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公开课】量化投资在中国
全球范围内,量化投资在这几年发展迅猛。2013年,量化交易占美股总交易量的14%,到2017年这一比率就上升到了27%。量化策略的对冲基金今年一季度的管理规模为9320亿美元,占全部对冲基金管理规模的30%。反观中国市场,主动管理的纯股票多头产品依然是私募基金的主流。中国量化投资的发展现状如何?怎样根据市场行情,制定有效的量化投资策略?量化投资,这个华尔街爆款到中国到底红得了吗?
公开课现场
2017年9月28日,由经济金融网主办、北京大学量化交易协会(QTA)协办的《量化公开课》第十讲“量化投资在中国”,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举办。本次特邀银河资本投资总监吴振中博士作为主讲嘉宾,结合自身在国内外十余年的量化投资和研究经验。
吴振中博士,现任银河资本投资总监,拥有丰富的量化投资和研究经验。吴博士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模型验证方法,曾获英国教育部授予的“海外研究生奖”(ORS)。吴博士攻读博士期间,直接进入UBS伦敦总部的自营部从事量化投资和量化策略的研发,主要负责衍生品套利交易和商品期货结构化产品的开发。回国后,吴博士深入地研究了国内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和股价驱动因子,制定了中国股票量化选股策略,并成功开发了用于国内市场的套利模型、CTA策略和事件驱动策略等。
首先,吴博士介绍了量化投资的含义及其优势。量化投资是根据资本市场的内在逻辑,运用机器学习等数据挖掘方法建模,形成投资策略并做成计算机程序进行自动化交易的一种投资方式。由于量化投资在速度上可以达到在纳秒级别实现投资指令执行、在广度上可以做到每日收盘后重新筛选,所以相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具有信息处理快、市场研究广度大、受主观情绪影响小等诸多优势。
但也不可否认量化投资存在着研究深度不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限的缺点。从量化投资实践上来看,海外的量化投资基金在几次大的波动事件,如2000年的科技泡沫、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都表现较好。2017年5月发布的优秀对冲基金经历年度榜单中前6位有5位都是量化投资专家,这也说明了量化基金在国外投资领域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其业绩也已受到业界充分认可。
吴博士从量化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切入,分析了中国量化投资兴起的历程,并指出目前量化投资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规模上来说,量化基金在目前国内存续的私募基金中占比不超过5%,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从我国股市所处阶段来说,我国市场有效性较低、波动率较大、套利机会相对较多,未来上升空间大。从政策上来说,我国政策变化对于量化投资影响较大,但新的政策也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以2015年的股灾为例,6月初至7月初的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24.72%,而同期运用市场中性策略、套利策略的阳光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达2.31%、4.76%,表现较好。
随后,吴博士介绍了国内常用的量化投资策略。投资标的上,我国量化投资集中于股票、基金、期货、债券,海外量化策略常用的外汇、期权等在国内尚不成熟。量化策略上,我国常用的有阿尔法中性、量化选股灵活对冲、CTA、套利等多种策略,由于不同策略在不同市场行情下的表现差异较大,实务中常采用多策略组合的方法应对不同的市场环境。
吴博士还对几种策略进行了具体介绍。
(1)Alpha中性策略:
Alpha中性策略是通过在特定范围内(如沪深300、中证500等)选股,保持行业配置比例或Beta中性,同时卖空股指期货,对冲股票组合中市场涨跌影响,在组合的Beta值等于零的前提下获取alpha收益。总体而言,Alpha中性策略的收益及风险高于套利策略,低于CTA策略。
(2)量化选股灵活对冲策略:
量化选股灵活对冲策略实际上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运用择时信号适当暴露风险敞口。该策略与市场涨跌、风格有关,在上涨行情或风格契合的结构性行情中表现较好。
(3)CTA策略:
CTA策略是用对市场趋势的判断灵活地变换多空头寸,基于波动率获得绝对收益,与市场涨跌无关。在2000-2002年以及2008年的两次大幅的世界股市回撤中,CTA策略表现突出,体现了绝对汇报策略的优势。总体而言,CTA策略的收益及风险高于Alpha中性策略及套利策略,低于传统的股票多头策略。
(4)套利策略:
套利策略是利用相同或者相近标的资产的多个证券价格差异,建立头寸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仓位,在价差收敛时获利。该策略的收益及风险是所有量化策略中最低的,略高于无风险收益。
吴博士表示,市场中没有永久有效的策略。比如,2013、2014、2015年的阿尔法策略有较高收益。但是今年,由于阿尔法处于历史地位,大部分阿尔法策略的收益确实不容乐观。再以CTA策略为例,国外CTA策略在几次股灾中的表现都比较良好,国内的CTA策略也是同样的情况,比如在2016年,CTA策略就是冠军策略,但是越好的策略,能够持续的时间就越短,策略的市场容量也就越小。
现场观众提问
公关媒体办公室主任本力向嘉宾赠送北大汇丰系列图书《重构:新格局与新思维》
讲座的最后,吴博士总结了今年资本市场上对量化选股策略影响最大的两个变化。其一是市场中存在的极端的结构性行情。一方面,市场中的一批价值股屡破新高;另一方面,却又有超过2000只个股不同程度地下跌,加大了全市场选股的难度。其二是市场的波动率不断下降。市场波动率的下降将对量化选股的阿尔法产生直接影响。吴博士认为,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增多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机会的存续将会越来越短,只有在市场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根据市场情况做出适当调整或发现新的策略,这样才能够与时俱进。
嘉宾合影
(撰稿:杨林丽 张高歌 摄影:刘磊磊 编辑:金颖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