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之骄子,责任至上——军训人物专访之75206部队首长,王展

        【汇通社讯】军训像一本书,有很多故事,有很多人物……
        翻开今天的一页,让我们走进75206部队大队长——王展上校。通过笔者的访问,我们来领略一位军人的风采,聆听一段悉心的教导。
博才多智,大家风范
        翻开王展大队长的履历:参加过98年抗洪抢险,驻守荆州大堤;广州军区科技练兵大比武训练标兵;荣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王队长煊赫的经历令人称叹,而在现实生活中,王队长更是一位博学多才,视野广阔的军事战略家,颇具大家风采。
        王展大队长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市,1991参加高考,进入桂林陆军学院学习,2004年又进入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学习,硕士研究生毕业,当兵22年,有18年的管理干部经验。王展大队长军校毕业后先在作战部队任职责,2000年被派往75206部队,从教员做起,担任过分队长,训练处长,副队长,至今担任大队长职务。王大队长亲历了75206部队15年的发展历程,付诸了自己很多心血,指导大队业务建设,实行制度改革,使得75206部队远近闻名,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地方学员。而谈及与汇丰商学院的合作,王大队长坦言出于一个契机:在2004年汇丰商学院(当时还是深圳商学院)的原训练基地教练员驻守外地,海闻校长通过集团军的领导得知75206部队,并通过丁嘉辉处长与王大队长取得了联系,从此开启了军、校合作的典范。
        平时,王展大队长爱好颇多,尤其喜欢打篮球和军事书籍,可谓文武双全,对国际形势和许多国家的历史沿革了如指掌,侃侃而谈,悉心教导,令人崇敬。谈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王展大队长更是表达了自己的赞誉与向往。他认为北大作为中国近代改革的前沿阵地,理应承担起祖国制度创新、法制创新的重任。而研究生参加军事训练恰恰可以砥砺自身意志,增强组织观念,培养爱国情操,从而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未来联系到一起。而谈及自身,王大队长屡次表达了自己对北大的关心与热爱,因为事务繁忙等原因,王大队长几次错过了参观汇丰商学院的机会。他表示今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亲临汇丰商学院,去感受一下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去听一听北大教书的声音。
        军界英才,教授领范。王展大队长满腹博学,心怀国家,说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他就是士官的领袖,军界的精英。
呕心沥血甘奉献,军、校团结一家亲
        对于王展大队长来说,这次军训项目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汇丰商学院作为唯一一支研究生队伍来75206部队参加训练,层次最高,时间最短,要求最严,军训结果也受到了广州军区的瞩目。王队坦言,在这次军训计划的准备过程中,部队遇到了很多压力与困难,做出了最大的牺牲,以保证军训取得圆满成功。例如营房问题,由于有三支队伍驻扎训练,营房已达到饱和,而为了迎接汇丰商学院的学员,75206部队花费10万元把之前的仓库改建为营房,安排其他训练队伍搬迁,把设施最好的营房留给了汇丰商学院。王展大队长对此次军训项目的重视与关心可见一斑。
        放眼未来,王大队长希望能继续维持与汇丰商学院的关系,加强合作,促进双赢。对于汇丰商学院的进驻对75206部队的改变,王队说道:“这此训练任务对于我们军队来说也是一次机会。我们希望通过对研究生的军事训练来摸索新的训练方法,促进单位的建设与教官的培养,使我们的训练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王大队长的话令我们感动,其全局观与宏大视野也令我们心生敬佩。确实,军民一家亲,指导大队以“牺牲自我,服务大家”的军队意识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而王大队长,更是身体力行,居功至伟。
担责任,勇创新,要爱国
        身为教导队大队长,王队长不仅热爱学习,而且多年的实践和领导经验造就了他看问题的全局观和前瞻性,他坦言,中国需要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很看好汇丰商学院的同学们,认为他们有实力、有潜力,是不可多得的精英。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抱着让同学们更成熟、更有担当的希望,王展大队长对汇丰商学院的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希望:
        一是要有“历史观”,要多读史书,了解史实。王大队长以美国为例:建国两百多年来美国一直密切关注和操控着世界石油的动向,费尽心思将石油的价位控制在最适宜本国发展的范围内,为此甚至不惜动用武力;美国经常打着“世界警察”的旗号在全球制造分裂和动乱,比如朝鲜半岛的南北对立,以达到制约中国的目的;美国还调整了自己的产业结构,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全都迁往国外,本土留下高科技产业,并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王队长认为,只有对历史有全盘的了解,才能看清对手的出发点和行事逻辑,才能理清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才能找准自己要走的路,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同样如此。
        二是要拓宽视野,尤其是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视野。回忆起探测卫星“天宫二号”近距离拍下月球表面的照片时,王队长说,大部分国人都只顾着高兴和自豪,但身为军人的他立刻就敏锐地意识到了这种技术的进步能够给行军带来便利,及其对未来空间探测的影响。优秀的人要能见微知著,而这种眼力必须要在大视野的锻炼下才能修来。
        三是要在历史和大视野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大胆创新,王队长认为北京大学对国家制度、法制的不断创新和探索很值得敬佩,他希望汇丰商学院的同学们要沿袭这一优秀传统,朝着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发展。王队长的家乡文昌是著名侨乡,当地缺少吸引游客的自然风光,按照王队长的思路,这时候就需要有创新思维,开发与众不同的景点。他认为,文昌完全可以利用自己侨乡的优势,在城里建立类似“唐人街”的“侨乡街”,按照华人华侨熟悉的饮食和居住条件布置,同时可以利用宗祠的概念吸引那些华人及其后代前来旅游。
        四是要重感情、重传统。说到这一点时,王队长讲述了一个抗日战士遗孀的感人事迹。那是一个已经年满95岁的老人,她的丈夫在1942年参加对日作战时英勇牺牲,那时他们刚刚新婚不久。这位英雄的妻子冒着生命危险将死去的丈夫从战场上带回来,埋在了家里的菜园中,从此之后她一直寡居,靠自己种地和领取微薄的政府补贴过日子,转眼间70年已经过去,老人身体依旧硬朗,王队长特意前去看望过她多次。说到这位传奇老人,王队长满是感慨和叹服:“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可以支撑一个人度过70年这样的时光?”他沉思着,手指在桌上重重一点:“是中国人重情的精神!”王队长说,部队要以情带兵,国家要以情治国,一个重视情感的社会,才会是一个懂得承担责任的社会。

        最后,王队长回归到此次军训的初衷,“就是要培养同学们的责任意识!”他这样总结道,“军训其实是要培养大家的国防意识,要让大家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责任,做事才会有激情。”王队长一语点破这次军训的终极意义,担负着保卫祖国、教导新兵等多重责任的他,目光中流露出对这份崇高事业的无限激情。

【供稿李梦强 肖丽荣   摄影龙科技  编辑:刘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