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教授谈AACSB认证:这是里程碑,也是新动力

2018-11-22 10:44:11


 
八月中旬,AACSB协会正式宣布北大汇丰商学院通过认证,这个好消息先由院长办公室副主任、认证事务负责人巫汶航告知冯艳教授。获得这项认证的院校在全球不超过5%,学院如今跻身于这类一流商学院行列。
 
“协会要求提供额外材料时,我们甚至要连夜加班,”她并未多言其中的辛苦,而是庆幸最终的结果回应了学院所做的努力。冯艳是沃顿商学院的博士,在建院之初就加入北大汇丰,投身教学与科研,期间开始接手国际认证工作,担任认证委员会主席。
 
她经历了认证申请的每个过程,期间认证标准变动了两次,认证委员会主席换了两轮,这些“外部风险”都是影响认证进程的重大因素。“我们前后修改了多次,每年做进程报告,直到协会觉得达标,才会派人来实地评估。”冯艳教授说,评审小组在四月实地评估后给予了反馈和材料补充建议,这让她们又忙乎了好一阵。
 
“协会每年只开三次会,得抓住时间节点,我们在考察后递交的最终稿,赶上了夏天的会议。”两个月后,冯艳教授抽出时间谈认证的点滴:那是在她写完项目申请的午后,她说起AACSB的申请经过、又言及认证与学院发展的动态关联、学院取得认证后的发展前景。对于学院而言,“这是里程碑,也是新动力。”
 
顺势而为
 
百年前,哈佛、耶鲁、康奈尔等17所美国高等学府发起设立了AACSB体系,目前已成为全球资格最老、含金量最高的认证体系。
 
AACSB的商学认证程序包括成员资格审定、预审、初审和保持认证资格四个阶段。在审核阶段,协会专门执行严格和全面的评估,高等管理教育机构自愿参与,“协会给出总的评定框架,你需要其标准上,设定与自身使命相符的标准。”
 
Certificate of Accreditation
 
这种框架并非一成不变,冯艳教授提及认证标准从此前的21条精简为现在的15条,增加了标准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与标准简化相对应的,是认证过程变得更复杂,协会必须在符合申请院校基本情况基础上对其进行人性化、弹性化的认证。如何应对这种高标准下的“灵活”?
 
“协会关于‘知识贡献’这条有一张表,” 冯艳教授举例时,手在空中划拉了一下,“具体什么算是贡献并非最初就有明确规定。”据她介绍,AACSB此前仅将教授分为学术型和非学术型,而2013的标准又基于这两个领域,再往下细分。
 
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商科教育就分成了两大阵营:以斯坦福、沃顿和芝加哥商学院为代表的学术研究派,以哈佛商学院为代表的案例研究派。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学院共同面临的“硬伤”愈发凸显:商学教育滞后于或脱离实践,使得其知识无法真正作用于商业现实。
 
冯艳教授认为,AACSB对该标准的细化顺应了商学院变革的趋势。具体而言,资深教授到学术生涯后期,可能不做非常学术的研究,而专注商业实践相关的产出;没有博士学位的教职工,也可专注商业实践或撰写案例。基于修改的标准,他们取得的成果都可以计入知识贡献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教职工在科研与商业实践方面的平衡,为商学院学生提供不失偏颇的多维商业教育。
 
那么,教授学术方面活跃的程度如何量化呢?冯艳教授指出,这需要申请院校自己定义,比如发了多少论文,写了多少案例。如果是在学术上非常权威的学院,在协会标准的基础上,其定义教师论文的产出率要比专注于商业实践的学校更为严格。
 
“他们会审核我们的定义,看是否太宽泛和容易,”巫汶航补充道,学院在申请时大框架需要向它们的标准靠拢,由其标准指导。不过,具体要如何做,则需要与商学院自身使命相一致。“他们有一个底线,你必须在这之上做自己的文章,”冯艳教授总结。
 
就在九月,协会又发布了最新修订的认证标准。她提到,最近两次的认证修订间隔,恰好与AACSB每五年对院校的审核期重合,“我认为,在审核商学院过程中,协会也会发现商学院的有益尝试,将这些纳入其修订的考量中。”
 
日臻完善
 
“AACSB不是要寻找完美的院校,”冯艳教授提及认证理念,“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你是有计划、有目标地提升。”她认为,申请过程让学院自身收益匪浅:达到协会的标准以及商学院自身使命细化的具体标准后,还要不断地自查与提升。
 
造房子的关键在于打好地基,认证则是自我定位。冯艳教授回忆道,明晰使命的要求让学院领导层凝练建院以来的理念和实践,将使命立足于科研与学生两大方面,并概括为“境界、智慧、责任”三大维度。学院又根据协会要求,将这些名词具象化,转述为描述性的语句,这涉及好几轮学院管理层对使命的提炼和讨论。
 
接下来的重头工作则是准备材料,佐证学院能在自身使命的引领下达到标准与目标。“自己看是否达到标准,并且提供充分的证据,”冯艳教授将这比作自我审查或评估的过程,如果学院提供的“证据”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他们便希望学院再附加说明。
 
这些“证据”材料的收集和归类十分繁琐,由于原始材料的语言多是中文,还涉及材料的翻译和编辑撰写。“所有的文字材料不是拿来粘贴就可以,关键是如何在报告中使用这些证据,整体的逻辑和最终报告的呈现需要全盘考虑,”她补充道。
 
冯艳教授认为,这类似于制定销售策划将自己推介出去。“认证比较微妙之处在于,要基于你的阐述,也要基于协会的标准。达到他们标准的情况下,要把自己的情况更充分地呈现给他们。”除了证据收集与呈现,最难做的部分是如何量化抽象的标准,在这期间“许多规范都是从无到有的。”
 
比如,怎么测评学生学习的效果?像国内许多高校一样,北大汇丰此前是用考试、小测验的方式来评估学生,在申请AACSB的过程中开始创建学生素质的量表。“AOL (Assurance of Learning) 评估体系,是由老师来按量表标准打分,学生总分数达到要求才能修完这门课。”
 
此外,学院要求学生完成学期论文达到学术上的高标准。学术委员会设置了详尽可靠的学术量表,涉及论文的逻辑归纳、论证准确、分析过程等方面。冯艳教授提到,量表确实有参照国外学校的做法,但具体要测评哪些方面是基于自身的使命,而量表的具体制定也需经过认证委员会讨论。“量表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会不断增减,整个评估效率越变越好。”
 
作为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培养学生方面除了注重学术上的精进,还建立了定期的体能训练机制。随着认证申请的展开,学院在体能训练中更多地加入团队建设训练。“实际上,协会的官方信函中首先肯定的就是我们的素质训练,”巫汶航补充道,学院的素质训练把团队建设、领导力等内容融入其中,并且设置了相适应的量表,测评训练最终的效果。
 
认证档案室
 
协会还提出加入第三方评估的环节。“国外院校有三方评估传统,但国内通常不这样干。”面对一难题,认证团队迅速做出平衡:一方面,向协会表明“学院始终贯彻北大严谨的学术和学生培养标准”;另一方面,尊重协会的意见,在学院组织了内部评估。
 
由资深的教授评估课程的专业性,比如成绩评定是否合理,课程难度是否科学,学生是否获得建设性意见等。在教学评估、资料管理与收集更为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中,学院建立了认证档案室,并会将其扩展成为学院档案馆。
 
未来可期
 
“我们现在不是口说无凭,”冯艳教授谈及认证所带来的影响。她说,学院已经培养了很多届学生,他们活跃在经济金融领域,让学院早已在业界建立起良好的口碑,现在又有了国际权威的认证来佐证学院在商学教育上的优秀。
 
作为中国最为国际化的年轻商学院,学院有90%以上的教授具有海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攻读硕士学位的国际留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已超过 15%。近年来,在“中国学生出海”潮的另一边,越来越多国际学生来到中国学习。“留学生也会看你是否是AACSB认证院校,”所以成为认证院校将有利于学院未来在全球范围内招收更多的优秀学生。
 
教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研讨
 
冯艳教授认为,随着世界经济与教育资源的全球化,AACSB认证也将促进学院与国际顶级院校的合作。“顶尖院校会在意你是否在这个圈子里,”她说,“这也涉及到双方学生交换学习的学分互认。”目前,学院已与 110 所国际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2018 年还启动了英国校区。
 
在她看来,AACSB对学院的管理和发展是一种长期的动态推动。通过申请并非一劳永逸,协会每隔五年会对认证院校展开再评估,需要这些院校不断地提升发展以维护认证资格。 “你最初可能觉得足够好了,但其实有些细节方面没有照顾到。每次自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需要改进之处,再多投入精力去提升。”
 
比如,学院的使命是学术与教学并重,师资结构到学术产出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招聘资深的教师对于任何学校来讲都是循序渐进的,特别是年轻的学院。”冯艳教授指出,年轻院校没有大批在学术上发表频繁的资深教师存量,这些院校初期的学术产出一般不会特别显著。“刚毕业的博士走上岗位,至少要4-5年才能见到成果。”
 
今年秋天,北大汇丰又引进了9位学者,他们拥有在加州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积累的学习和研究经验。“新加入的资深学者在学术上很活跃,”冯艳教授认为,引进资深教授是提升学术空间的有效方式,并且要建立起“老带新”的机制:资深教授有学术能力发表大量论文,还可以在方向上引导新老师,或与之成为合著者。“这样双管齐下,将有效带动学术产出。”
 
未来,学院将继续提升国际认可度,展开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等权威认证的申请。“这两者标准类似但重点有所不同,AACSB非常注重师资配备和学生培养。欧洲的认证除了重视这两方面,还偏重国际化和校企关系,”而冯艳教授对这两方面也充满信心。
 
( 撰稿:金颖琦;编辑:曹明明;摄影、图片:谢凤,金颖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