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汇丰2010级校友王诚:追随本心,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
王诚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010级校友,在校期间就读于北大汇丰经济双硕专业,毕业之后曾就职山东信托,2014年加入万向信托,目前在万向信托担任信托经理一职。
职业选择:不断认识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即将毕业时,王诚已在某证券公司投行部实习一段时间,就业目标是投行。但当时正逢金融行业裁员潮,“转正时遗憾没有留下来,有一种‘理想被大水冲垮了’的感觉。”这次转折让王诚“阴差阳错”地进入信托行业,且意外发现自己的性格与这个行业很“合拍”。“因为我这个人反应不快,信托行业不像你去做二级市场需要很快速的反应能力,我也不喜欢那种高强度压力。”王诚师兄坦言,“信托这个行业压力没那么大,而且一个项目下来,它需要长时间思考,而不是短时间去做决策。这也比较适合慢慢的、不激烈的性格。”如今回看过往的职业选择,王诚师兄心中颇有一种“理想被大水冲垮了,但却给你一个小岛”的感受。
信托行业: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信托业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经过近40年的发展,随着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和完善,信托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业务本源,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也在增强。
“信托主要做类似于传统银行业的信托贷款业务,我们学院对信托其实覆盖的较少,所以大家可能对信托行业也少有了解”,王诚师兄说道。2008年至2011年,银信合作迎来爆发式增长,加上金融危机爆发,宏观政策大幅宽松,信托行业由此蓬勃发展起来。信托行业的传统业务相当于银行的机构部,主要面向大型机构而非小微企业或个人做贷款,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融资赚利差为投资者带来收益。
谈及信托行业比较看重的技能,王诚师兄认为,国有和私营信托所看重的技能并不完全相同。全国信托公司只有68家,其中私营10来家,其余大部分是国有。“国企更看重的是你认真细致负责任,因为国有平台看重的是平台而非个人能力,个人需要责任心强,保证正常运转就好。”但私营金融机构对个人资源的要求更高,如果在大平台积累了一些资源之后,跳到私营就职,提成和职务都会有所提升。“这一条甚至适用于金融行业每一个分支,刚开始去大平台工作,学习的舞台大,锻炼的也比较全面,适应之后肯定更看重你个人能力和资源。”
此外,信托行业与一级、二级市场也有一定区别。银行信托对个人技能要求并不算高,未来发展要靠机遇和个人性格等。在技能要求的具体差别上,信托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和积累的行业,比如对客户资源的不断积累,而且它受政策影响比较大。“所以就需要你在专注本行业之外,在变化的政策环境当中,给比如房地产企业或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样的客户,提供一些业务机会。 ”
校园生活:三年学习生涯不断试错,明确自我定位
回首10年前,谈及当时选择来北大汇丰商学院就读的原因,王诚师兄认为,当时的北大汇丰作为新成立不久的商学院,从商业的视角来讲,它就是一个洼地,一个比较新的红利点。 “北大汇丰就是一个求知欲很强,上进心很强的商学院。当时大家都特别上进,而且在社团中耳濡目染,可以建立起对整个金融行业的认知框架。”除了在校学习,王诚师兄认为在实习中的不断试错,也可以对各个岗位的工作节奏和状态有所了解,从而帮助明确自我定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学院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获得了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行业的认知。”回首学生时代,王诚师兄认为最重要的收获并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认识自己。先认识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是什么类型的人,走适合自己的路,不需要跟别人对比。“就如同商业逻辑所说,要走向蓝海市场,不跟别人竞争的领域,或许才是自己的价值空间所在。”
文字:赵博文
编辑:李慧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