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歌嘹亮,舞姿飒爽——专访军训文艺骨干团队
【汇通社讯】训练场上,他们是挥洒汗水的尖兵;训练场下,他们是睿智的策划人、跃动的舞者、激昂的歌手。他们肩负着更多的使命,让军训文艺汇演的舞台熠熠生辉;他们默默付出,却不辞辛劳。他们就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文艺骨干团队。
她,把控全局
18日晚上9点,当各区队已经基本完成当天的训练任务准备收操时,食堂三楼依旧灯火通明。循着回荡在楼梯里的音乐声,我们来到文艺骨干团队的排练现场。3区21班的毛艺霖正为辛苦排练的同学们递上切好的西瓜,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腼腆的姑娘,是本次文艺汇演的总统筹。毛艺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学生会文艺部的主席,有着丰富的大型演出的编导经验。尽管如此,对于本次演出任务,她坦言自己仍有不小的压力。
图1:汇通社记者采访毛艺霖
毛艺霖说:“最大的压力是时间太紧迫。”文艺骨干团队于14日晚初步组建,17日正式接到任务,而此时距离19日的军队交流演出只有不到2天的时间,距离22日的会操表演只有5天,如何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内设计节目、组织编排,同时不耽误日常训练,成了摆在毛艺霖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最大化利用时间,提高效率,毛艺霖组建了合唱和舞蹈两支小分队,每个分队有各自的牵头人,负责具体的排练事宜。毛艺霖则在更加宏观的层面上构思、完善节目设计,协调团队成员,并与教官、老师保持沟通。“团队里所有同学都很专业,能力很强,而且非常积极认真,一些同学甚至利用休息时间练习。老师和教官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借场地、买道具、安排排练,我们真的很感动”。
图2:毛艺霖为排练的同学递上西瓜
当被问到做好文艺汇演“总导演”的诀窍时,毛艺霖说:“最重要的是逻辑清晰,不说多余的话,不做多余的事,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她说,我们今年一定要努力超越往届,成就16级独特的风采。
他们,跃动青春
没有大的镜子,他们就在食堂三楼楼道里对着反光的玻璃排练;没有足够的时间,他们利用同学们午休的时间在阳台上复习动作。
图3:舞队同学们在排练
“第一次跳这样的舞蹈,有点紧张”,来自三区的李薇薇是舞队里唯一没有正式学过舞蹈的同学,“排练时间少,然后动作有些多,挺怕到时候跳错了影响大家的”。在舞队里,她的话相对少,当其他队员在休息聊天的时候,她都安静地在一旁比划动作。
图4:排练中的李薇薇
陈雪是舞队里个子最小的女生,虽然看着娇小,但一跳起舞来刚劲有力,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来看看我的小秘籍!”陈雪兴奋地向大家掏出一张小纸条,上面画满了自创的人形,“一共只有几小时排练时间,动作记不住就画下来了,到时候可以对着复习”。
图5:陈雪的舞蹈“小秘籍”
作为舞队里仅有的一名男生,段春余有力的步伐、潇洒的舞姿,为舞队的表演增添了闪亮的一笔。接受采访的时候正是舞队的排练间隙,他的脸上还淌着汗水:“当然累,没有什么是比跳舞更累的,但没有什么是比跳舞更开心的。”
图6:段春余在训练
此外,舞队里还有侯忻妤和成希希,她们也在集体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舞队的五名同学就像闪闪的五星的角,缺一不可,凝聚在一起,她们用汗水,为军训舞出最美的回忆。
图7:舞蹈组同学合影
他们,唱响军营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动情婉转的歌声阵阵传来,四名合唱组的同学正在投入地排练。南京大学的王艺飞在本科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是校园十佳歌手,又接连两年担任十佳评委,在歌唱方面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谈及本次军训汇演,王艺飞表示挑战最大的是22号的会操表演。“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所有同学唱两首军歌,其中一首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学起来会有难度。”王艺飞坦言,同学们平日的训练安排已经很密集,加上同学们的乐理基础不同,不太确定大家的接受程度。合唱组的同学们也在不断探索更有效率的教歌方式,比如在各区队挑选有歌唱才能的同学,组织统一学习,再由这些同学分别去教各自的方阵。
图8:合唱组同学在排练
王艺飞说,整个选歌、排练的过程有过纠结,但是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采访结束后,王艺飞又迅速跑向方阵,他要去教同学们唱歌了。
19号晚上,大幕拉开,这是文艺骨干们在军训的第一次正式亮相,潇洒帅气的歌伴舞《咱当兵的人》,温柔动情的小合唱《再回首》,赢得了在场观众们热烈的掌声和欢呼。接下来,文艺骨干们又将马不停蹄地设计编排22号的集体大合唱节目,用自己的才华为汇丰商学院2016级新生军训添上灿烂的一笔。
图9: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文艺骨干团队合影
(撰稿:蔡泽彬 侯忻妤 摄影:张善学 武文韬 范欣 编辑:王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