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大全球金融论坛在杭举行 海闻院长樊纲教授出席
2020-10-23 10:35:52
10月20日至21日,2020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在钱江之滨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金融校友联合会会长海闻致辞,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作主旨演讲。

论坛现场
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校友会和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和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杭州萧山钱江世纪城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金融与经济发展”。来自海内外学界、政界和金融界近500位北大金融校友和嘉宾齐聚一堂,就后疫情时代现实机遇下的大变局、双循环与中国发展新阶段,数字技术如何变革金融格局,人民币汇率等社会焦点和关注热点,展开深度剖析和激烈讨论。

海闻院长致辞
海闻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今年是全人类面临百年不遇之严峻挑战的一年。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各国封闭、贸易骤降、供应链濒临断裂,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的干扰加剧了中美关系恶化,逆全球化趋势、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等愈发盛行。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进入中等发达的大国,中国具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国内循环来推动经济增长的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准备放弃参与世界分工合作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努力。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人类历史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樊纲教授演讲
在题为《大变局下双循环与金融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樊纲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发达国家的遏制是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大变局”。因疫情导致的“断供”促使中国和欧美国家的企业都开始进行全球多元化的产业链布局。未来,“区域化”或将成为再全球化的新方式。在此背景下,应将国内循环作为双循环的重点。一方面,应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国内产业链——在供给侧不仅要通过加大科技创新保障产业链的完整性,还要着力消除生产体系和供应链上的“堵点”,并寻求从金融的角度不断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应通过供给与需求的相互拉动,推动市场的循环畅通,形成“需求拉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未来,要着力改革中国的金融体系,使资金的运用更有效率,同时避免经济“脱实向虚”。

论坛现场
论坛期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屠光绍,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副会长高善文,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等分别做了主旨演讲。相关嘉宾还围绕“金融助力科技创新 ”、“ 资产证券化与REITs ”两个主题做了分享和圆桌讨论。
“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由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简称UFAPKU)发起,自2014年5月起已成功举办八届。论坛秉承北京大学优良的学术传统,扎根北京大学深厚的校友资源,邀请海内外金融专家学者和实务界领军人物,研讨金融热点,前瞻金融形势,发掘合作潜力,寻求行业创新,已形成巨大行业影响力。
更多内容,请点击:
(来源: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