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汇丰师生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经济学年会
2021-12-08 08:19:20
北大汇丰专场一
Financial Market in Asia-Labor, M&A, and Mutual Fund Market
第一位报告人是2018级博士研究生黄丽灵,论文题为Mismatch between Tolerance and Risk。报告指出,人们普遍认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与其所投资的公募基金风险之间存在错配问题。然而,由于交易数据缺乏,这一研究难以被实证检验。这篇论文利用中国独特的政策冲击,提供了一致的证据证实了在中国主动管理股票基金中存在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与基金风险错配的问题。研究发现,散户占比较大的主动型公募基金在短期业绩波动时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进一步表现出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加大。在错配问题缓解后,可观察到散户投资者的整体收益在显著增加。此外,研究还发现在冲击后,规模极大的零售基金的比例显著下降,这为共同基金行业的潜在效率提高提供了证据。
第二位报告人是2018级博士研究生宋恒旭,其报告的论文为Quantifying Resilience of Labor Market to the COVID-19 Pandemic,论文合作者为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任颋教授。论文以经过匹配的在线招聘平台大数据为核心,定量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恢复力”(resilience)指标,从总体、分产业、分城市等多个维度,刻画了疫情冲击对中国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总结了产业层面和城市层面异质性“恢复力”的规律,进而用产业结构理论和相关指标(如经济复杂度、市场分散度等)对其规律进行合理的机制解释。
研究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及封城政策对中国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巨大且在总体层面显著;在城市层面,中小城市比大城市有更强的“恢复力”表现,这与中小城市在疫情期间的经济复杂度的损失相对较少甚至有所增益密切相关;在产业层面,不同产业的“恢复力”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固定产业特征,更高的劳动力市场分散度会对其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马琳琳教授的主持下,两位报告人交叉做了论文点评。
北大汇丰专场二
Capital Market Price and Allocation Efficiency
第一位报告人是北大汇丰2019级博士研究生李健,其论文题为Art Price and the Shannon Information Quantity,论文合作者为学院Jaehyuk Choi教授、雎岚教授、涂志勇教授。文章认为,艺术品时下已成为全球投资者投资组合中越来越重要的类别,而定价问题一直是艺术品投资的焦点。当前广泛使用的享乐定价模型尽管引入主题、风格和专家评估等因子来控制内容的异质性,但往往缺乏对绘画内容的精细衡量。本文提出了一种独立于这些主观分类且更加一般化的新度量指标:由图像奇异值分解(SVD)熵度量的香农信息量。通过对艺术品拍卖记录和图像的大样本分析,我们验证了香农信息量这一指标的稳健性及其对艺术品拍卖价格的显著正向影响。信息量因子的发现同时也改进了模型对艺术品内容异质性的解释。
第二位报告人是剑桥大学博士研究生许一鸣,其论文题为Leasing as a Mitigation Channel of Capital Misallocation,论文合作者为北大汇丰商学院李凯教授。报告认为,经营性租赁约占美国上市公司生产性实物资产总额的20%,这一比例在小公司或者受到融资约束的公司中甚至可达40%以上。该论文提出租赁是资本再分配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对从再分配市场直接购买资产的重要补充,能有效缓解由融资约束导致的资本错配。然而,在量化资本错配时,经营性租赁并未被现有文献考虑。文章发现,忽略租赁及其缓解作用会严重高估资本错配程度与资本再分配的周期性。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异质性企业融资约束的一般均衡模型,引入了关于租赁资产或者借贷融资购买资产的最优选择,阐述了以下机制:经营性租赁可有效缓解由企业受到融资约束时造成的资本错配。
第三位报告人是北大汇丰2018级博士研究生由林青,其论文题为Pecuniary Externalities with Leasing,论文合作者为学院李凯教授、剑桥大学博士研究生许一鸣。文章探讨了经营性租赁对于金融外部性的作用。金融外部性包括分配外部性和附带外部性。该论文建立了一个世代交替的无限期模型,公司可以买新的资产、旧的资产和租赁资产。研究发现在稳态均衡下,由于金融外部性导致的资源错配主要来源于分配外部性,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公司在购买旧资产时面临着过高的价格。如果公司能够租赁资本,那么这种由于外部性所导致的资源错配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原因在于,当公司可以租赁资产时,就增加了下一期旧资产的供给,从而导致旧资产在均衡状态下,价格被降低。
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李凯教授的主持下,三位报告人以及学院博士研究生宋凯宏交叉做了论文点评。
企业与产业经济学专场
北大汇丰2017级博士研究生肖有智参加了企业与产业经济学专场,其报告的论文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论文合作者为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任颋教授。论文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作为制度背景,将2016年沪深交易所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扶贫工作信息披露的通知》和《关于做好上市公司扶贫工作信息披露的通知》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显著提升了其经营绩效;经营绩效的提升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声誉、投资效应、资源效应和信息沟通效应得以实现;从参与动机来看,如果上市公司出于政治动机和声誉动机参与精准扶贫,会挤出对其绩效的提升效果。因此,上市公司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一方面能够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另一方面也能提升自身的经营绩效,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提升与社会福利改善的双赢。
计量经济与经济统计专场
北大汇丰智库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梁润博士的论文题为 《基于低频和混频动态因子模型的中国PPI通胀实时预测》,合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法、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徐佳文。文章使用不同频率(每月、十天、每周、每日)的时间序列系列构建了针对中国PPI通胀的即时预测和预测。在动态因子模型中引入混合频率数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高频数据转换为低频数据;二是将低频数据视为特定模式下缺失观测的高频(日)数据,并应用Banbura和Modugno(2014)估计缺失观测的动态因子模型。将这两种方法的预测精度与随机游走模型、单变量自回归模型和单月动态因子模型进行了比较。报告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在预测上都优于其他模型。利用高频数据的模型通常比不利用高频数据的模型表现更好。随着高频信息的流入,预测精度大大提高。
北大汇丰曾于2007年、2014年和2020年三次承办中国经济学年会,并多次在年会设立英文专场,通过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并与参会师生学者充分交流,为中国经济学教学与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北大汇丰师生的贡献。
资料提供:黄丽灵、宋恒旭、李健、许一鸣、由林青、肖有智、梁润
编辑:子菁、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