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他们为深圳培养九千企业家
2016-12-05 10:27:45 信息来源:深圳商报
戴信敏,华氏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涉足生物制药、健康产业、文化影视等多个领域,公司资产以亿元计算……生活在北京的他也曾入读过多所商学院,而现在,他宁可打着“飞的”往返北京和深圳,就为了完成北大汇丰商学院的EMBA学业。北大汇丰商学院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让戴信敏“舍近求远”?北大精神与深圳特质在这所商学院里碰撞,又擦出了怎样的火花?带着这些问号,记者近日走访了北大汇丰商学院。
让北大精神落地深圳
北大汇丰商学院创办于2004年。12年来,该学院已经初步建成了一所学科体系完整、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商学院。“北大汇丰和我之前入读过的商学院全都不一样,”谈及入读这里的感受,戴信敏坚决地表示。对于他来说,文凭早已不是问题,可以将自己的商业王国带上更高层次的真才实学,才是他选择商学院的唯一标准。而北大汇丰满足了他的需求,也给了他在北京、深圳之间不停奔波的动力。进入北大汇丰之后他发现,这里给他的绝不仅仅是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前我经商,虽有规划也不长远,也没有想过回报社会。但是我在北大汇丰学到的东西不仅能落地、够实用,而且让我的眼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人生境界也上了档次,”戴信敏说。
跟戴信敏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孙海峰。这位海信集团高管是北大汇丰2013级EMBA班学生,在公司掌管着几十亿元的业务,但在北大汇丰,他还是得乖乖地从学生做起。“这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严格,像我们这样在职的EMBA学生,其他商学院可能就是睁一眼闭一眼了,但在北大汇丰,我们的考勤都被严格要求,跟其他全日制学生一样也得军训。”孙海峰的话印证了北大汇丰商学院“商界军校”的美誉果然名不虚传。院长海闻教授表示,学院注重从“能”、“智”、“体”、“德”四个方面对学生培养,“我们反浮躁、厚基础,全日制硕士学生不仅每周都要进行一次素质拓展,而且前一年半不许实习,必须扎扎实实学东西。”
尽管跟所有学生一样,在北大汇丰经历了痛苦的“适应期”,但孙海峰庆幸自己的选择。他跟记者交流了这样一个细节:“我之前也曾接受过所谓名校的前沿培训,但老师引用的数据都是四年前的。在北大汇丰,我刚一入校就发现老师的讲义里引用的数据是两个月之内刚刚出炉的,教学之严谨,让我深深折服。”孙海峰说,在北大汇丰上学前后三年间,他领导的团队业务量增长了超过六成,业绩是他学以致用的结果,是对北大汇丰教学成绩最直接的证明。
让高端人才助力深圳
很多学生在谈及选择北大汇丰的原因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这所商学院既有北京大学的精神传承,也有深圳改革开放的进取精神;既有北大严谨治学的态度,也有深圳包容创新的品格;既有百年老校的厚重积淀,也有年轻城市的青春活力……当北大与深圳相遇,北大汇丰独特的“基因”让它完全有底气成为深圳高等教育的一个品牌。那么,扎根深圳12载,北大汇丰究竟给深圳带来了什么?
从北大汇丰提供的就业统计数据看,该学院首届毕业生只有不超过10人留深工作,此后这一数字逐年上升。这除了彰显深圳对人才逐渐提高的吸引力,也实现了北大异地办学为当地培养高端人才的最初目标。截至2016年,北大汇丰商学院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已有400人留在深圳发展,多选择金融行业、国企、事业单位或其他行业的金融经济类岗位。还有一些毕业生,虽然毕业后暂时离开深圳,但过了几年依然留恋这座城市,又再次回到深圳这片热土。
此外,北大汇丰商学院自2007年EDP项目开办以来,累计培养了近两万名学员,其中为深圳培养了9000多名企业家。同时还开展内训定制课程,为企业或政府部门量身设计课程体系。近年来,该学院MBA项目共培养深圳地区职业经理人190余人,在职MBA学生几乎覆盖所有行业。在EMBA学员中,深圳本土企业家占到学生总数的70%,可以说,北大汇丰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2015年至今,管理层在北大汇丰EMBA就读期间,成功上市的企业多达12家。北大汇丰为深圳创造了多少“隐形财富”?已经无法估算。
如今,创新创业又成为深圳的“城市标签”。在这个背景下,北大汇丰也加强了双创方面的课程,学院大批校友都在深圳创建了自己的公司。海闻介绍说,北大汇丰还计划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和“企业案例库”,汇聚高端人才的智力成果,为深圳的城市发展添加“燃料”。
让深圳高校走向世界
走在北大汇丰的教学楼里,可以感受扑面而来的“国际范儿”。该学院设施先进、功能齐备的教学楼占地超过1万平方米,既有“商界军校”的巍峨庄严,也有现代建筑的轻快灵动。当然,北大汇丰的“国际范儿”绝不仅仅是“看上去很美”。
据介绍,该学院全日制硕士生教学活动全部使用英文,教学体制和培养方案全部按照国际标准制定。用海闻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在给未来培养人才,为世界培养人才”。学院自2009年开始,大力招收外国留学生,截至2016年11月,学院招收的留学生总数达到229名,遍布全球五大洲64个国家。其中,13名外籍留学生毕业后留在了深圳知名企业,成为深圳企业国际化的中坚力量。此外,自2010年首次接受交换生开始,该学院一共接受238名国外交换生。深圳,成了这些学生走近中国、了解中国乃至爱上中国的第一个窗口。
北大汇丰商学院的师资队伍,也尽显“国际范儿”。早在2007年,学院率先到国际专业平台上大规模招聘师资。截至2016年11月,学院共有全球招聘的全职教授61名,其中,外籍教师26人,占总数的42%。如此背景多元的师资,构筑了学院建设国际化院校的坚实基础,也使得北大汇丰商学院成为一座以多元包容、国际化为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该学院的全职教师中,93%具有海外博士学位,大部分来自世界知名高校,其中不乏著名经济学家朱家祥教授这样在相关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学者。学院汇聚了大批高端人才和师资,为推动深圳高等教育上一个台阶提供了有力支撑。国际化师资还吸引国际同行的瞩目,比如:该学院每周举行的系列学术研讨会在2015至2016学年中共举办51场,邀请了来自美国、欧洲、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的学者来深圳进行学术交流。
“一座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人才作为支撑。深圳城市的国际化,体现在教育领域,就需要有教育科研的国际品牌。”海闻表示,北大汇丰商学院正在计划设立国际校区,让深圳的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布局国际,让这座扎根深圳的商学院成为深圳高等教育的一张国际化新名片。
(深圳商报记者 吴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