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深圳论坛2023”解读新形势新发展
2023-04-06 14:19:20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4月1日下午,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承办的“北大深圳论坛2023”在五洲宾馆举行。本次论坛聚焦“中国经济:新形势、新发展”,重磅嘉宾、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千余人相聚改革开放前沿,纵论中国经济,解读新形势,建言新发展。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主持论坛。他表示,“北大深圳论坛”作为北大服务社会、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举措之一将走出校园,进一步办成深圳企业家、机关干部、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学习交流的平台。论坛安排在全国两会之后,邀请国内最著名的专家学者来解读两会精神、介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分享最新的知识信息、分析我们面临的机遇挑战、探讨未来的努力方向。
研究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题为《新阶段中国更高水平开放的新特点、新任务》的演讲中,分享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放的五个新特点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开放五个重要新任务。
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在题为《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别应对策略》的演讲中指出,全球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必然结果,只要逐利资本的跨境输出还在继续,经济全球化就不会停止。不管国际形势如何风高浪急,中国仍须保持开放的强大定力,继续支持国际多边体系,维护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坚信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在题为《统筹中国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演讲中表示,今年全国两会提出的5%的经济增长目标在质的有效提升的基础上体现了量的合理增长。他随后分析了实现5%目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无论从新动能的增长,还是从约束条件的满足来看,中国经济都需要高质量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进而一步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原副总裁朱民在题为《跨越ChatGPT:发展AI大模型战略——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的演讲中建言中国战略性扩强补短,加强政府引导学术机构和企业协调发展,支持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发挥市场和规模优势,构建大模型商业生态,加快数据资产化,并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开放,加强国际合作。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在题为《 中国式现代化下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的演讲中介绍了现代化的内涵,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框架下中国的发展前景。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4.4),记者: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