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北大汇丰宏观经济与金融国际会议举行
2023-12-18 09:02:14
2023年12月12至13日,第七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宏观经济与金融国际会议(PHBS Workshop in Macroeconomics and Finance)举行。来自康奈尔大学、南加州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首尔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海内外一流高校的知名教授,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等业界专家,以及宏观经济与金融领域的80余名青年学者共聚深圳,交流学术成果,探究学术前沿。
开幕式现场
托马斯·萨金特
在12日的开幕式上,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北大汇丰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所荣誉主任及高级顾问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教授致辞,他回顾了自己从事经济学研究的旅程,强调了国际合作在解决全球经济问题中的重要性,并鼓励与会学者们共同努力,为建设更加繁荣和稳定的全球经济体做出贡献。
主旨演讲
宋铮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宋铮对合作论文“The Mandarin Model of Growth”进行了阐述。文章聚焦地方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了这种互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者采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和借贷/储蓄方面的决策。通过反事实实验,作者解析了去除职业激励和限制地方政府借贷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研究发现,2008年之前,地方官员的职业激励非常强烈,这促使他们积极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以实现地方政府的政绩表现。然而,这种职业激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其原因可能是地方政府察觉债务风险,也可能是中央政府采取了限制过度借贷的政策。这一发现为深入了解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
Alireza Tahbaz-Salehi
西北大学教授Alireza Tahbaz-Salehi对合作论文“The Macroeconomics of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进行了阐述。文章探讨了现代经济体中复杂供应链的宏观经济学影响,尤其关注供应链中断对生产力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作者提出了一个包含三个主要成分的宏观经济模型:特定于公司的关系、非竞争性框架,以及重要的广泛调整边际。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中断不仅对特定公司造成影响,还会因溢出效应对整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此外,作者指出,在经济高效率和脆弱性之间存在权衡关系,供应链的形成和维持在高生产率时期更为活跃,但在生产率减缓时会自发解散,导致关系的级联失败。文章结论强调了理解和应对供应链中断的重要性,以及在设计和管理供应链时考虑它们的宏观经济效应的重要性。
论文宣讲
李文昊、Piotr Żoch
南加州大学助理教授李文昊介绍了合作论文“Firm Quality Dynamics and the Slippery Slope of Credit Intervention”。文章使用动态两部门模型分析了信贷干预对公司质量长期动态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情况下,危机中的信贷干预相较于自由放任的情况可以提高社会福利。然而,干预具有“滑坡”效应,它抑制了经济危机的净化效应,并通过诱导低质量公司的过度投资使公司质量分布向下偏斜扭曲,导致经济以较低的总生产率进入下一次危机,进而需要更大规模的干预,如此循环往复。华沙大学助理教授Piotr Żoch对论文的模型框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就如何避免“滑坡”效应给出了政策上的建议。
吉岩、Jasmine Xiao
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吉岩介绍了合作论文“Misallocation and Asset Prices”,探讨了资源错配和资产价格之间的关联。文章在金融摩擦的背景下,提出并验证了一个模型,该模型考虑技术创新和宏观经济因素,旨在理解资源错配如何影响经济总体生产力和资产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资源错配引起的经济波动在资产定价中起着关键作用,错配水平的预测指向研发投入、消费和产出增长的减少。此外,低错配水平在行业层面促进了较高水平的研发活动。这一发现为理解资源错配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实证支持。圣母大学助理教授Jasmine Xiao对该论文进行了回顾与点评,与会学者就资源错配的测量方法、其如何影响创新边际,以及美国是否为一个高错配经济体进行了深入讨论。
Tim Lee、Anson Zhou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副教授Tim Lee介绍了合作论文“Transforming Institutions: Labor Reallocation and Wage Growth in a Reunified Germany”。文章基于德国统一的背景,使用从德国社保记录构建的匹配雇主-雇员数据,探讨了工人在企业和工厂之间的分配如何影响工资增长,劳动制度、就业机会流动的障碍,以及雇佣/解雇限制如何影响劳动力的错配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东德工资的急剧增长与工厂内部工人的快速重新配置密切相关。香港大学助理教授Anson Zhou对论文的内容和贡献进行了概述,并就模型的设定与拓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罗文澜、李明浩
清华大学副教授罗文澜介绍了合作论文“Financing Multinationals”,探究了跨国生产(MP)在跨国融资中的作用。文章建立了一个跨国公司的多国一般均衡模型,探究了FDI、MP和金融摩擦之间的关系。该模型表明,静态上,金融市场环境和生产力相关的因素同样重要;动态上,金融市场条件的变化在2008年之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和之后的放缓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李明浩就实证方法、债券市场和利率、福利效用等话题展开讨论。
谢诗涵、裴光宇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助理教授谢诗涵介绍了合作论文“Macroprudential Policy and Housing Market Expectations”。自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使用宏观审慎政策来维护金融稳定。该论文首次研究了宏观审慎政策对住房市场预期的影响,并首次使用调查实验研究了英国的房价预期。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会影响消费者对全国房价的预期,其中政策比率的收紧(放松)会推低(上升)消费者的房价预期。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政策变化迹象的不对称性和地域异质性效应。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裴光宇就实证方法、模型不对称和地理异质性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Heitor Pellegrina、Ishan Nath
圣母大学助理教授Heitor Pellegrina介绍了合作论文“Deforestation: A Global and Dynamic Perspective”。论文通过1990-2020年全球范围的国家级森林砍伐数据,利用全球经济模型来探讨贸易壁垒对森林砍伐的影响。文章融合了实证分析和动态多部门贸易模型,详尽考察了结构变化和比较优势在土地利用决策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降低农业出口成本可以减少全球性森林砍伐,在巴西这样的国家效果尤为显著。此外,全球贸易成本的变化不仅影响森林砍伐,还与农业生产的地理分布、国家发展水平和政策选择密切相关。这些发现对制定全球和区域森林保护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来自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经济学家Ishan Nath针对贸易成本、全球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森林保护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仇心诚、Piotr Denderski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助理教授仇心诚介绍了合作论文“Precautionary Mismatch”。论文通过构建一个双边异质性、搜索摩擦和不完全市场的框架,研究了工人所持有的财富如何影响工人与企业之间的匹配。在理论模型中,工人和企业都面临着形成匹配速度和回报之间的权衡。财富较少的工人通过接受更广泛范围的工作来加快工作搜索,但会以较低的回报为代价(这种现象称为“预防性错配”),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该模型结论得到了NLSY79和O*NET的实证数据的支持。论文还通过模型校准对美国经济进行匹配,结果表明如果工人能够被重新分配到“正确”的工作岗位,总产出将增加约3%。莱斯特大学助理教授Piotr Denderski对模型的设定进行了讨论,对于实证部分给出了建议,并就政策实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Will Cong、Julien Prat
康奈尔大学副教授Will Cong介绍了合作论文“The Tokenomics of Staking”。论文借助大量的加密货币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深入研究了质押比例、质押奖励率与财富集中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加密货币的价格。研究表明,高质押奖励率通常会刺激更多的质押行为。当质押比例上升时,通常伴随着加密货币价格的上涨。这一现象揭示了质押机制在加密货币市场中的潜在价值,它不仅有助于网络的安全性,还对加密货币的整体健康和市场稳定性产生积极影响。论文还探讨了质押经济学对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金融领域的影响。质押机制已经成为这些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收益机会,还有助于去中心化网络的稳定和发展。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研究员Julien Prat对质押经济学、市场动态及其对未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
Yena Park、朱礼军
首尔大学副教授Yena Park介绍了合作论文“Optimal Firm Regulation with Labor Market Monopsony”。文章探讨了企业在制定工资时的能力对最优再分配政策的影响。作者使用了一个包含两种类型的工人和多个企业的模型,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生产力和技能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再分配政策需要实现工资的压缩,即对低生产力的企业给予更高的补贴,以鼓励它们提高工资和雇佣更多的工人。此外,不同的不平等和排序机制会影响最优政策的形状,例如,正向排序会降低高生产力企业的补贴率。这一研究为理解劳动力市场垄断的规范含义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助理教授朱礼军就工人补贴、垄断力异质性等话题展开讨论。
李凯、吉岩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长聘副教授李凯介绍了合作论文“Leasing, Pecuniary Externalities, and Aggregate Efficiency”。作者在金融摩擦导致资本错配的研究背景下,提出了租赁可以通过减轻货币外部性来改善效率的观点。文章采用了美国企业的租赁数据,建立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租赁对资本配置和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租赁可以放松金融约束,提高新投资和租赁资本的使用,降低旧资本的价格,从而缓解了分配性外部性和抵押性外部性。研究还发现,如果社会规划者忽略了租赁市场,那么其隐含的最优税收/补贴政策可能会导致福利损失。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吉岩对其他可以减缓金融摩擦的方法,以及各方法与租赁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
王鹏飞
在13日的闭幕式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王鹏飞教授代表主办方对各位与会学者表示诚挚的感谢。他介绍了学院硕博研究生的学生培养及就业情况,并表示希望借此机会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前沿研究。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宏观经济与金融国际会议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宏观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会议有效促进了国内外宏观经济和金融研究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持续增强了专家学者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问题的了解,有力推动了研究成果在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实践应用。
来源: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公关媒体办公室
文字:陈满、陈碧潇、崔畅、呙武、李拓达、尹焕羽、杨子峻、小半
编辑:木南
图片:悠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