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耕读书会之十九】 世纪之交的影像——我看纪实摄影

2018-12-19 09:29:23


【耦耕读书会之十九】

 

主题:世纪之交的影像——我看纪实摄影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嘉宾:胡武功 教授

 

时间:12月26日(周三)19:00—21:00

地址: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335教室(深圳市南山区大学城)

主办:北大汇丰MBA项目经济金融网

 

报名链接

 

通过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中国摄影的演变以及“艰巨历程”、“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见证(中国20人纪实摄影展)三大有影响的摄影展,剖折纪实摄影的本质属性及异化现象,同时肯定纪实摄影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讲嘉宾:

胡武功 教授,1969年正式从事摄影工作,40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摄影的改革与进步。上 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积极推行纪实摄影运动,主张用摄影关注现实,记录历史,揭示人性。先后发起和参与策展《艰巨历程》、《中国人本》、《中国民间体育》、《丝绸之路》等大型摄影展赛,在摄影实践与摄影评论上独树一帜,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影像革命的代表性人物。

 

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07年9月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

 

先后出版专著12部,主编大型中国影像图书5部,作为总策划人与央视合拍24集大型高清系列纪录片《时代写真·时光》一部。

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主持嘉宾:

 

安永灿,著名摄影家,策展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摄影家协会理事、西安市摄影家协会顾问(1997-2013任西安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摄影函院陕西分院客座教授。获得过西安市杰出摄影人物奖、陕西摄影奖等荣誉。

 

一、策展(展览)

1.1997“西安·烟台”摄影交流展(策展、参展)。

2.2003年《人本中国——纪实在当代》摄影大展(参展)

3.《以记录的名义》2007西安展、浙江丽水国际摄影节展(策展、参展)。

4.《镜像·百姓》   2014西安展(策展、参展)。

5.《向度1∕13》    2017西安摄影展(策展)、2017第17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策展)、2017第三届中国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策展)。

6.《对面》   2017西安摄影展(策展)、2017丽水摄影节(策展)。

7.《匆匆》   2018西安展。

8.《历史·家园——影像大水泊》系列摄影活动     2018山东威海

 

二、主编、编辑

出版有《镜像·百姓》、《以记录的名义》、《向度1∕13》、《对面》、《一个人的西海固》、《历史·家园——影像大水泊》等画册。

 

三、文稿

论文:《纪实摄影——人文精神及其它》入编“陕西省摄影家协会理论研讨会文集”(2009)

评论:《守望者——读沈军地坑院》、《用真情面对》、《温情注视》、《幽雅的忧伤》、《守望童心,留住天真》、《坚实的脚步》、《在稀松平常中寻找“意味”》、《对话后的思考》等先后发表于《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文化艺术报》等媒体。

 

推荐图书:

 

《中国影像革命:当代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 

胡武功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当代中国摄影把历史“敞开”,让隐秘“豁亮”,令所有人拥有走进历史的可能,弥补了无法再生的影像空白。本书从思考篇、体验篇和交流篇三大部分展开,探索了中国新闻纪实摄影曾走过的艰辛苦旅。

 

 

《影像的力量》

胡武功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影像的力量》中收录的大都是新世纪以来公开发表过的关于纪实摄影的文字,或评论、或序言、或博文、或访谈。胡武功把它们分编为评论集、阐释集、印象集和访谈集,虽说在于对纪实摄影的自省,对纪实摄影语言的探求,却显现出纪实摄影的力量。

 

《观看的眼睛:摄影师必读批判理论》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 人民邮电出版社

 

如果你想了解摄影中的关键争议与讨论,学会如何运用批判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那么,《观看的眼睛——摄影师必读批判理》就是为你而写的。这本书每一章的内容都节选影像批判理论论著,通过作者的理解与梳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来诠释那些生涩难懂的论点,并对原论著做出总结与思考。 

在《观看的眼睛——摄影师必读批判理》中,作者探讨的经典批判理论来自以下批评家,他们包括约翰·伯格、约翰·萨考斯基、苏珊·桑塔格、罗兰·巴尔特、阿比盖尔·索罗门-戈多、克莱夫·斯科特、安迪·格伦伯格、拉格伯·辛格、伯特兰·罗素、伊塔洛·卡尔维诺等。在每一章的末尾,作者给读者罗列了针对本章内容的思考问题,让读者开阔思路,加深理解。

 

《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

 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著 

中信出版社

 

《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是现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离世前的最后力作。

 

霍布斯鲍姆的全局观念以及从纷乱的历史碎片中厘清轮廓的能力是惊人的。在《断裂的年代》中,霍布斯鲍姆考察了20世纪文化和各式各样新的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从共产主义、极端国家主义到达达主义,再到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之间的冲突与对抗;从文化的角度解读现代世界史,以其特有的神韵,描绘出了20世纪的筋骨与血肉。

 

他始终满怀热情,从不故作感伤,自由无碍地广泛论及诸如古典音乐、美术、摇滚乐、雕塑等众多议题;他记录“自由知识分子黄金时代的逝去,讲述被遗忘的重要人物的个人生活,分析艺术和极权主义的关系,并剖析各种文化和社会现象:超现实主义、新艺术运动、妇女解放,和美国牛仔的神话。

 

霍布斯鲍姆的这部遗世之作,依然充满了独特的智慧。他告诉我们,文化并不是人们根据各自的品味为自身提供需求的超市随着政治的民主化,权力日益成为公共剧院”……霍布斯鲍姆流泻笔端的天赋和力量实在是至死犹存。

 

《世界艺术史》

修·昂纳,约翰·弗莱明著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在过去的1/4个世纪甚至更漫长的时间里,这本艺术史的力作一直是探寻人类艺术遗产的经典读本。从旧石器时代的过去到数字化的当下,每一块大陆、每一种文化都被涵盖,《世界艺术史(第7版修订本)》清晰的表达以及不偏不倚的论述,如同展开了一幅广阔史诗般的画卷,纤毫毕现。在本次第7版修订本里,当代艺术史家迈克尔•阿切尔详细叙述了过去20年的当代艺术,娓娓道来,真实地勾勒出我们文化史的最新进展。

 

近日深圳当代摄影展海报

胡武功教授作品

 

往期耦耕读书会回顾:
第一期:债务危机以及后繁荣时代的抉择
主讲人:刘海影
第二期:写作的女性和她们的这个时代
主讲人:闫红、侯虹斌、红肚兜儿、陈思呈
第三期:从茶道看日本
主讲人:李长声
第四期:儒学传统和英式自由主义
主讲人:盛洪
第五期:从西风东渐到一带一路——基于国际战略和地缘政治的考察
主讲人:姜鸣
第六期:如何理解政策决策的艺术
主讲人:何帆
第七期:从“末业”到“主业”和从“末流”入“主流”:中国商业与商人成长的历史
主讲人:李伯重
第八期:金银本位与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

主讲人:赖建诚

第九期:诗和远方:从重译《飞鸟集》说起

主讲人:王钦刚

第十期台湾现代化转型的故事

主讲人:杨渡

第十一期: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主讲人:贾葭

第十二期:从货币的起源看货币的本质

主讲人:韦森

第十三期:计算社会科学与决策科学的革命

主讲人:唐世平

第十四期:从美国看中国:商业文明与企业家精神

主讲人:秦朔

第十五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主讲人:葛剑雄

第十六讲:决定中国经济的思想线索

主讲人:徐高

第十七讲:宋:发达的金融体系

主讲人:吴钩

第十八讲:茶馆与当代城市日常生活

主讲人:王笛

 

温馨提示:
1. 讲座报名采用实名制。
2. 请您合理安排时间,准时参加。
3. 请您珍惜网上预约资源并按时出席,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场,请至少提前1天在互动吧上取消报名。如未取消将按爽约处理,下次不再优先考虑。
4.讲座期间,请您将手机等通讯设备调至静音或震动,勿在场内接听电话。

互动吧-【耦耕读书会之八】赖建诚:金银本位与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

特别提示:平山一路哈工大校门,校外车辆无法进入。推荐从丽水路上的北京大学深研院校门进入大学城。


涉及本活动内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主办方所有,任何媒体、机构或个人未经主办方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含实录、摘录等)公开发布,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