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无声的力量——记第二届大梅沙论坛上的北大汇丰志愿者

2015-11-23 16:48:21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志愿者非常有想法,很多同学在论坛期间展现出惊人的高效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负责态度,让人感动。”第二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负责志愿者对接工作的李江。


       李铁映、张梅颖、巴罗佐、朱棣文、张五常、厉以宁、郑新立、李灏、厉有为、海闻、樊纲、任志强、王文银、汪建…… 11月13、14日,近百位来自全球各地政界、商界、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嘉宾汇聚深圳大梅沙,在第二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上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本届论坛由民间智库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主办,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协办。论坛除开幕式和主旨演讲外,还设有中国改革论坛、中国经济学家论坛、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国际企业创新论坛等四大专题论坛,以及新常态与理论创新、新常态与法治建设、新常态与新文化等三大分论坛。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上,一批青年志愿者活跃在论坛的台前幕后,为会议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保障。据介绍,参加此次论坛志愿服务大部分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他们以热情的服务、耐心细致的解答以及贯穿其中的智慧与奉献精神,给参会者和组织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十位同学分布在不同的岗位上,有的负责理事会成员的引导和签到工作,有的全程服务于贵宾,有的引导参会者进入会场或餐厅,有的负责物资搬运工作,有的协调媒体记者等等。在圆满完成了志愿服务后,记者有幸采访了他们。

       “还记得第一天晚上抵达会场,刚刚安顿下来的同学们就开始为第二天的论坛开幕式忙碌起来。”此次志愿者组长高迎红同学回忆说,“安达师兄、广源师弟和荣宾师弟作为会务组的男壮丁在后背几乎全被汗水浸湿的情况下喝了红牛继续搬运材料。还记得冠琳在酒店门口忙前忙后引导大家去会场就餐,也记得怡君稳稳扶住厉以宁老先生下台阶,也记得晚上大家忙活完都吃得肚滚腰圆的时候,却发现晨坤和紫雯还坚守在签到第一线而饥肠辘辘……”

       志愿者们用自己的靠谱、认真和勤劳为论坛顺利进行做出了保障,为各个分论坛之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和小伙伴们一起努力让这项为期两天的盛事顺利进行是难忘的”,王紫雯同学说到。

       忙碌的志愿服务之外,同学们认为参加此次活动很有收获,并感谢学院为大家争取到了这届论坛的志愿者机会,让大家能够近距离接触高端平台和前沿观点。比如,企业家对空间应用的畅想,张五常教授对国内房价独特的观点,朱棣文先生对教育环境的看法等等。樊丹悦同学通过此次论坛对国内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以及如何理论结合实际有了一定的了解,科技创新讲座让她体验到了超出想象的技术进步对生活带来的便利。杨渊同学参加了国际企业创新论坛的志愿服务,她在论坛上听到了很多中国企业家对于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看法,深切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的活力和潜力。
 


       志愿者们对此次论坛本身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亲身参与到论坛准备工作中,并主办方的同事谈论,才深刻地体会到举办这样一次高层次论坛的重重阻力和艰辛,尤其是当论坛的主题涉及改革、法治建设这些敏感话题的时候。真心为论坛主办方的努力和坚持点赞。”夏子乔同学总结到。

       王紫雯同学回忆到在午餐会时遇到过一位企业家,他盛赞了这次活动让他接触到不少新的想法,感受颇丰。此次论坛离不开各方的支持,所有工作人员的付出才使得论坛顺利举行并圆满落幕。

       论坛主办方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也是负责志愿者对接工作的李江对志愿者们表达了赞许之情。他说道:“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志愿者非常有想法,很多同学在论坛期间展现出惊人的高效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负责态度,让人感动。大梅沙论坛刚刚起步,比起达沃斯和博鳌这种成熟的商业论坛还有许多不足。但是我相信,在北大汇丰商学院志愿者的共同见证下,大梅沙论坛肯定会越来越成熟、完善,期待与大家共同打造一张深圳的名片。”

       通过对第二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志愿活动的积极参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学子们拓宽了国际化视野,也用自己的实力与风采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全面展示了青年志愿者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深圳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撰稿:董一荻    编辑:董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