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交流,聚力奋进——记汇丰商学院第五届“院长下午茶”

        “院长下午茶”旨在帮助同学们向学院领导老师集中直接地表达需求和建议,从而搭建起师生间“开诚布公、直言不讳”的交流桥梁,一直受到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定期举行“院长下午茶”,是对北大民主精神、自由氛围等优良传统的充分发扬,也是汇丰商学院多元沟通机制和民主决策程序的具体体现。

        2018年11月14日下午,第五届“院长下午茶”正式召开。出席本次活动的老师有院长海闻教授、副院长李志义教授、副院长朱家祥教授、行政办公室主任张凡姗老师和部分行政办公室老师等。参会的近50名学生代表覆盖了各社团、班级和党支部的学生骨干,作为连接学院和广大同学的纽带,他们已充分了解了同学们的意见和需求。

        在主持人对老师们进行了一一介绍后,活动围绕“大楼基础设施建设”“学习就业制度”“科研创新和国际化”“生活安排”“其他话题”共五个议题依次展开,老师们认真倾听并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师生共同为学院发展出谋划策,气氛活跃而融洽。

        第一个议题是汇丰大楼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同学反映大楼网速较慢,并无法连接VPN。IT负责人解释道,网速的问题出在供应商上,大楼本身没有对VPN进行限制;寒暑假期间会对网络设备进行统一更换。

        有学生代表反映,大楼打印设备供给不足,一楼自助打印机不能灵活设置打印格式,而二楼马车轮虽然可供选择的格式较多,又受到了开关时间的限制。物业表示,将在原有自助设备旁增设电脑进行配套,实现灵活打印。

        此外,还有不少同学表达了对大楼自动贩卖机的“怀念之情”。物业回应称,贩卖机原有的合同到期了,正在努力与新的供应商沟通,预计一个月左右后会实现“回归”。

        而当探讨到学院的学习就业制度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内心的压力。有同学提出了学院内开放转专业制度、放宽毕业标准、增加实务技能培训类课程等建议。

        海院长认真聆听了同学们的诉求并表示理解,语重心长地向大家解释了学院各类制度的意义和缘由。他表示,作为一所国际一流、就业导向、有特色的商学院,汇丰有它长远独特、不随波逐流的定位,最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出色的领导力和广阔的人脉基础,而非成为简单教授工作技能的培训班。现有的毕业要求、学分制度设计和军训安排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如研一不能实习、每个模块选课不能过多,就是为了让大家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学业上,形成牢固完整的知识架构,为职业长跑充分蓄力。

        海院长进一步表示,研究生入学时按专业招生,为示公平,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但汇丰自有的辅修制度为大家提供了额外的资源,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学院的成绩制度与国际一流大学的通用标准标齐,且就最后结果来看,不会对同学们的毕业有负面影响。针对职场技能,学院正在邀请更多的业界成功人士来教授实务,但最关键的还是大家要目光放长、沉淀自我,走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路,有所追求和收获。

        针对汇丰特有的国际化、军事训练和体能测试等话题,同学们也有不少要说的。恰逢北大建校120周年、海外校区新建,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英国校区交换项目的向往和对交换名额不足的担心。行政办公室老师们回应道,英国校区交换名额没有限制,除研一上外每学期开放,有关申请和课程和安排后续会有邮件通知。另外,针对有些同学提出的将周三军训时间延后和在体能测试中以其他项目代替3000米跑的可能性,李明明老师表示会纳入考虑,后续将进行调研和设计。

        在活动最后,海院长表示,近几年来,汇丰在海内外招生、毕业生就业和社会合作等多方面都在变得越来越好,但它还很年轻,仍然在成长,永远在路上。非常高兴看到这么多热心的同学来到现场,向学院反映各项问题、探讨各项制度,发挥汇丰商学院“开诚布公、直言不讳”的优良传统。希望老师们的解答,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汇丰的培养方法和考评制度,更加相信学院对学生培养的真诚付出、良苦用心和成功经验。在快节奏、多挑战的社会浪潮中,唯有拒绝随波逐流、抓住独特定位,提高能力、放远眼光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经济金融发展所需的精英,带领中国走向世界中心,承担起北大人的责任与担当。而这,正是汇丰的初心和使命。

文字:王家宝

图片:黄茂智

编辑:李奕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