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蓝星宇、黄妤晴、王思明:坚定前行,迎接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 2019年毕业典礼

2019-06-01 17:29:06


  2019年6月1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019年毕业典礼隆重举行。来自金融专业的刘力、来自经济学专业的黄妤晴、来自管理学专业的王思明和来自财经传媒专业的蓝星宇代表毕业生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刘力,来自金融专业。我是黄妤晴,来自经济学专业。我是王思明,来自管理学专业。我是蓝星宇,来自财经传媒专业。很荣幸我们能够作为2019届全日制硕士毕业生代表在这里发言。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学习生活的三年,是充满挑战的三年,更是充满收获和感动的三年。

  在这里,我们接受全英文的教学。从高计高微高宏到金融经济学,从随机金融到衍生品定价,再到刚刚过去的繁忙得让同学们都心力交瘁的论文季,每个模块我们都在经历着不一样的挑战。而正是这样高难度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在帮助我们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懂得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在压力下前行。

  “军训”想必是北大汇丰生活中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一大挑战。我们曾到海军深圳预备役部队在炎炎烈日下体验了一周的军训生活,也曾迎着周三熹微的晨光,在运动场上进行着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通过军训,我们锻炼了身体、学会了坚强、懂得了协作、磨练了意志。

  在北大汇丰的日子充实而忙碌。小组讨论,课程作业,社团内配,集体活动,实习实践,一个接一个的deadline密集地压向我们……我们也曾焦虑难眠,彻夜奋战,步履匆匆,但最终我们一起在一次次的挑战中摸索,相互支撑,学会了如何平衡学习、工作和生活,找准了自己生活的节奏,更获得了内心的平和。

  关于未来,我们都曾徘徊、迷茫。或者因为路径太多而眼花缭乱,或者因为同辈压力而焦虑不前,有时也会在深夜里问自己,你是谁,你要去向哪里。实习、暑期、秋招、春招……我们不断试错,以坚定内心的追求;我们聆听前辈的经验,汲取信心与能量;我们勇敢地站上竞技场,一路过关斩将。终于,付出换来回报,惶恐变成释然,汗水酿成了人生的果实。

  上述种种,都是我们2016级毕业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当然每个专业也有自己的独家记忆。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金融班,我想应该是“多元”。除了一系列的基础课程,我们还有机会参与到金融建模、FICC等更加贴近实务的课程;也可以通过参与估值建模大赛和商业案例分析大赛来锻炼自己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除此之外,金融前沿讲堂、金融茶座等系列讲座,也为我们提供了聚焦金融市场最新趋势和动态的优质平台。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经济班,我想应该是“严谨”。作为学术型硕士,我们挑战“三高”、“应计”,攻克“应随”、“博弈论”;我们用各种各样的理论模型刻画宏观大局、微观主体、资源配置、行为决策;我们透过定律定理发现贸易与产权、竞争与管制、制度与规范中的奥妙;我们还有参加新国立双硕项目的同学,他们践行所学,解决经济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我们既推理思考,探索造物,又从沉默的经济学中汲取人生哲理。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管理班,我想应该是“合作”。从军训开始,我们就在整齐划一的军体拳动作用练就了默契。我们班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有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台湾,也有来自土耳其、德国、瑞士、厄瓜多尔、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多元的背景文化碰撞出火花,在无数次小组作业和课堂展示的合作中熟悉彼此,成为挚友。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财新班,我想应该是“创新”。作为汇丰的第一届财新班,三年里,我们体验着专业的碰撞与融合,也努力找寻自己的特色。从未来媒体实验室的建立,到与白岩松、敬一丹对谈,从法国访学、越南采风,到开设国际化的数据新闻工作坊……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加上经管知识的训练,锤炼了我们的专业素养,使我们同时葆有理性的思考与感性的体认,既能冷静地分析报表、数据,又能阅读不同面孔下的精彩人生。

  往昔岁月还历历在目,从明天开始,我们即将带着自己的选择,踏上下一段征程。从明天开始,我们将陆续跟这座陪伴我们三年、见证我们所有欢笑和泪水的大楼作别;从明天开始,我们也将带着学校和学院的期许,坚定前行,迎接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不忘老师们的教诲,牢记经世济民的责任,坚守独立质疑求新的精神,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依据个人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尽力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学院和老师们表达诚挚的感谢,谢谢你们一路的扶持与栽培,祝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感谢家长们始终如一的支持与关怀,你们也是我们始终如一的牵挂。

  感谢一起走过岁月、经历青春的同学、朋友们,你们是旅伴、是战友,也是回忆里最闪亮的部分。值此告别南国燕园、重新出发的日子,祝愿大家前途似海,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