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最新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发表题为《深圳已成为创新温室》(Shenzhen is a hothouse of innovation)的长篇特别报道,就深圳为何成为世界创新和发明的“皇冠上的明珠”、如何改写世界创新规则、怎样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进行系统而生动的分析,并为深圳加冕了一个更为传神的美名——“硅洲”(Silicon Delta)。
《经济学人》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今天的深圳,正吸引着全球试图以新的方式造出新产品的各类企业家。发明和创新,正把整个珠江三角洲转变成先进的制造业集群。很多跨国公司,都在深圳开设了“观察岗”,密切关注和接近在深圳发生的最新趋势。
文中写道:
深圳最大胆的创业公司之一,柔宇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扩大生产其非凡的产品——世界上最薄的可折叠全彩色触摸显示屏。公司创办者刘自鸿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在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就梦想着机器和人类进行交流的奇特新途径。他说,当他着手创办柔宇公司时,他很清楚企业必须在深圳立足才可能成功。从早期研究到制成产品,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他称之为“综合创新”:材料、工艺、设备设计、电路设计等,都是贯穿为一体的,你要改变一种材料,就不得不改变全部过程。
他的团队因此不得不开发出全新的材料和制造工具,包括定制的机器人,从而去完成他所设计的屏幕。这一路走来,他积累了600多项专利。刘自鸿坚称,即使在美国硅谷也不可能做到这些,因为加州的“创客”生态系统无法与深圳媲美。
柔宇公司创办以来,获得了2.8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如今其市值已经达到30亿美元。它正在投资18亿美元建造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工厂和研发综合楼,以便能达到销售量超过30亿美元的生产能力。刘先生还有更大的雄心,他认为他的屏幕未来利用范围将更加广泛,比如杯子、衣服、办公桌甚至墙壁等。他说,“去年显示屏行业的市场价值已有1500亿美元,而柔性显示屏的需求容量还将翻一番。”
以下为原文截图:
文章指出,深圳已经做了比中国内地任何地方更多的工作,来彻底埋葬“山寨中国”的过时神话。目前的深圳已成为硬件和制造业创新的全球枢纽。深圳正释放出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驱动力,引领珠江三角洲强身健体,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成为创新皇冠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