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海峰
职位: 博士
最高学历: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博士
职位: 博士
最高学历: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博士
办公电话: 0755-26032656
办公室:汇丰大楼736
Email:huanghf@phbs.pku.edu.cn
研究领域: 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绿色经济与金融
办公电话: 0755-26032656
办公室: 汇丰大楼736
Email: huanghf@phbs.pku.edu.cn
研究领域: 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绿色经济与金融
简介
研究领域:
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绿色经济与金融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2002-2003 北京外贸局WTO事务研究咨询中心 副主任
2001-200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所副研究员
2000-2002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成员(参加中国经济课题研究)
1998-1999 德国跨国Harting公司 市场、生产咨询经理
1986-199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3-1986 铁道部成都机车车辆厂科技办实习工程师
学术兼职:
科研
研究单位: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绿色金融政策)及战略管理(循环经济战略转型、节能减排管理创新)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层面,2008年担任世界银行“中国循环经济项目(意大利信托基金资助)”评审、2009年担任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项目评审并参加德国著名科学机构弗劳恩霍夫协会 “国际创新领导力竞争”研究项目、2010年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于《绿色经济》报告专家委员会、2010主持“中德(贝兰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塑料循环利用技术研究”项目、2011年主持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资助的“四川省空山乡生态发展培训与规划”课题;在国内,2007年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循环经济体系”研究课题。2008年担任中央统战部大型专著《中国经济转型之路》的主编工作。2009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并作为主笔参与国家领导人主持的“节能减排”政策撰写工作获得总理批示、 2010年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日韩循环经济”子课题研究、2011年主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联合课题“中国风能和太阳能的绿色投资” 研究等。
研究项目:
■参加了四项国家“七.五”重点课题:《四川省川南地区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三线企业军转民研究》、《开发大西南》 (1986-1992)
■参加了德国学术基金会DFG资助的《中国社会和经济研究:中国80年代经济改革研究》中德合作课题,黄海峰主笔(1993):“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研究”,获得德国课题负责人的高度评价,推荐攻读博士学位(1992-2000)
■撰写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过渡期行动计划”(递交北京市外贸局)(2002)
■主持北京市教委课题:“经济转型国际比较研究”(2004-2006);
■主持商务部课题:“四川省机械制造产业投资促进报告”(2005-2006);
■主持人事部课题:“我国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与政策支持”(2006-2007);
■主持科技部课题: “我国经济系统中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与政策支持”(2005-2007);
■主持环保部课题:“循环经济机制推进”(2006);
■主笔撰写“云南大理生态环境保护建议”(递交民建中央)(2006)
■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北京市现代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研究”(2006-2007);
■主持北京市教委课题:“促进北京市经济国际化转型,构建和谐社会”(2007-2008);
■主持北京市人事局课题:“‘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循环经济研究”(2008);
■参与环保部课题:“中国环境退化与经济增长脱钩的路径与实践”(2008-2009);
■参与民建中央课题(国家领导人课题):“加快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2009);
■撰写 “四川阿坝州生态环境政策建议-防止污染转移”(递交国土资源部)(2009)
■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经济报告》课题,并主持“CHAPTER ON INDUSTRY OF THE UNEP GREEN ECONOMY REPORT”子课题,完成了“绿色经济报告-电子电器分报告”(2009-2010);
■参与德国著名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课题:负责德国专家撰写的“中国环境创新”报告评审工作(2009-2010);
■承担撰写北京民建主持课题:“以节能减排建设‘绿色北京’的政策机制研究”(2009-2010) ;
■主持中欧社会论坛 “中欧绿色经济与节能减排”课题并担任中方负责人(2009-2010);
■主持北京市教委课题:“加快节能减排建设‘绿色北京’的政策机制研究”(2010-2011);
■主持北京市教委课题:“服务北京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服务北京优秀团队建设项目- ‘绿色北京’创新团队建设”(2010-2011);
■参与环保部课题:“国际履约配套-中日韩循环经济研究-中国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园建设分布研究子课题研究”(2010-2011);
■参与并主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保部联合课题:“中国风能和太阳能的投资研究”(2011).
学术成果:
学术专著
●黄海峰等(2009):《第二产业与循环经济概论》(中文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黄海峰等(2011):《环保产业与循环经济》(中文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黄海峰等(2010):《纺织产业与循环经济》(中文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黄海峰等(2012):《废物管理与循环经济》(中文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经济创造之路》(中文版).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从历史角度看当今中国的经济转型”.《历史的足迹》.蔡建国主编.新大陆出版社(香港).pp.73-93.
“德国循环经济研究”.《循环经济与中国建材产业发展》,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参与一章撰写,并审核全书)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工业节能若干问题研究”,《绿色经济及在中国的实施》,普罗图书公司(Prologue Books Company). pp.139-146.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a: from European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 Competition and Partnership,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Press.
Chinese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Polic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Competing for Global Innovation Leadership: Innovation Systems and Policies in the USA, Europe and Asia,Eds. by Rainer Frietsch and Margot Schueller.Fraunhofer Publication.pp.265-278.
The Green Economy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Enrich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Singapore.
《2005年亚洲教育背景论坛论文集》(中英文版)
《北京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外文译著
《全球公民社会气候变化报告》 (Civil Society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由气候变化公民社会联盟编制.国际政策出版社(参与英文翻译,其中翻译近3万字)
《针对环境创新下的领先市场》(Lead Markets for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负责人,英文翻译近5万字)
《五倍级—缩减资源消耗,转型绿色经济》(Factor Five),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资源利用委员会联合主席魏伯乐教授的新作. 格致出版社.(参与德文翻译,其中翻译近3万字)
学术论文
节能减排促进北京绿色转型. 2010-2011年:北京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汽车出口欧盟的绿色壁垒及其应对之策.对外贸易实务.02.
北京市第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价格月刊.11.
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现状研究.中国市场.27.
发达国家应负起更多减排责任.参考消息. 2009年12月3日第12版.
北京经济发展中的“脱钩”转型分析. 环境保护.04.
调整产业结构 开创环保新路. 环境保护. 6.422.
北京市经济增长中的“脱钩”转型分析.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国际循环经济政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
黄海峰(2007): “四川省机械制造业可持续投资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Online Trading in China’s Securities Industry. China: an Economics Research Study Series.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pp 107-119.Vol. 1
A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 No.2.
The Significance of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among Chinese Enterprise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 Volume 1, No.4.
Online Trading in China’s Securities Industry,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 Vol.1, No.3.
Keeping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al and Enhancing Crossing-Culture Exchanges, International Forum of Teaching Studies, Volume 2, No.1.
Major Methods for China’s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 Volume 2, No.2.
Huang Haifeng and others (2006):
Major Methods for China’s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 Volume 2, No.2.
学术荣誉:
2003年 荣获北京市特聘教授称号
2005年 参与的“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研究课题”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5年 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8年 主笔撰写的“绿色北京”研究报告获得北京市统战部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8年 荣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七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
2009年 主笔撰写的《德国循环经济研究》专著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10年 主笔撰写的《完善垃圾处理体系,促进绿色北京建设》研究报告获得北京市统战部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和2010年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优秀提案奖
教学
指导学生:
作为教授曾指导过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先后指导过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岭南大学、耶鲁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德国西南应用科学大学、德国科隆大学、波兰华沙科技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和本科生。其中在德国教授过EDP项目中有关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近几年指导的毕业学生分别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电力开发公司、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著名咨询公司和金融机构等工作,所推荐的学生获得过国外奖学金,部分学生前往美国、德国、瑞典、比利时和日本留学深造。
讲授课程:(EMBA、MBA、Master’s Program)
公司战略管理
经济学前沿理论
领导力
跨文化管理概论
金融风险管理概论
学位论文撰写方法
转型经济与国际比较
绿色经济与绿色投融资概论
中外循环经济的管理政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