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军训专题】“钢铁队伍,强大后盾”——军营食记
【汇通社讯】8月22日,军训已经进行到第五天,最后的阅兵仪式也渐渐临近,尽管接受了高强度的训练任务,同学们依然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其中,这与学院和基地提供的强大后勤保障密不可分。
学院管理素质提升中心副主任钟竹君教官多次提到:“一个军队的战斗力首先要从饮食方面得到保障”。的确,每天的一日三餐虽然常规而普通,背后却凝结着无数学院老师与军区工作人员的心血。

图一:同学们在食堂用餐
早餐是一天正式训练的开始,每天早晨的七点二十分,进行过清晨拉练的同学们将排队到军区食堂就餐。而早在凌晨五点半的时候,食堂的后勤工作人员们就已经开始了辛勤的劳碌。
图二:后勤工作人员为同学们准备早饭
“我们每天早晨五点半要到食堂进行饭菜的准备,洗菜、摆台、每天的餐具炊具都要进行两次消毒,确保在炎热的天气下,每一位同学吃到嘴里面的食物依然是新鲜的、健康的。”军区后勤部工作人员谢安玉说到。

图三:值日班长排队取餐
吃完早饭,同学们将列队在训练场进行各项军事训练,而之后的午餐、晚餐是每一位同学休息整顿、补充能量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营养组合与食物搭配将直接关系到同学们在训练过程中的身体健康与精神状态。而在每餐看似家常的饭菜背后,蕴含着学院老师与军区后勤团队精细的考量与严密的规划。
图四:易主任接受采访
在对训练基地负责后勤工作的易主任进行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早在军训开始前的一个月,部队方面就开始与学院老师沟通,了解参训同学主要来自的地方与民族情况,保证提供的伙食能够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同学的特殊需求。在伙食提供方面,基地安排了专门的厨师,针对天气变化与同学们的训练情况,每两天对伙食的营养搭配进行一次调节;在卫生保障方面,食堂每天要对餐具进行两次严格消毒,当日所有上桌菜品要留样以备检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同学们能够吃到安心而营养均衡的食物。易主任说:“汇丰同学们的各项素质都很强,没有给我们提出过什么要求,也非常的有礼节、有礼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同学们提供最安全放心的食物”。

图五:午餐时间
军训期间的一日三餐为整个团队的战斗力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感觉在部队中的饮食一天比一天更好,每个同学都能吃的饱、吃的好”,第四区队的范鹏程这样说到。作为男子第一方阵的排头兵,范鹏程每天的训练任务也相对较重,“每天吃完饭后,在下午和晚上的训练中基本不会感到饥饿,很少再出现以前军训中同学们吃完饭后还要排队去商店购买其他食品充饥的情况”。
学院和军区在饮食方面为每一名军训新生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与支持,而每一名汇丰学子,也将自己作为一名军人的精神状态延续到了用餐时间。在正式开餐前,各个班上的轮值班长会列队提前来到食堂,为同学们打饭、整理餐具;用餐结束后,当天轮值的同学会统一将餐盘碗筷刷洗干净,打扫好自己用餐区域的卫生。每个同学既是服务者,也是受益者,一切都进行的整齐而有效率。在大家相互帮助的过程中,新生们也自己锻造出了一个更有凝聚力的集体。

图六:值日生为大家打饭

图七:同学们清洗碗筷
针对军训前几日各个班级用餐期间食物浪费较为严重的情况,同学们也在几日后及时做出了调整。“我们在前几次吃饭的时候会大致记一下班上每个同学的饭量,今后再去取饭盛饭的时候可以结合本桌和每个同学的情况,做到因人而异,尽量勤拿少取。”23号餐桌当日的轮值生蔡雪说,“因为每个餐桌上的男女生比例不是很均衡,可能有些菜女生吃不了,男生们还不够吃,我们就会把自己桌上的菜分给隔壁桌的男生,既能避免浪费也能让大家都吃的更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因为深知如此良好的条件来的宝贵,每一名同学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懂得了珍惜。
军营食记,虽然琐碎,却可以小见大。寻常的一日三餐包含了学院老师与军队教官对于同学们的细致关怀,而每一名军训新生,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团结,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撰稿人:李婧宏,摄影:金晓月 商雪莹,编辑:诸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