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PKU-NUS数量金融与经济学国际年会在深圳举办

2016-05-08 19:42:07



 
  5月7日至8日,Steven Kou、邓永恒、朱家祥、Robert Kimmel等四十多位学者在深圳参加由北京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举办的数量金融与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学者们来到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除了智慧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也在政策制定者、监管者、金融高管以及研究人员之间搭建了交流平台。
 


  组织者从众多投稿中评选出23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邀请作者到会上来宣读和研讨。这些论文囊括了资产定价、风险管理、回报预测、公司金融、数量金融、宏观金融等金融学的主要领域。除了作者的讲述,会议还邀请了该领域的知名学者担任评议人,并且鼓励参会学者相互交流与沟通。

  参加这次会议的学者,有许多已经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 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等顶尖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大会邀请了六位知名学者担任专场主持人,其中“宏观金融”专场主持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朱家祥,2002年发表在Journal of Econometrics的文章,被认为是单位根检验领域的经典文献。论文评议人,如“回报预测”专场的香港科技大学金融系副教授余家林,有多篇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2011年发表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的文章《中国权证市场泡沫》(The Chinese Warrants Bubble)获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论文奖。23位论文宣讲者中,也有许多已经在顶级杂志发表了研究成果,如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助理教授彭玉磊,2015年10月在Journal of Econometrics发表了“四万亿”刺激计划的文章;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理教授Heungju Park,2015年9月在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发表了股票预测指标的文章。

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研究院院长邓永恒教授演讲
 
  在讨论论文之前,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新加坡国立大学风险管理研究所所长Steven Kou分别代表会议主办方北京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致辞。随后,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邓永恒发表题为《金融危机期间及之后的违约期权履约》的演讲。邓永恒教授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及房地产系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博士,一直致力于房地产金融市场相关的研究,并担任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Real Estate Economics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等杂志的编委。
 
  接下来的两天,四十多位学者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讨论了他们的论文。其中,理论文章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体制转换模型下的期权定价统一框架》(A Unified Framework for Options Pricing under Regime Switching Models)、《动态一致的 Alpha-Maxim 期望效用》(Dynamically Consistent Alpha-Maxmin Expected Utility)、《Lévy过程下 Almgren-Chriss 模型最优清算轨迹》(Optimal Liquidation Trajectories for the Almgren-Chriss Model with Lévy Processes)等理论文章有望为新的金融实践提供帮助。
 
  随着金融创新的加快和理论自身的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变得更加动态。一方面,理论促进了金融创新和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又为金融学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学者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检验金融市场的发展,逐步拓展和修正他们的观念和理论,从而促进金融实务和金融理论的发展。

布鲁内尔大学大学Russ Moro博士介绍论文
 
  现如今,大量微观数据的涌现使金融学前沿研究越来越多地转向从数据中挖掘真知灼见。在两天的会议中,许多体现这一趋势的论文被拿来讨论。如果你正在关注创新创业的话,或许应该关注下布鲁内尔大学讲师Russ Moro博士的文章,Russ Moro博士讲述的论文是《创新的益处:量化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Benefits of Innovation: Quantifying Its Effects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如果你正好对对冲基金的绩效感兴趣,那么新加坡国立大学Christine W. Wang博士的论文《投资对冲基金可以提升重要经济投资者的效率吗?》(Can Investing in Hedge Funds Improve Efficiency for Economically Important Investors?),就是这方面的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金融学副教授余家林点评
 
  考虑到深圳正在经历的变化,在这里举办一场金融学和经济学前沿学术会议可谓正逢其时。最近几年,深圳加快了金融创新和发展的步伐,量化金融在证券、银行、私募以及监管部门中得到了青睐和运用。金融市场的变化有望为研究者提供新的课题,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检验理论的实验室。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一直致力于经济、金融、管理的前沿学术研究,建设一流的“商界军校”,培养有领导力、有自制力、有远大视野的商界领袖。最近一年多,就有多篇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等杂志。这些文章还受到了媒体和金融界的关注,英国《金融时报》采访了王春阳教授,并引用了他对中国公司债务的研究,路透社、《哈佛商业评论》、《福布斯》、《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等介绍了Kwangwon Ahn教授发表在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的论文。
 
  为了推动金融实践与理论的互动和发展,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还在近期启动了“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具体负责,旨在邀请业界杰出人士为学生讲授金融前沿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巴曙松教授表示,前沿讲堂将为业界嘉宾与高校研究人员之间建立联系,使得金融市场的一线以及高校的专业研究契合得更好,无论是金融实践,还是研究都可以更有针对性。
 




(撰文:金鹏)

注:会议议程及论文下载请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