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花开季,逐梦起航时。在2020届北大汇丰学子再启新程之际,我们特别邀约了其中的几位,请他们聊聊这两三年来的一二点滴,忆“初相见”,谈“最难忘”,但 “不说再见”。
以下为采访视频
我是2017级财经传媒的孙鲁航,来自湖南长沙,我即将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传播学博士学位。
“初相见”
我第一次来学院是和室友一起参加军训动员大会,当时觉得很激动,也很兴奋,主要是和刚碰面的三个十分热情、漂亮的室友相遇。大家一路聊了很多,到了学院后我们又遇到了班上的同学,30个同学互相畅想未来的学习规划,侃侃而谈又十分热情,让我十分开心,我也希望能从这30名同学身上学到很多新的经验和知识。最后发现大家的确成为十分要好的朋友,班集体相处也十分融洽。
“最难忘”
在北大汇丰我最难忘的人是我的导师刘洋老师。其实不仅是我,班上很多同学都觉得刘洋老师是一位人格魅力很大的老师,他上课风趣幽默,能够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也能联系一些热门的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理解。
在课上,同学们会发表不同的一些立场和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刘洋老师不会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去判断同学们立场和观点的对错。刘洋老师的这种兼听和包容,让我们都觉得他是一位亦师亦友的角色。
我至今还记得他给同学们的寄语是:“对世界好奇,与他人共情”。这句话也鼓励着我在这三年的勤奋学习,以及在未来攻读博士学位。
“不说再见”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学习,好好听课。其实不论是社团活动还是实习,我觉得在校园的三年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去学习,提高自己的GPA。从功利一点的角度来说,不管是找工作还是申请博士,成绩都很重要。我自己是很晚才决定要读博士的,但我研一的成绩其实很不好,所以我就需要加倍努力,在研二和研三期间提高我的GPA,尽管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知道也有很多同学想进体制内或者是想落户上海,这些都需要一个比较好看的成绩和排名。所以在一开始就能扎扎实实听课,好好学习,考一个好成绩,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此外,我还想跟同学们说,不要太在意同学们之间的Peer Pressure。到了研三,同学们都开始找工作,有的同学可能很早就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有的同学可能会慢一点。这个过程中很多同学都会因为其他人的好像比自己更早找到工作的这种优秀而感到焦虑。我觉得焦虑是正常的,但是千万不要自己去放大这种焦虑,要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步伐,大家都是很优秀的同学,一定都会找到很好的归宿。
策划:木南
采访:曹明明
视频制作:熊熊
摄像:林利昌