调研和支教活动。






“我这么大了,还第一次与外国朋友零距离接触。北大师生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教学方式的独特,课堂的活跃气氛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这样的课堂是我向往的。”锦屏中学八年级一班学生王修平如是说。
当天,黄海峰教授还代表北大汇丰和国际生态发展联盟进行了“夏光图书馆”挂牌成立以及捐赠活动,转交了张象枢教授、王芾女士等人筹集的图书馆启动购书资金,及国际生态发展联盟陈爱青女士、北京工业大学王昕宇博士等在北京募捐获得的近1000本图书。








对此次锦屏中学的支教活动,黄海峰教授动情的说:“绿色天使需要绿色教育的培养,北大汇丰商学院师生本次短暂的支教送来了理念,伴随时间的推移,依托锦屏中学全体师生勤劳、刻苦的创业精神,相信绿色教育会在锦屏中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支教活动结束后,在锦屏镇党委书记陶恩来先生的带领下,国际学生们深入当地农户家庭,与当地农民进行交流,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参观当地的生态镇园区,茶场采茶,果园采摘水果,对当地的生态进行实地调研,并就当地环境资源提出自己的发展建议。






2015年4月4日,四川访问团分别参观了世界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和离堆公园、“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两处水利工程,一处为现代刚刚建设完毕、是全国电力系统的中坚力量,另一处则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却仍在恪尽职守的发挥作用,对这两处水利工程的对比调研非常具有学习意义。
4日清晨,访问团在四川省宜宾市锦屏镇党委书记陶恩来先生的帮助带领下,驱车前往位于四川省金沙江下游河段的向家坝水电站进行参观学习。素有世界第三大水电站之称的大坝让所有人在见到它的瞬间肃然起敬,雄伟壮观、巍然磅礴,这座于2006年正式开工、于2015年6月建设完工的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改善通航条件、防洪、灌溉、拦沙等综合效益,向家坝水电站产生的巨大电能主要输往华中、华东地区,其稳定的发电功能对全国的电力系统至关重要。




据陶书记介绍,当地民众为这座水电站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牺牲,水电站的建设淹没了那里的许多城镇,当地民众离开自己的家园迁往别处,可谓舍小家、保大家。听完这一系列的介绍后,大家除了感叹大坝的雄伟壮丽,更对那里生活的民众肃然起敬。


离开向家坝,访问团一行于下午时分抵达都江堰市,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离堆公园、都江堰水利工程。


伴随着导游的介绍,中外学生走进了这座迄今为止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却还一直在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的水利工程,她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通过对古今水利工程的实证考察、对比学习,中外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了绿色水利的概念,在感叹人类伟大智慧的同时,弘扬、传播绿色理念。
寻访道教起源,聆听校友分享
2015年4月5日,春雨淅沥,绿意盎然,清晨的青城山格外的清幽静谧,四川访问团冒着蒙蒙细雨开启了道教发源地——青城山的探寻之旅,一堂生动有趣的道教文化课精彩上演。
青城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目前为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伴着导游的讲解,同学们瞻仰名胜古迹,欣赏古代建筑和古今名人诗画词赋,从欣赏优美风光和神奇传说,到聆听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道教理论,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国际学生们纷纷感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此次道教文化的学习对于许多国际学生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切身体验和学习道教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奥妙精深。伴着轻快的下山的脚步,国际学生们交流着彼此的收获和体会,道教传统文化的学习之旅完美落幕。















学习孔子文化,回顾正视历史
2015年4月6日,四川访问团在黄海峰教授的带领下,前往素有“中国博物馆之乡”美誉的安仁古镇,参加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中国研究课程与成都孔裔国际公学共同举办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在成都孔裔国际公学执行董事孔令东先生以及部分师生和家长的陪同下,国际学生们参观了这所与国际充分接轨、满载中国传统文化的校园,学习和体会孔子的哲学和思想教育观。







交流会上,国际学生们为孔裔国际公学的孩子们解疑答惑,分享自己的留学经历和心路历程;在与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中,国际学生们更是上了一堂儒学课。会后两校互赠礼物,留作纪念。





下午两点,访问团抵达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参观了援华美军博物馆和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对于许多留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站在中国的角度看待历史,“我们不应回避历史,应该这样正视他。”此次博物馆参观活动让国际学生们更多的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更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历史问题。



第三篇 参访知名企业 加强校企互动
走进华为,探访世界领先通讯企业
2015年3月12日,《中国研究》课程的全体同学在黄海峰教授的带领下,走进华为基地参访学习。








在去年合作的基础上,2015年3月26日,《中国研究》课程的同学们再次走进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公司董事长张景新先生对参访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五洲龙集团是以传统及新能源客车(公路客车、公交客车、旅游客车、校车等)为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是新能源客车的领航者。集团总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员工7000余人,技术研发人员600多人。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地区,以及40多个国家。海外销售配有专业的国际售后服务团队对客户进行实地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都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高管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配件和实验室的配件,并带领同学们亲自体验了公司自行研发的新能源公交车,对同学们的提问做出了全面的解答。




聚焦中国经济窗口——前海
2015年3月30日,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投资推广处的陶鹏主任亲自接待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中国研究》特色课程的前海调研活动,参访团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助理黄海峰教授带队,先后参观了前海展厅、理解“前海梦”和时代主题,参观完毕后参访团听取深圳金融界人士做出的一系列关于经济转型和前海发展的报告。


本次前海调研交流会议由陶鹏主任主持。陶鹏主任以“前海新机遇”作为演讲主题对在座的各位留学生进行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基本概况、主要产业、政策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等方面的介绍。在交流会议最后的互动问答环节中,陶鹏对留学生提出的现阶段前海的硬件设施、国际学生是否拥有在前海管理局的实习机会、深港之间的协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交流会结束后黄教授又带领学生走进深圳鼎宝宏集团总部进行参访交流,其董事长洪汉忠先生是北大校友,洪总对参访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希望以后能与学校加强联系、增加合作机会。
参访中国最大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腾讯公司
2015年4月13日,《中国研究》课程全体学生在黄海峰教授带队下,来到腾讯深圳总部,对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的腾讯公司进行参访学习,腾讯公司同时也是目前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参访团在腾讯公司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腾讯展厅,同学们对腾讯公司的规模、业务模式及所提供的服务有了全面的了解。在参访中,同学们兴致盎然,积极互动,就腾讯的多元化发展、微信的现状、腾讯社区和微众银行等方面进行提问,现场气氛轻松活泼。展厅参观完毕后,同学们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报告厅,大家听取了一场对腾讯公司全方位介绍的报告,以小见大,同学们对整个互联网行业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第四篇 检验知识水平 收获累累硕果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中国研究》课程已经接近尾声。经过这一个模块的学习和实践,同学们收获了多少,又领悟了多少呢?
2015年4月27日,《中国研究》课程责任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助理黄海峰教授邀请前欧盟地区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访问教授Gerhard Stahl先生,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孔繁敏副教授以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教授雎岚博士、史蛟博士和Insook Lee博士,共同组建成《中国研究》课程期末答辩评审委员会,对同学们的期末表现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

期末答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小组展示,另一部分为个人展示和回答问题。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自信满满,从每个人的展示中都能够读出他们对《中国研究》课程所注入的感情:喜爱、怀念和感激,从他们展示的内容中都会发现,每个人都收获了累累硕果,每个人都备受启发。

期末答辩历时4个小时终于结束,答辩评审委员会的老师和班里的同学们坚持到了最后。令人感动的是,同学们带着早已准备好的鲜花,献给了黄教授和在场的老师们,感谢黄教授对他们的无私付出和辛苦培养,感谢在场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国研究》课程在温馨却难舍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期待明年的课程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